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营城市讲义第一课、认知经营城市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课题。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政府职能也随之改变,从建设城市到管理城市,再到经营城市,如何才能让土地最大限度地增值?让城市更好地发展,更富有竞争力?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心。当今世界最活跃的生产力总是集中于城市,然后再逐渐向乡村转移,所以,城市的发展对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龙头作用。有人预言,20年后,中国将有一半人生活在城市。当前,“中国进入城市经营时代”成为吸引市长、开发商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1月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业界精英汇聚北京,借《中国房地产报》创刊十周年暨“中国房地产卓越贡献100人”高层峰会,围绕“土地与城市”这一主题,就“中国进入城市经营时代”和“超越传统开发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经营城市时代”的来临近一个时期,经营土地、经营城市的话题不绝于耳,这个话题从何而来?“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本性幽默、善喜调侃的万通集团主席冯仑忍不住又要“滑稽”几句。“这主要是去年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土地问题有一些敏感的发现,一些地方出现‘圈地热’等问题,加上用地手续不规范,造成了房价、成本的提高,所以从去年7月1日开始实行土地招标拍卖,引起了全国开发商对土地问题的高度重视。”“政府之所以对土地更重视,是因为政府的资产和功能发生了变化。过去政府权力较大,主要在立项、审批、投资、就业、保障、贷款、上市、司法等方面。现在企业逐渐改革,卖得差不多了,资产变成了土地,卖地收入变成财政收入非常大的部分,于是政府特别关注,特别需要用土地收入来经营城市,地方政府财政更多地依赖土地。”“还有一个从民间角度看,王石去年在地产十年论坛上有一个很好的演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地有泡沫,圈地有泡沫,高层领导对此也做出批示,建设部也专门组织过调研,于是这个话题就成为今天的重要议题。”著名经济战略专家王志纲先生认为,“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结果,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必然课题。政府的职能从建设城市到管理城市,再从管理城市到经营城市,是政府运营城市的必然选择。第一个阶段是建设城市。改革初期,我们经常听到的市长政绩就是“盖了一个桥”、“建了一幢楼”、“一条路”等等。这一阶段主要是从“点”的方面发展城市,衡量一个城市好坏的标准也很单一。现在来看,这种观念早已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第二个阶段是管理城市,就是大搞草地工程、花园工程、广场工程、亮灯工程等等,包括城市沿江沿海的治理、旧城改造等等。这是“线”的做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许多城市还在进行之中。第三个阶段是城市运营的高级阶段,即从“点”、“线”到“面”和“体”,也就是用系统的眼光和思维来寻求城市的发展之路,即我们所说的“经营城市”。这时候的市长考虑更多的是:既然城市是一笔资产,怎么发展才能让其最大限度的增值?既然城市是一个战略节点,怎么才能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使其更有个性,更富有竞争力?既然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龙头,怎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呢?“经营城市”的诞生和内涵我们常说的“经营城市”一词是如何诞生的呢?中房集团总裁孟晓苏道出了其中奥秘:应该说经营城市这个概念,最早是薄熙来向社会推开的,我也是提出‘经营城市’的参与人之一。在2000年7月份,杨慎会长在大连主持房地产会议,邀请我们过去谈一谈。薄熙来对房地产业充分肯定,他认为中房集团在全国各地开发很有成就,我跟他讲大连在这方面成就卓著,在这方面我们两个老同学干的事有相似之处,我们都是在开发城市的地产。薄熙来被称为当时大连最大的“地主”,我跟他讲,你不仅在管理城市,而且是在经营城市,经营这个城市的土地,土地就是你们大连最大的资产。薄熙来当市长9年来,大连城市土地增值5倍,农村土地增值10倍,大连有50万人下岗,大部分在城市建设和新的领域就业了。由于资金,劳动,包括大连市政府、人民以及薄熙来这些人的智力投入造成了土地增值,薄熙来说,这就是马克思引证的劳动是其父,而土地是其母,土地是财富之母。从我们谈话中引出经营城市的概念。两月后他给我寄来大连市委的工作总结,就是关于大连市经营城市的情况。对城市经营这一提法,王志纲也表示赞同,他在《迎接城市经营时代》的演讲中指出,说起经营城市,不能不提到先行一步的大连。大连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让世人认识到,城市是可以经营的,尤其在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方面,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样板,其示范意义功不可没。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城市竞争的加剧,经营城市的理念和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经营城市”包括哪些内容?经营城市与经营土地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孟晓苏说,经营城市的概念不能外延无限扩大,不能把经营城市变成一届政府的炒作,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面子工程。外延无限扩大,变成文化经营,什么都经营,都纳入到这个筐,会出现城市建设中又一轮不正常的面子工程、首长工程这样一些泡沫行为。经营城市的本源就是经营土地。经营城市的概念在各地接受后,随即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城市的市长把经营城市越打扮越漂亮,给它戴上很多花帽,经营城市就不光是经营城市土地了,是经营城市的文化、品牌、金融、人才,还经营城市无形资产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进来后,他们倒否定经营土地,说经营土地如何的不好,我觉得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现在有些城市把经营城市片面理解为就是抬高地价,怎样把土地收益更多拿到政府手里,光看到了土地批租存在的问题,但是没看到在土地竞标和拍卖上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造成了人们议论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觉得在推进经营城市理念的同时,不能忽略它的本源是经营城市的土地,从而提高各地对土地经营的认识,也不能把经营城市片面理解为就是抬高地价,把收益拿到政府来,影响本地房地产的稳定发展,影响本地房价的构成。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北京城市开发建设集团总经理赵康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房地产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20多年来,城开公司大面积开发居住区。一个居住区由一条街、一个区的概念,变为一个城的概念。一个城市随着开发建设,其地图也在不断改变着。