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次一、計畫總表..........................................................................2二、導讀..................................................................................3三、議題探討結論.................................................................10四、研讀成果.........................................................................18五、目標達成情況與自評.....................................................32六、執行過程遭遇之困難.....................................................33七、經費運用情形.................................................................33八、改進建議.........................................................................331二、導讀演講者台大城鄉所畢恆達教授演講日期2009-02-25講題從女性專用車廂看空間的性別區隔演講摘要2006年6月1日台灣鐵路局在因應幾位女性立委與婦女團體代表的提議下,為防治性騷擾,於通勤的電聯車試辦「女性專用車廂」,後由於婦女團體意見不一致、男性團體投訴反對,以及實際執行困難的情形下,於11月底試辦期滿後喊停。試辦期間,固然由於事前規劃不夠詳盡,以致於執行困難重重(例如宣導不足、指示標誌不清楚、沒有罰則等),更值得玩味的是,保守的男權主義者與批判的女性主義者站在同一陣線反對女性車廂,立論基礎卻南轅北轍。女性主義陣營內對專用車廂也出現不一致的看法:大家共同的目標在於防治進而消除性騷擾,但是設置女性專用車廂這種空間隔離的策略,究竟是邁向性別平等的階段性策略,還是阻礙性別平等的機制,則仍有很大的辯論空間。本演講要大家思考的是,基於怎樣的理由,才能夠支持空間的性別區隔。女性專用車廂,是一個「女性意識揚昇的空間」?是一種「婦女保障名額」?還是是一個放大版的「博愛座」?女性專用車廂的概念能否推廣到游泳池的女性專用水道或女性專用時段?女性專用車廂和女廁、女校、女性三溫暖的異同為何?空間的性別區隔又會帶來怎樣的(非意欲)後果?講者簡介:畢恆達教授,台大土木系/研究所畢業、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環境心理研究所博士。現任台大城鄉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有環境心理學、性別與空間、質性研究、街頭塗鴉。著有「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空間就是權力」、「空間就是性別」、「GQ男人在發燒」等書。演講者東海社會所張正霖博士演講日期2009-03-18講題中國當代藝術內的性別再現與都市奇觀演講摘要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論述、傳播,是在後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脈絡中產生的,或者說,與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社會脈動密切相關。從某種研究意義上說,此一新的社會脈動固然複雜多元,2但仍具有一可能的觀察軸線,即新的主流意識形態與大眾文化的構造過程,其中包含了都市化、消費化、世俗化與感官化等範疇,並且頗為突顯地凝聚在一都市現代性想像的框架之中,此處,我將之稱為文化霸權的都市奇觀化。固然,集體的意識形態與藝術作品之間,其意義層次的連繫,並非直接及反映性質的,但仍可能存在一再現性的關聯模式。在我的研究中,即發現到,在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性作品內,與上述奇觀化的都市想像間,存在一相應的女性形象的美學系譜,此處,女性形象成為了新的治理邏輯與象徵秩序的視覺隱喻,其中,從女體的重性別化起,到新時期「女性特質」的再現,進之衍生出如母性化、情慾化、色情化、商品化、消費化、厭女,乃至於「白人女性形象」的象徵意義等面向,並與當代中國的性別敘事轉變關係密切,強化了女性既有的性別從屬角色。簡言之,在當代中國的消費文化與都市奇觀的地景之中,女性的身形,成為了新國體的最佳喻意,而此一視覺藝術與性別研究的主題,構成本次演講的核心關切之處,等待我們一同做深入的思考,和理論概念上的相互激盪。講者簡介:張正霖博士,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研究所肄業、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美術碩士、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英國愛丁堡大學亞洲研究學院博士研究,曾任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ArtArchive)研究員。研究專長為藝術社會史、台灣美術史、中國當代藝術、紀實與實驗影像、視覺藝術與性別研究等領域。演講者台師大翻譯所李根芳教授演講日期2009-04-01講題熱與塵──戈壁沙漠的傳教三姊妹演講摘要由於旅行往往代表著冒險與探索未知,因此過去絕大多數的旅行書寫均為男性作家的作品,隨著交通日益發達,女性意識逐漸提昇,女性旅行書寫也漸成氣候。在二十世紀上半葉,蓋博與法蘭屈姊妹一行三人以傳教為職志,選擇到中國內陸的戈壁沙漠傳福音,她們創下許多女性沙漠旅者的第一記錄,其作品不僅在當時傳頌一時,並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當地的史地人文資料,啟發後世研究及探險者的興趣。以這幾位女性旅者橫越沙漠的遊記做為研究分析對象,探究為什麼這些女性會選擇氣候嚴酷,地理環境艱險的沙漠為目的地,這些女性旅者的遊記和男性沙漠旅者的遊記又有什麼不同?如果征服沙漠代表的陽剛氣質的3展現,這些女性旅者是否只是複製了男性旅者的探索精神,抑或是以其獨特的陰柔氣質,在書寫中呈現迥異於男性旅者的風格?另外,這些英國女性旅者到達非西方世界,在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勢力仍然強盛之際,她們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希望能夠檢視她們如何再現沙漠,她們的自我認同在性別、種族、宗教、階級種種因素糾葛交結之際如何流動、如何建構。