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走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走进黔南,你会看见一个美丽的传说,它的美不是奢华的美,是大自然真实的美,是浓厚的民族风情美、是人民淳朴善良的美、是全州特有的山水风光迷人的美。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华民族一家亲黔南州概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地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先民居住的区域,据史料《贵州古代史》考定,早在殷、周时期,境内就已有了许多部族活动,并分属于牂牁、夜郎等方国,在现黔南州福泉市还保存着古夜郎国唯一的遗迹“竹王城”。1956年8月8日设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今年建州57年。黔南州位于贵州中南部,处在大西南对外开放出海的黄金通道上,北靠贵阳,南与广西邻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辖都匀、福泉两个县级市,瓮安、贵定、平塘等9个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面积26195平方千米,人口397万,州府位于都匀市。湘黔铁路、株六铁路复线,贵新高等级公路和四通八达的国道省道县道,以及荔波机场、扩能改造的黔桂铁路和红水河、都柳江航运等,构成了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形成西南“借船出海”的黄金通道,使黔南具有近海、近边的相对区位优势。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有天麻、三七、金银花、刺梨等58种。野生动物400多种。国家一、二、三类珍稀动物的华南虎、云豹、猕猴、大鲵(娃娃鱼)等30余种。已探明的有磷、煤、硅、猫眼石、等20余种。煤储量15亿吨,磷矿储量在30亿吨以上,平均品位高达25%~30%,是我国特大型磷矿山之一,国家投资60多亿元建设的瓮福矿肥基地已投入运行,是亚洲最大的磷矿肥基地。黔南旅游黔南旅游荔波小七孔荔波茂兰贵定云雾山荔波小七孔翁安三都澳海栈道三都石壁天书苗族芦笙舞苗族芦笙舞苗族四月八苗族姊妹节苗族的姊妹节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也是最早的情人节。芦笙舞,四月八等节日,苗族同胞都不约而同的穿上盛装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来庆祝。“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之间。节日期间,男女才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特别是姑娘要穿银带花,除了不带银角外,项圈、手镯、亚领、耳环等各种银饰凡有的都戴上。有的还在百褶裙外套上条裙,全身银饰叮铛,鲜艳夺目。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苗族婚礼接伞、祭祖、吃合欢酒、挑喜水、捉喜鱼等仪式,送亲人群要在大门外唱“拦门酒”和“牛角酒”歌.自由式婚姻新娘子在认亲后可回新郎家居住.古典式婚姻新娘子在婚礼结束后即回家居住,待到夫家有婚丧大事或农忙季节才到夫家小住几天,称“双边居住”.新娘第二次上夫家时由兄弟、伯婶娘及嫂子等人抬糯米饭一挑,鱼数条,猪肉一腿陪同前往,夫家请众亲族来“吃客饭”,并逐户宴请客人。送客人时还要献飘带.新娘子住上十天半月后,夫家亦备同样的礼物送其回门,受同样礼同。黔南苗族婚礼场景苗族送亲对敬酒歌斗角舞水族人民能歌善舞,流传至今的民间舞蹈比较有影响的有铜鼓舞、芦笙舞、斗角舞等几种。铜鼓舞历史最久,斗角舞影响最大。水族端节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端节(水年)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和预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的传统节日。祭祀赛马卯节,水语称“借卯”,意为吃卯;卯节又称“歌节”、古老的“东方情人节”,系水族民间传统节日。卯日盛行着赶卯坡青年男女唱对歌的习俗。专让青年男女以唱对歌的形式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场所,以树果为媒、山水为证。有“水族情爱第一坡”之誉,布依族风俗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布依族情歌对唱戏、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作为黔南州的主体民族,黔南州布依族人口110.5万人,大多住在平坝、河谷或依山傍水之处,素有“布依水乡”、“水乡布依”的美称。盘歌是以唱歌形式盘问对方一些事物的歌,青、老年人都虽,但场合不同。青年男女社交初识时,便唱盘歌问对方的姓名,所住村寨和是否有恋人等,借以互相了解。中、老年人在喜庆的场合中,唱述古人古事的时候,便用盘歌的形式互相问答,歌手们在对答时表现机灵应变的才能。问得不准确或答复不对题时,就要引起吸众的议论和和欢笑。唱布依民歌唱布依民歌五色米饭是布依人的特产,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色彩一般有红、紫、黑、白、黄几种,叫“五色花米饭”,有的只染红、黄、白三色,叫“三色花米饭”。布依鸡八块酸汤菜红焖梳子肉红焖坨坨肉布依族传统吹奏曲。习惯上称“唢呐调”。在喜庆节日、婚嫁、建房之日,请恢呐手吹奏,以增加欢乐气氛。少则一对,多财四对八人,由小唢呐、中唢呐、长号、鼓仅各一对组成。由于吹奏时是坐在八仙桌旁,所以又叫“八仙师父”。吹响师父自称唢呐为“八仙”,这是因为歧呐有八个限,每个眼的音都争着比高低,就象各显神通的八位神仙。