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结构方法
知识管理第二章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结构方式知识管理2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本章大纲•第一节知识管理组织互动的三大理论观点•第二节知识管理的主要规范性与描述性结构方式•第三节知识管理的基础能力方式•第四节组织的知识管理方式•第五节知识建立的核心能力方式•第六节知识型组织的结构方式•第七节编码化与个人化的知识管理策略•第八节知识涵义的五大观点结构•第九节知识管理策略的七大研究学派•第十节一个整合型的知识管理结构知识管理3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1知识管理与组织互动的三大理论观点•2.1.1古典理性理论观点•2.1.2权变理论观点•2.1.3组织行为理论观点知识管理4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1.1古典理性理论观点•是将组织视为一个序列功能与程序的组合,员工都是理性追求效率的极大化。•在此观点之下,知识管理的导入被视为是一个客观的外部力量,只要能适当地导入,就能直接、确定的对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知识管理的导入被视为能改善组织绩效的一个外来、客观的实体,而且影响知识管理导入成败的因素也都是确定,通过实证分析,设计出一套规划实施知识管理的最佳实务。•亦即任一组织如果引用好的知识管理策略,就会提高知识管理的绩效,进而提高组织的绩效。知识管理5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图2-1古典理性理论的知识管理因果关系方式知识管理策略组织绩效组织知识管理绩效影响影响知识管理6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1.2权变理论观点•知识管理是存在于各组织不同的背景/情境(Context)之下,没有绝对理想的知识管理策略,更无法将单一的知识管理策略方式适用在各种不同的问题与组织上,组织所要寻找的是「最适合」(Fit)而非「最佳的」(Best)策略。•权变理论认为相同背景的组织可能有相同的知识管理,但不同背景的组织则应有不同的知识管理,如图2-3所示。知识管理7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图2-2知识管理策略导入的权变方式组织知识管理的绩效知识管理策略•组织的背景•知识的移转与流动•知识的传播媒介•组织的知识文化知识管理8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图2-3知识管理策略与组织背景的配合矩阵知识管理9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1.3组织行为理论观点•学者认为若要了解组织知识管理的运作,不能单从组织知识管理结构与流程设计的「技术面」,来分析知识管理对组织的影响,必须从员工的行为面进行。•图2-4在解释员工基于权力、利益、价值观的考量,会影响其对知识管理的态度(喜欢或讨厌),进而影响员工对知识管理不同的行为(配合、抗拒、扭曲、阻碍等),这些行为才是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力量,而并非知识管理本身。知识管理10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图2-4组织行为理论对知识管理的解释结构图知识管理11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2知识管理的主要规范性与描述性结构方式2.2.1规范性的结构方式•经由许多样本的搜集与实证调查分析后,归纳出社会现象所存在的一些因果关系或关键成功因素,进而提出一个组织应该遵守的施行范本或最佳方式。2.2.2描述性的结构方式•此方式重点在了解及描述目前组织「实际上」应如何来规划及施行知识管理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及重点?这类的分类结构方式较符合权变理论与组织行为理论的精神。知识管理12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表2-1知识管理主要的规范性与描述性结构方式结构方式类型结构方式名称作者/年份规范性结构方式知识管理的基础能力方式Goldetal.(2001)组织的知识管理方式顾问公司(1995)知识建立的核心能力方式Leonard-Barton(1995)知识型组织的结构方式Choo(1998)描述性结构方式编码化与个人化知识管理策略Hansenetal.(1999)知识涵义的五大观点结构Alavi&Leidner(2001)知识管理策略的七大研究学派Earl(2001)知识管理13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3知识管理的基础能力模式•所谓基础能力是指组织为了支援知识管理,所应提供的环境或基础设施。知识管理14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3.1知识管理的基础能力模式结构科技性的知识管理基础能力知识管理的基础能力知识管理的流程能力组织的效能结构性的知识管理基础能力文化性的知识管理基础能力知识的撷取流程知识的转换流程知识的利用流程知识的保护流程图2-5知识管理能力方式的基本结构图知识管理152.3.2知识管理的基础能力•科技性的知识管理基础能力–让员工能快速、方便、有效地监督外部的竞争环境、与企业内外相关人士进行群组讨论与协同合作、找到使用者所需要的新知识及存贮位置;与撷取内部产品或工作流程相关的知识,以及外部或竞争者的相关知识等。•结构性的知识管理基础能力–部门间的互动机制与风气良好,没有本位主义,组织支援及鼓励群体合作、集体主义,不鼓励个人英雄行为,组织支援新知识的创造、发现、传递与分享机制,以及建立部门间知识分享互动的流程等。•文化性的知识管理基础能力–让员工了解知识对企业存活的重要性,形成全员高度参与知识分享的活动、鼓励员工积极进行试验与发掘新方法,及重视拥有丰富知识的员工等。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知识管理16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3.3知识管理的流程能力•在知识的撷取流程方面–具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能从专案中获取经验与教训的能力、可以执行外部标竿学习及与伙伴知识交流的能力,以及具备执行内部最佳实务移转的能力。•在知识的转换流程方面–能将知识转化成新产品/服务的设计能力、将知识转化成对外的有效竞争策略与行动、或将组织的知识传递给所有相关的员工,以及能有效地归纳、整合、转化、组织、更新各种来源的知识等。