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1《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州级课题自2016年2月开题以来,本人作为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工作。现将近期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如下:一、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在课题研究之初,我认真阅读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及关于课题的内容相关书籍资料、网络资源,相关链接等,让自己全方位多角度理解课题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研究形式,让自己第一时间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最快时间学习教育科研方法,掌握并熟练应用现代教学理念,提高科研能力。通过前期的学习、反思、实践,使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进一步增强了科研能力。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1、调查研究学生状况:按课题要求,我对我所教学的七年级五个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学习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跟踪调查,并做出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教学中欠缺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有严重的畏难情绪。通过研究调查,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让教师少讲,让学生多练,知识点有趣味性,贴近生活,给予更多的成就感。2、加强备课质量,努力做到少讲多练:要想上好一堂课,备课很关键。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2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理念。我们现在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呈现多样性,且没有教参。而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并不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再说说学生,由于家庭、小学教育及个人爱好等因素,造成学生信息素养差异较大,上课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针对性地备课。另外还要注意班级之间的差异。每个班的班风、学习习惯等都不一样,不能一个教案每班通用,看病要对症下药。教学也要因材施教。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都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即使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教师也能“临危不乱”。圆满地完成教学。3、立足教育现状,深入课堂调研,收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为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我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认真分析,及时反思,并进行探讨交流。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运用文献借鉴、调查研究、观察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1、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提高课堂效率的实践经验。2、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提高教学效率实施前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发展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33、观察分析法:深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和学生的思考。要认真总结好教学中的优缺点,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四、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课题切实促进了我在信息技术教学探究,课堂驾驭能力,专业科研水平等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1、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变。我现在的课堂由从前的“教师讲,学生练,不懂再讲,不会再练”的教学方式变成了“少教多练,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用微课引导点拨,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发现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在备课环节上改变了过去的“课前准备、讲授新课、反复练习”等重计算机技术,轻课堂设计的教学形式,而是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运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有效的教学情境,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度,如何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讨论、评价学生作品的问题。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知识的存储器变为积极主动的4探究者,课堂变成了学生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思维的乐园。实践证明,运用住处技术所提供环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思维活跃,学习氛围较普通课堂更浓郁,教学负担普遍减轻。3、初步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效愉悦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这是教学活动的初级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进而产生强烈探索的欲望。(2)激活动力,自主探索教师运用多种策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合作交流,促成发展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修正、补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4)总结练习,整体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显示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练习,适当补充有关的课外资料,或课内巩固,或课外延伸,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得到发展。五、课题研究的启示1、把握正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基础,而且要确保学生有收获,学生可以接受。以前的教学目标过于关注计算机技术含量,而新课程要求我们从知识形态走向对5生命意义的关注。所以我们的思路不能局限于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更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经历知识生成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体会学习的价值。基于此,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及学生评价体系。2、备课从了解学生开始备课的好坏从了解学生开始,课堂教学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的一大感受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3、课后的反思。教育的反思能力是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性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自己“我的教学高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教什么”、更要思考“怎么教”,针对具体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无论课堂有效还是效果不尽人意,通过课后的有效反思找到不足就是收获,之后认真做出调整,最后形成经验或教训就是提高。
本文标题: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4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