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浙江省在长三角的竞争优势评估与分析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浙江省在长三角的竞争优势评估与分析姓名:余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沈瑶20081201浙江省在长三角的竞争优势评估与分析作者:余涛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查道中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拉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安徽融入长三角,推行东向发展战略,是中部崛起发挥区位优势的最佳选择.安徽同长三角经济圈具有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安徽同长三角地区的差距在拉大.因此,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承接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将其转换成为竞争优势,是安徽加速崛起、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必经之路.2.学位论文郑利安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产业战略定位2006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圈,随着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由于受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影响,长三角对周边低成本地区特别是周边资源丰富地区的依赖性愈来愈明显,近年出现的电荒、商务成本和工资成本上升较快等问题,要求我们通盘考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安徽同长三角地区一衣带水,具有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安徽同长三角地区的差距在拉大。因此,全面融入长三角,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转换为竞争优势,是安徽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分析了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全面融入长三角不仅对安徽有利,对长三角也有利,是安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机遇与必由之路。通过对安徽与长三角省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具体的对比分析,得出安徽相对的优势产业与劣势产业,安徽相对优势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基础性的加工制造业及教育文化业、旅游业等部门;安徽相对劣势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以及以金融、保险、房地产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等部门。据此提出了安徽融入长三角进程中的产业的功能定位、重点定位和梯度定位。功能定位主要是面向长三角的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能源原材料供应和加工基地,劳务输出基地,休闲旅游基地;重点定位是:第一产业方面,重点发展以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蔬菜、瓜果等主要农产品为代表的高效、优质和特色农业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工业方面,重点发展煤炭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基础产品加工制造业;第三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面向长三角的休闲旅游业和教育文化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就安徽如何通过与长三角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合作以及如何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实现安徽的产业战略定位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3.学位论文王琴江苏中资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研究——基于竞争环境分析2005江苏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内银行业竞争充分。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日程安排,银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步加剧,各家商业银行将在科技、人才、产品、网点、客户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竞争。因此,客观地评价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中资商业银行资源和能力的优劣势,引导商业银行选择正确的市场竞争战略,发挥现实和潜在的竞争优势、改善和规避劣势成为中资商业银行的重要议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导言。导言部分分析了当前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当前研究的状况和存在的缺陷并确立了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提出了银行竞争战略选择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结论;最后指出了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江苏中资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分析。第一节江苏中资商业银行的外部竞争环境分析。第二节江苏中资商业银行内部竞争环境分析。 第三章,江苏中资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分析。第一节竞争战略理论分析。第二节江苏中资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分析。第三节江苏中资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实施。 第四章,结论。本章概括了此研究的内容、得出的结论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等。4.期刊论文嵇尚洲.姚方.JIShang-zhou.YAOFang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错位发展,协作提升竞争优势-上海医药2010,31(2)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长三角地区(含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医药产业是两省一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5.学位论文郭丽娜闽台经济整合:福建建设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的条件与对策2006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长期以来一直走在全国各省市吸引台资的前列。但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迅速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福建本身投资环境的滞后,台资企业大幅度流失。特别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投资集中到江、浙、沪等地区,福建引资环境十分严峻。因此,深入探讨闽台发展制造业的互补性,从而挖掘福建对台合作的优势,发现存在问题,建立有效的互补机制来指导两地的互补合作活动,并创造吸引台资新优势来增强福建产业竞争力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和投资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理论,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探讨闽台制造业互补合作的必要性,揭示产业发展具有的互补性,并对互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全文共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叙述了全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思路和方法、逻辑结构、理论综述和主要结论;接下来使用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作为理论框架: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探讨闽台发展制造业的互补性和必要性,挖掘福建对台合作的优势,发现存在问题。最后部分主要从闽台制造业合作的现状入手,预测闽台合作的趋势,并提出推动闽台制造业合作的对策。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00dff4dc-0d11-4986-820d-9e0e012a2674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3日
本文标题:浙江省在长三角的竞争优势评估与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