講者簡介:李根芳副教授,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研究興趣為文化翻譯,批判理論,性別議題與旅行文學等。發表論文散見於中外學術期刊,如MELUS、Inter-AsiaCulturalStudies、《中外文學》等,譯著包括《勘誤表》(GeorgerSteiner'sErrata)、《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JohnStorey'sIntroductiontoCulturalTheoryandPopularCulture)等。演講者清大通識中心劉瑞琪教授演講日期2009-04-08講題HelenLevitt的女性漫遊攝影演講摘要演講內容為首度從女性漫遊者(flâneuse)的角度,探索現代街頭攝影與地鐵攝影。從波特萊爾(CharlesBaudelaire)以來,漫遊者一直被視為現代藝術家的典型,在藝術史與文學史的相關研究汗牛充棟,從1980年代下半開始,女性主義學者才開始爭辯在現代時期是否有女性漫遊者?伍爾芙(JanetWolff)與波洛克(GriseldaPollock)以降的學者,一再地論辯出悲觀的結論。當講者開始以海倫.勒薇(HelenLevitt,1913-)的具體個案,探尋女性漫遊者的活動蹤跡,豁然發現女性漫遊者與公共空間的邂逅,確實激盪出與男性漫遊攝影家殊異的關係、視象、與歷史。勒薇從1930年代晚期迄今,一直是深受喜愛的美國街頭攝影家之一,她從1930年代下半開始,經常獨自在紐約貧窮區域的街頭閒逛,觀察並拍攝周遭的人物與事件,她的街頭攝影展現女性在城市公共空間的現代性經驗,以及女性漫遊者的特殊觀看方式,她在1960年代末期拍攝的紐約地鐵眾生相,也表達了與她的街頭攝影類似的女性觀點。演講將藉由比較勒薇的街頭攝影與地鐵攝影,與影響她的漫遊者攝影家布烈松(HenriCartier-Bresson,1908-2004)與艾文斯(WalkerEvans,1903-75)的作品差異,深入分析勒薇如何呈現女性漫遊者對城市現代性的觀點?4講者簡介:劉瑞琪,美國BrynMawrCollege藝術史系博士,曾於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任教,現為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專長為西洋近代視覺文化的性別與認同議題,近年來致力於女性攝影家研究。演講者台大外文系黃宗慧教授演講日期2009-04-15講題公領域的時尚女性與/或私領域的歇斯底里者—從十九世紀末的巴黎女人談起演講摘要談城市現代性,自然要談十九世紀末的巴黎。隨著當時交通的便利化,大量的人口可以迅速由鄉村移往城市,而硬體建築的革新則帶來空間上的變化;除了時間與空間呈顯了快速變異的可能性之外,在這個百貨公司快速興起、奢侈品開始普及化的年代,巴黎女人以各種新興的服飾與化妝技巧美化自己的行為,也成為劃時代、現代性的一個面向,更成為當時繪畫的主題;JamesTissot即是一例,他畫中光鮮的巴黎女人儼然驗證了該時代"Parisienne=modernfemininity"的普遍看法。然而同一時期的廣告雜誌中,也不乏對時尚女性「真面目」的嘲弄,甚至如秀拉或馬內的畫作,亦被認為有將女性肉慾化與商品化的傾向。時尚女性是否為自己開闢了更廣大的空間,成為萬眾囑目與歌頌的焦點?又或者其形象仍難逃被男性類型化後加以嘲諷的命運,是男性用以投射內在恐懼的對象?都一直是女性主義爭論不休的問題。而同樣值得關心的問題是:城市現代性到底為女性本身帶來了什麼樣心理上的影響?若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切入,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時髦光鮮的巴黎女人?她們是快樂自得的戀衣癖?還是為強迫性購買行為所苦的歇斯底里者?而對照二十一世紀的時尚女性,情況又是如何?都是本次主題欲涵蓋的重點。講者簡介:黃宗慧,台大外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精神分析、文化研究、性別研究、動物研究等。演講者台師大英語系吳佳琪教授演講日期2009-04-22講題台北與酷兒影像:電影方法與文化理論的辯證5演講摘要自2002年《藍色大門》以來,台灣酷兒電影蔚為風潮,成為被好萊塢邊緣化的台灣/本土電影主流,在市場及評論界皆受注目的作品有《十七歲的天空》、《盛夏光年》、《刺青》等。此次演講將藉《藍色大門》及《十七歲的天空》,初探電影方法與文化理論間的合軌及分歧。演講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就台北在兩部片中的呈現,將其視為台北空間的「酷兒化」,分析台北在影片中的再現或視/聽覺的層次上,承載或建構何種酷兒影像或性別政治,但同時探討此種電影閱讀方式產生的理論性問題與矛盾。第二部分則進而尋求「酷兒化」/「模糊化」既定電影或文化理論(queeringamoviemethodoraculturaltheory),以及開發新電影理論方向或新概念架構的可能性,試圖挑戰某些電影閱讀方式。然後在理論與方法的思索與辯證中勾勒出台灣電影獨一無二的「酷兒性」(queerness),以及這些作品同時在台灣電影發展史以及世界酷兒電影版圖中的位置與意義。講者簡介: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理論評論系博士。師大英語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電影與文化理論、華語電影及影展論述、1945年全球電影史、酷兒影像等。演講者交大外文系馮品佳教授演講日期2009-04-29講題再現華埠:華裔美國文學與電影中的唐人街演講摘要以少數族裔文學的傳統而言,族裔主體性的發展經常植基於與族裔空間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情仇之上,族裔空間既是其記憶滋生依附之所,也往往是蒙受種族歧視、陋巷區隔之辱的地方,因此有人選擇出走、有人選擇固守,而對於族裔空間之再現也因此殊異。華美文學與文化傳統中華埠的空間再現一向為重要的主題之一,此次演講將就王穎(WayneWang)的《喫一碗茶》EatABowlofTea、《尋人》ChanIsMissing、《點心》DimSum三部以描寫華埠為主的影片,黃玉雪(JadeSnowWong)的《五女》(FifthChineseDaughter,1945),趙健秀(FrankChin)的《杜老亞》(DonaldDuk,1991),以及伍慧明(FaeMyenneNg)的《骨》(Bone,1993)討論華裔美國導演與作家再現華
本文标题:演讲日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