吹奏的乐曲有固定的曲调,客人来了有“迎客调”,请客人入席有“来客请坐调”,亲友来祝贺时有“贺亲客”。每个曲调都填有传统的歌同,可具体地表达祝贺、颂扬、迎送等情趣。即使是丧葬,也有“吹阶”的曲调。吹唢呐布依族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在选择婚姻对象时,都有同姓同宗不能通婚,或亲戚中有不同辈分的也不能通婚的习俗和招郎上门的风俗。布依族青年无论结婚与否,经常公开地进行社交活动,如“六月六”。这种社交活动,布依语叫“浪哨”(汉称“玩表”)。这个形式比较简单,每逢赶场天或过节时,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地赶到场坝的场口或山前寨后,聚集在一起,言谈说笑,唱歌弹琴或吹木叶,互相间挑选意中人。每年“六月六”期间,父母都要准备很多的五色花糯饭及酒肉,让女儿带去清水歌场,作为给意中人的一份见面礼物。对歌对到情深意切时,布依姑娘则拿出五色花糯饭和酒肉给心上人吃。谁要是没把糯米饭分出去,没把酒肉给意中人吃,就证明谁没本事,父母脸上也没光彩。六月六”是布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成千上万的布依族群众便要集于风景秀丽的河谷山中,穿密林,绕花间,乘游船,吹木叶,唱山歌,尽情欢度佳节。男女借机向意中人表达爱慕之情。六月六风情节布依女子唱情歌布依情歌对唱布依六月唱酒歌八音坐唱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布依八音又叫“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它深深扎根于布依族群众之中,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曲艺宝库中的瑰宝。三、民族工艺民族工艺美不胜收,数不胜数。有早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刺绣、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竹编是都匀布依族、苗族、水族等众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品。剪纸是都匀水族聚集的奉合、阳和、基场民族乡特有的剪纸艺术。水族剪纸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苗、水、布依族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马尾绣是水族地区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尾绣比赛水书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形象文字的“活化石”。2005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是水族先祖所创制的独具一格并存活至今、有着巨大社会功能的雏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编撰成的大量巫术书籍的总称。它与水族的信仰习俗、生活习俗紧密相连。水族民间驱除凶煞活动要请水书先生主持。这些仪式都依据水书的条纲要义进行,但大量的祝词咒语及祭祀礼仪等要全靠水书先生口传心授。不得不说的“蜡染”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特产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花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跟母亲学习蜡染技术。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在织布的铜制蜡刀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其中不少佳品现展出于北京博物馆。机器所不能代替的效果简朴而不简单的民族服饰布依族服装水族服装苗族服装苗族蜡染苗族蜡染苗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以蚩尤为代表的苗蛮集团,甚至是更早的九黎和三苗。苗族人民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其中的蜡染艺术作品和蜡染旅游工艺品在整个染织美术界久负盛名、独放异彩。可爱的苗族小女孩苗族服饰的造型手法运用了写实或变形夸张,其刻画的众多历史、人物、动物、花草等优美图案,不仅涵盖了历史、美学,更涵盖了美术这一学科领域。衣服图案的变化规律,或等距、过对称,或重复循环,结构极为严谨,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刺绣工艺,更体现了苗族的几何学基础,集历史、美学、纺织、刺绣、音乐、美术、哲学、几何学于一身,一代又一代的自然传承中,使所有苗族妇女成为既是苗族服饰的生产者,又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人。没有文字的苗族,其历史、纺织、美术、几何学等诸多知识,均靠服饰作为载体传承。苗族服饰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服饰上动物、植物等图案,体现了苗族千百年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苗族银饰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汉族服饰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黔南民族文化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8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