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问题南阳理工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长周礼春按照这期培训班的总体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作辅导。我辅导的题目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问题。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阶段中央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二是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三是创新工作,科学应对,充分发挥乡级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四是勤于谋事努力提高乡镇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诸位都是农村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我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现阶段中央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一)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变化,诸如所有制结构、就业形式、利益格局、生产方式和收益的变化等,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严重制约和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适应新的形势,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2套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十六大召开后,中组部全力组织领导开展了以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五个好”村党组织、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这项活动是把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一个有效机制,是在农村党的建设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2005年10月,党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三农”问题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它的突出显现是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在给上总理书中列举了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李昌平的上书通过媒体震动了全国,“三农问题”的危机暴露在3公众面前;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人任务。具体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十七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勾画出我国到202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新时期基层党建的基本指导方针:“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并就农村基层建设具体要求,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党务公开是十七大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亮点,十六大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组织就党务公开进行了一些探索。中台办、中组部、中联部等部门领导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4布会,主动与媒体见面,为推动党务公开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基层和地方。例如,2003年,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在全国较早地实行开放党委常委会和全委会,邀请党代表和普通党员旁听常委会和全委会会议。2004年,江苏省丹阳市各个乡镇与部委办局的51个党委和21个党组中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公开的内容共有6大项30多个子项。最让干部群众感到震动的是,首次将基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测评结果和廉洁自律情况通过公开栏的形式向社会“曝光”,同时向社会公开决定干部升迁去留的具体情况。2005年,陕西咸阳市为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和公众监督渠道,甚至把九个市委常委的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后来又在政府网站上公布。丹阳市委书记杨根林说,“全部摊在阳光下,群众的猜疑少了,干部乱来的事也少了,大家心气顺了,基层的矛盾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党务公开,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务公开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中央的肯定,对党务公开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展开起到了推动作用。(三)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基层党建的要求2009年9月,在我党执政60周年之际,召开了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形成了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布局,其中,提出的党5的执政能力建设,是非常突出的亮点,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到更高的位置。《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这一表述,凝练地概括了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就基层党组织建设具体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提出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以及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二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求普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三是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四是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要求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五是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四)胡锦涛提出的基层党建工作四项重点任务建党89周年前夕,2010年6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胡锦6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胡锦涛就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二是要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活力,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形成新形势下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四是要进一步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发挥城市基层党建带动优势,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推动城乡、区域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以上是二十一世纪初,也是现阶段中央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要求,下面,我就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党和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迎来了多种经7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形势也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在加快。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思想意识比较活跃,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多劳多得,勤劳致富,富得越快越好已成为农民主要的奋斗目标。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势必带来了乡镇职能的调整和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重点的转变。工作理念要由抓大农业向抓大市场转变,工作方式要由政府推动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工作重点要由催耕催种、要粮要款向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及营造发展环境上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作为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乡级党组织必须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研究这一新课题。(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公权力有所弱化1、自主的生产经营方式,使群众对乡、村组织的依赖性减少。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说都由政府统一组织和安排,经济集体所有,分钱、分物、分粮、分菜都由集体来办,人们习惯于钟声、哨声的统一指挥,干什么、怎么干都有政府说了算,有什么问题大家也习惯于找政府。改革开放以后,党的一系列搞活农村经济的政策,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和普及,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大二公”的框框,农村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始由统一走向了自主,农民成了农村经济的真正主人。在自主的生产经营模式下,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单独经营,或同别人联合,或参加各种各样的合作经济组织。8现在,有些农民成了合作经济的承包户,有些成了自营专业户,有些成了乡镇企业的职工,有些则成了各种经济联合体的成员。同时,自主的生产经营模式也突破了农民只能搞农业的旧框框,农民不再像过去那样死守在固定的土地上搞单一经营了,他们不仅可以从事农业,也可以从事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各种行业,进入各个领域,既有专门经营一业的,也有兼营多业的;既有在本乡本土的,也有离乡离土到异地经营的。“有田有粮不找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赚钱不理你”可以说,农民从田间地头走出,走进了各行各业。自主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带来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使群众对乡、村组织的依赖性大大减少,乡、村组织对农民的控制力、影响力也大大减弱。2、在处理抓党建与抓经济的关系上,仍有重经济轻党建的片面倾向。有人认为,农村党建工作与发展经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相比成了定性考核内容、软指标,以致形成了“经济工作人人抓,计划生育重点抓,社会治安突击抓,党务工作附带抓”的局面。在逐级签订的年度责任考核目标中,涉及到党建的是定性考核,伸缩性大。经济工作中的许多“一票否决”在一些地方使党建工作受到冷落。“硬任务是实的,不抓要丢官,党建工作是虚的,几年不抓也显不出什么,影响不大”,这种思想认识具有一定代表性。抓经济工作待遇优厚,各种奖金比较多,而做党务工作则没有那么实惠。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党务工作者有失落感,感到做党务工作不热门、吃亏,不愿去做。党务
本文标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23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