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2)
岳麓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一、客观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2.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一直延续到北宋3.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以土地为征税标准,最早实现这一转变的是()A.鲁国B.燕国C.齐国D.楚国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B.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C.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D.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5.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加以调整的原因有()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③匠籍制度的实行④雇募工匠的出现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考古队在某地墓葬发现焦炭、棉毯、唐三彩等遗物,此墓葬最早可能在()A.唐朝末年B.南宋末年C.元朝末年D.明朝末年7.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条件是()①白银普遍流通②政治统一③大运河开通④田庄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8.古代中国早期城市的功能一般是()A.工商业中心B.宗教活动中心C.经济中心D.政治中心9.与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表现不符合的是()A.对外贸易空前活跃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江南地区市镇群的出现D.私营工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10.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的突出表现是()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B.商业活动打破坊市界限C.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D.出现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11.下列航海家到过亚洲的是()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②④12.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13.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于()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1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④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A.割地B.赔款C.关税协定D.五口通商16.日伪政权采取的措施中,极大的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的是()A.“军事管理”方式B.“委托经营”方式C.控制和垄断金融D.物资管制制度17.以下对“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断发”先于不缠足运动,并较早完成B.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C.维新人士也曾发起过不缠足运动D.有新式学堂曾把不缠足作为入学条件18.中国近代航空事业起步于()A.清政府时B.北洋军阀政府时C.南京临时政府时D.南京国民政府时19.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里“统一”的主要方式是()A.正常的文化交流B.西方的殖民掠夺C.东方的借鉴学习D.工业革命的推广20.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主要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结果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果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结果21.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22.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A.经济规律在起作用B.世界市场的作用C.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D.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是()A.国有企业B.独资企业C.股份制企业D.合伙企业24.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在内容上的最大不同是()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B.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D.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2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左”倾错误严重泛滥B.经济建设缺乏经验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26.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长远意义在于()A.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现代化C.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D.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7.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A.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2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强调在管理上的宏观调控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D.增强企业活力29.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更加稳定B.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C.当今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D.人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样30.欧洲经济一体化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含义是()A.促使两极格局的结束B.成为抗衡世界经济霸主——美国的一支重要力量C.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D.代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31.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共同点不包括()A.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差异性B.都适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C.各组织的成员国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D.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32.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B.世界贸易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33.1997年,一场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迅速波及东南亚地区、香港、日本等,直至影响世界。这说明()A.世界经济已连成一个整体B.经济的全球化是必然趋势C.发达国家也无力抵抗危机D.各国面临相同的挑战34.最先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人物是()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35.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的不平衡性导致()A.经济全球化减慢B.地区冲突不断C.区域集团化趋势D.霸权主义膨胀二、主观题(共2小题,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墨守着这样一个信条:只有管的少,才能管得好。但在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却在一次民主党的集会上说:“Ipledge(发誓)you,Ipledgemyselftoanewdeal(新政)fortheAmericanpeople.”材料二:到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1992年,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说中指出:“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它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后到他们的后面。”材料三: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对当时的经营方式作了这样的评价: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请回答:(14分)(1)据材料一,罗斯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4分)(3)材料三中的“经营方式”是指什么?与以前的经营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够得到什么启示?(2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其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20世纪90年代初,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0%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有0.6%,1997年则仅占0.3%,甚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穷国与富国在平均收入上已相差74倍。材料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东亚、东南亚国家大量引进海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使经济发展也面临严重的风险。1997年夏天,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从泰国开始,然后迅速波及东南亚众多国家,接着中国港台地区也受到影响,到年底,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也受到影响。这场金融危机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材料三: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材料四:20XX年,我国全年外贸进口总量突破60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90年的第16位升到第5位。1990年至20XX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0多亿美元。20XX年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标志着我国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请回答:(16分)(1)分析材料一说明当前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特点。(4分)(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3)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为什么?(4分)(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谈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4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客观题1A2B3C4D5A6B7C8D9A10B11C12D13A14B15C16D17A18B19B20D21A22B23C24D25A26B27C28D29A30B31C32D33A34B35C二、主观题36.(1)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无法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4分)(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度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由于自身的弊端,在后来苏联的经济建设中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4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4分)(4)经济体制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37.(1)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发展中国家处在更加不利的地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4分)(2)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又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它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资本与技术加快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也使国家的经济主权与经济安全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4分)(3)材料三的观点是片面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但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辩证分析。(4分)(4)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趋利避害。(4分)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3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