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武汉市失地农民为例
题目: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武汉市失地农民为例专业行政管理届别2010级学号013713912345姓名张三指导老师李四xxx2011年12月目录内容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2一、引言…………………………………………………………………………3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由来及表现……………………………………4(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由来………………………………………4(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表现………………………………………4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分析说明…………………………………………………………8(一)征地补偿费偏低………………………………………………………8(二)失地农民就业困难,没有就业保障…………………………………9(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层次低……………………………………………10(四)农村养老保障功能弱化………………………………………………10四、解决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律思考……………………………11(一)进一步加快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11(二)改革与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正确处理各个主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14(三)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扶持政策,给予失地农民就业援助……………16(四)逐步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效保障………………………………………………18五、结论…………………………………………………………………………20参考文献……………………………………………………………………………22致谢…………………………………………………………………………………241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占用,大量的农民被迫离开其赖于生存的土地。由于农民自身因素合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农民失地后面临一系列就业、生活、就医、养老等问题,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起结果必然影响到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隐患。因此,研究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尤其是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城乡统筹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从失地农民的界定着手,阐述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表现。第二部分从自身因素和制度性因素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形成原因,指出了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指出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尤其是要从制度着手,创建一个有利于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关键词:失地农民土地产权社会保障Abstract:Withthefastdevelopmentoftheprocessoftheurbanizationandindustrializationinourcountryandtheuseoflandresourcesespeciallyofthefarmlandresources,alotoffarmersarecompelledtoleavetheirlandwhichtheyliveon。Becauseoftheinfluenceofpeasant’sandlawsystem’sfactor,land-lostfarmersfaceaseriesofquestionssuchasmedicaltreatment、life、employmentretirementandsoon。Manyland-lostfarmersturnintotheurbanpoorpeople,wichinevitablyinfluencethesocialstabilization,andbecomethehiddendangerinstructuringtheharmonioussociety。Therefore,it’ssignificanttosolvetheproblemoffarmersespeciallyoftheirsocialsecurity,whichcanprotectfarmer’sinterests,keepthesocialstabilityandrealizeurbandevelopmentasawholeandtheharmonioussociety。Thefirstsectionofthethesisbeginswiththedefinitionofland-lostfarmersandillustratesthephenomenonoftheirsocialsecurityproblem。Thesecondsectionofthethesisexploresitsreasonsthatformland-lostfarmersformtheperspectiveofpeasant’sfactorandlawsystem’sfactorandpointsoutthesignificanceofdealingwiththeland-lostfarmer’s2socialsecurityproblem。Thethirdsectionofthethesispointsoutthatthisproblemmustbesolvedinmanywaysespeciallyontheaspectoflawsystensoastoestablishasustainabledevelopmentsystemenvironmentbeneficialtofarmers。Keywords:land-lostfarmerslandpropertyrightsocialsecurity3一、引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特别是城郊农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由此产生了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群体。失地农民群体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正常的社会现象。然而,由于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对农民权益的漠视和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等原因,农民失去土地这一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大量的农民不能享受失业、养老、医疗等保障而转变为城市贫民,大多数的失地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由于失地农民利益受到巨大损害,对抗情绪不断积累,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其结果必然阻碍征地工作的开展和城市化的推进,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妥善安置好失地农民,解决好他们失地后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已成为现阶段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焦点所在。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民利益的忽视,因此,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围绕保护农民切身利益这一出发点,如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中提出适当的解决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思路,这涉及到经济法各类主体利益的保护,涉及到经济法的公平、效率、秩序这些价值的平衡,本文通过客观描述农民问题的出现提出问题,进而从理论分析入手,揭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结合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践,运用经济学和社会保障学等理论,借鉴目前学术界的一些理论探索和一些地区的实际做法,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的制度缺陷,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失地问题的根本思路和一些具体对策,期望为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参考。本文是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展开的,由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内容比较复杂,文章的目的就是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失地农民现象与农村社会保障的互动关系入手,在考察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一个完整建构分析,综合运用多种办法进行合理的制度创新,力图有效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其意义在于:1、通过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系统建构,为国家相关立法提供依据和思路;2、通过揭示失地农民与社会保4障之间的互动关系,期望丰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内容。文章主要以文献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为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和辨证唯物主义观,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想结合等方法,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分析,力求用科学的方法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对策。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由来及表现(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由来失地农民,简而言之,指的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失地农民这一概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在进行城市化进程中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建贵族运用暴力大规模占用农民土地,迫使农民被动失去土地的过程。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失地农民这一概念也不是现在所特有的,我国失地农民的产生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经济,这个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使用权被一次性买断后,失地农民可以享受政府为其所提供的农转非户籍、商品粮、住房、统一安排的工作等待遇,在这个阶段,因国家征地所造成的失地农民根本不用担心失去土地,相反他们对征地是持欢迎的态度。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轰轰烈烈的“圈地浪潮”也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产生了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而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就业的市场化使的失地农民无法继续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就业安置,20世纪90年代以后征地安置补偿费代替了招工指标,政府己经无法为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解决就业、户籍等问题。近年来,大量失地又失业的失地农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表现1、不断壮大的失地农民群体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导致失地农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6万亩,其中70%的耕地是通过行政手段征用。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量,还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人卖地等其他形式的占5用包括在内。而根据卫星遥感资料,违法用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甚至高达80%。①这意味着1987~2001年实际征占农地数为4074-4420万亩,按人均占有地0.8亩计算,失地农民数在5093万~5525万。另据国土资源部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2年的18.89亿亩,这期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约885万亩。按照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至少500万亩。若按照城郊农民人均0.7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增加700多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3亿左右,这说明失地农民群体的规模将越来越庞大。②2、失去土地对农民的影响第一,失地直接造成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严重损失,基本生活难以保障。首先,失地农民失去的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财产。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土地能够满足人类的不同需求,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同样具有财产一样的功能,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另外,土地还是一组财产权利,土地产权的分割转让同样会产生收益。尽管,农民的土地是从农民集体那里取得的一项承包经营权,但是《农业法》第十条就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不但在《农业法》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而且同时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方式、期限、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流转等,明确规定了承包经营者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处分权和
本文标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武汉市失地农民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0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