知识管理17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3.3知识管理的流程能力(续)•在知识的利用流程方面–有效利用学习到的经验(Experience)及教训学习(LessonLearned),来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或不再重复犯错、能有效快速地将知识运用及发挥在新产品创新、问题解决、工作效率的提高上、能有效快速地将知识利用发挥于可以侦测到环境的变化,以及指导竞争策略上等。•在知识的保护流程方面–应具备可以防止内、外部偷窥及不适当撷取知识的保护措施、员工保护智慧财产权的文化激励措施,与充分地沟通及具备完善的知识保护政策、程序与科技等。知识管理18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3.4知识管理与组织的效能•新产品/服务的创新能力•发现、掌握新商机的能力•各单位对产品开发的协调能力•创造快速商品化的上市能力•对于环境突发改变的预期及快速调适能力•缩短市场反应时间的能力•内部流程的有效性•降低信息知识的重复性知识管理19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4组织的知识管理方式评估知识管理流程组织知识分享领导科技文化采用搜集组织定义运用创造知识管理的促进者评估知识管理20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4.2影响知识管理的四个主要促进者•领导–领导团队应具有几个要素,包括将知识管理当成重要的策略核心议题,并了解到知识资产对利润创造的潜力,以及就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贡献程度来作为招募、考核与升迁的依据。•文化–组织应该鼓励及支持知识的分享、让组织充满开明(Openness)与彼此信任的气氛、将协助顾客创造最大价值当成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知识管理21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影响知识管理的四个主要促进者(续)•科技–组织内各相关单位及外部相关团体都应能以IT、网络来作有效地链结,并存贮组织重要的资料纪录,且让所有员工都能方便地撷取;支援知识管理的IT都应具有「即时」、「整合」与「智慧型」的特点。•评估–组织应设法衡量知识管理与财务绩效间的因果,发展出作为衡量知识管理绩效的特定及明确的指标让执行知识管理绩效表现较佳的单位,配置更多的资源等之鼓励行为。知识管理222.5知识管建立的核心能力模式•图2-7知识建立的核心能力方式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目前问题解决实验与雏型设计实施与整合引进与吸收1342未来外部内部实体系统2.管理系统员工的知识与技能4.企业的价值与规范知识管理23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5.2建立组织知识的四个主要方式•认为组织主要通过下列四种方式来创造与建立其核心的知识:•问题解决:「目前」导向的知识创造–主要重点在于,组织通过发明或分享一种崭新、有创意及具效率的方法来解决目前的问题时,而能产生新的知识。•实验与雏型设计:「未来」导向的知识创造–实验(Experimenting):是指组织为了研发新知识所不断进行的实验过程。–雏型(Prototyping)设计:是指组织通过雏型设计之快速、成本低的优点,对新的产品所进行的实验及开发,以建立与研发新产品的能力。知识管理24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建立组织知识的四个主要方式(续)•引进与吸收:「外部」导向的知识创造–引进(Importing):是指组织通过外部专家的招募、专利权的购买等或在网络上撷取外部新的知识并引进组织而言。–吸收(Absorbing):是指组织通过与外部研究单位等,而从中吸收对方的知识。•实施与整合:「内部」导向的知识创造–组织可通过专案的实施(Implementing)来获取「实做中学习」的经验与新知识,也可以通过创意来整合(Integrating)既存的各种知识。知识管理25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5.3影响组织建立的四个核心能力•实体系统–包括组织内部的IT结构、组织结构、流程设计等,是否能有效支援知识管理。•管理系统–是指组织的资源配置政策、酬偿制度是否有利于新知识的创立、流通与分享。•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是指组织内是否有素质高、动机强、学习能力高、知识经验丰富的员工,以便创造与建立新知识而言。•企业的价值与规范–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价值与规范,是会影响员工的认知,如果企业组织是知识创造导向的文化,则对于员工不遵从员工手册,时常提出颠覆组织传统的新思维等行为,是可以接受的。知识管理26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5.4知识管理的意涵•方法的平衡发展:重点在于这四种方法要视组织不同的背景与需要来平衡发展。•核心能力的影响层次:在四种核心能力中,愈外层的愈为内隐、影响力亦愈大、愈属于基本面的范围。知识管理272.6知识型组织的结构模式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组织行动资料处理信息转换信息诠释决策作成新知识的创造问题的解读与诠释图2-8知识型组织的结构方式图知识管理28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2.6.2知识型组织结构方式图的主要议题•问题的解读与诠释阶段–环境变化的刺激:有关环境变化的信息常常不确定、片断、不完整、模糊、复杂甚至矛盾。–信息的解读(SenseMaking):组织需要利用本身知识积累所形成的心智方式,可以归纳、分析这些现象信息,及了解哪些现象信息是重要的?哪些对组织来说是危机问题?组织应该如何反应?–指导知识的创造方向。•新知识的创造阶段–定义知识缺口:定义出组织所需知识与目前既存知识两者存在的缺口(Gap)。–知识的创造(KnowledgeCreation):组织在了解知识缺口后,要通过组织学习、内部创造或外部获取的方式来得到所需要的知识。知识管理296/30/20201:19PM商学院(常州)知识型组织结构方式图的主要议题(续)•决策作成阶段–行动才有力量:组织的实际行动必须通过决策来付诸行动。–决策评估。•组织行动阶段–决策指导行动。–知识、决策与环境的循环:在决策作成付诸行动后,又将会产生新的现象与不确定性,并对组织形成新的刺激,因此四者是互动的循环且有反馈性的,如图2-9
本文标题: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结构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23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