北京市的地图以前是一年都不变化的,现在每个月甚至每个星期都有新的居住区、新的道路、新的市政设施建成。我认为要开发新城,开发居住区,首先要做好规划。北京总体规划沿四环、五环有十个大规模居住区,如望京新城居住区,此外还有东坝、南苑、清河等大的居住区,今后几年将要大规模建设。建完后,北京的城市人口可以疏散,形成意义上的特大城市。对于其它地区和中小地区来讲,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与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关键的一条是,经营城市得从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做起,做好一个地区的规划,做好市政基础设施,保证这个地区有稳定的十年或十年以上的发展,使这个地区的建设规模都在百万平米左右。今后随着政府经营城市,土地的招标和拍卖,将有更多的开发商进入这个领域来。冯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认为城市要经营,首先要在规划上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前提,如果没有很好的规划前提,土地拍卖、招标,最后钱是拿了,但城市可能仍然经营不好。对这一问题,王志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他说,城市运营首当其冲的是城市定位,也就是要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要按照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理念与灵魂。国内外的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城市“同质化”严重,近千个城市,广场一样、绿化一样、建筑一样,根本看不出个性。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城市经营理解为一步到位的城市规划,没有从更深层次来考虑城市的个性与定位。第二步就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要回答“我到哪里去”的问题。城市发展战略考虑的是城市长远的计划,着重体现城市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城市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开始的是一次惊险之旅,理想与现实,进步与妥协,生存与发展的博弈无时不在。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离不开对城市产业要素的梳理与整合,要弄明白“我有哪些资源”。城市经营好比是下一盘棋,不只是“布局”,还有‘中盘’的综合运作。接下来才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规划,也就是要搞清楚“我将如何成长”。一个城市有三种形态:经济形态、文化形态、空间形态,我们经常说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都是空间形态。城市经营应该首先确立它的经济形态,并挖掘它的文化形态,充分利用产业和文化资源,制定发展战略,然后才是城市空间的布局与规划。城市规划侧重于务实,通过具体的空间布局来落实城市的理念和发展战略,但是它必须在城市定位、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之后,只有在大的方向确定之后,城市规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持之有据,否则会导致城市规划“中看不中用”,脱离实际。经营城市还有城市形象的包装与推广,也就是“我将如何让世人认知自己”。城市形象的背后必须要有足够的内涵作支撑,必须注重培育相应的产业链,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经营城市就是在明确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确立城市的先导产业,强化支柱产业,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的扩张,打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最终达到使城市不断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关于城市运营的最终目的,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全这样表述:城市运营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这几年城市化发展非常迅猛,造成了房地产很大的发展空间。建设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就会打破城市之间的隔绝,可以把两个城市的资源共享,发挥资源优势。再搞小而全、大而全的就会造成浪费。这是城市经营时代中出现的一个城市区域合作,包括城市区域间的经济互补。将来肯定是以城市为核心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市场平台,城市区域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发挥各自的区域文化资源和优势。如现在提出的“大北京”概念,北京没有出海口,但邻近的天津有,京津唐经济互补,形成一体化,整合资源,聚集合力,自会出现1+1大于2的发展优势。经营城市与运营土地运营土地,应是经营城市中最重要的内容。国土资源部第11号令发布之后,大家都非常肯定了这一点,积极推行土地招标、拍卖,同时加强行业的规范自律以及透明度,完善竞争秩序,这些都是经营城市非常必要的制度基础和行业发展走向。但这种新的“游戏规则”又当如何运作呢?孟晓苏认为,大量新的投资人成为土地拍卖的主要客源。不少新的企业对这事还缺乏判断,虽说价高者得,但高地价肯定有推升房价的因素。房价有上涨空间,供求又会压住房价,减少房地产商盈利,最后受害的是参与拍卖的企业,所以这些问题都得提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杨慎和我建议实行土地年租制,而不是一把交清地价来进行土地的销售。这样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片面地推高地价,过量供应土地,以地生财。在最近中央提醒不要搞房地产过热的时候,我们提出相应的观点,就是说过量拍卖土地,会造成房地产今后发展过热的源头,要防止土地拍卖造成过量供应。作为开发企业,我们感觉到,不仅过量供地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潜在的问题,而且由于各个城市都急着要卖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造成这个规划很不严肃,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有的城市前任市长城市发展规划是东扩,到了这一任市长,东扩的土地没了,规划是西进,又把西边的土地炒热,我想再下一任市长城市规划就应该是北上或者南下了。很容易弄成一个陷阱,使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新投资人进去受伤。冯仑提出,现在有这么一个观点,我们在土地政策上很多是借鉴香港的做法,就是说,高度的集中垄断,通过招标拍卖不断提高地价,扩大财政收入来源,改善城市建设,这是基本的思路。但是大陆这么大的地方,跟香港不一样,香港是呈立方体,政府垄断土地很容易。另一方面,香港开发商高度垄断,五大家企业控制70%的市场供应量,两个垄断博弈的结果,城市地价不管多高,房价水涨船高,一定能卖出去,因为你垄断。在大陆出现的情况,更像美国,就是土地无限供应,轨道到的地方都要盖房。通一条轨道至少够你干20年,周边要盖满。土地无限供应,所以政府对于地价想通过拍卖节节上升,关键的问题做不到。为什么?有3万家地产公司高度分散,你拍卖贵了,谁买这个地房价涨不上去,于是后来参与拍卖游戏的人就越来越少,现在基本上外地的“二杆子”来拍卖,在深圳是宝安去,南京深圳去,北京深圳来,也就是说,离远
本文标题:经营城市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