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大学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五四”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高等教育和大学师生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提出了基本的遵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必须认真地做好下面这篇大文章:宣讲背景《背靠五千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三面向培育四有合格人才》宣讲提纲六、建设大学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价值、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与培育大学人文精神三、大学功能及其逻辑与大学精神及其载体二、人、教育、文化、大学文化及其功能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精神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精神习近平同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辩证角度,全面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其主要内容,明晰其历史渊源,理解其基本含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这四个方面,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基本要求,又指明了其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勤学是前提。只有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学问,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修德是基础。只有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既修好公德、又修好私德,才能真正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明辨是保障。只有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才能正确把握青春奋斗与奉献的航向。笃实是关键。只有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宝贵人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注重认定和养成,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一)要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二)把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深入(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精神(一)要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高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精神1•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3•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二)把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深入高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精神1.•不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大学章程、按规矩办事)2.•着力引导广大教师和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3.•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宣传解读。•(研究传播)(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建设大学文化!背靠五千年立德树人、坚持三面向教书育人!坚持以人(学生)为本、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学校(教师)存在与发展的活力源泉和直接动力!二、人、教育、文化、大学文化及其功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专门研究了文化建设问题。二、人、教育、文化、大学文化及其功能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二、人、教育、文化、大学文化及其功能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四、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它有很多文化底蕴,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红色文化。一、文化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为什么现在对文化的需求,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期盼越来越高,关键的一条就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三、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文化支撑、价值支撑,大家越来越看到了。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很多人讲到综合国力的时候,首先想到GDP,当然现在能创造GDP的不仅仅是一二产业了,文化产业,像西方发达国家,比如以美国为代表,它的文化产业早就超过美国GDP的一半。二、人、教育、文化、大学文化及其功能文化与天然相对,文明与野蛮相对。从天然与野蛮的不同,可见文化与文明不同。一座山,是天然;山顶挖个洞,便是文化。山顶洞人遗迹的洞本是天然,人生活在洞中,便创造出“山顶洞文化”。人类生活,是一个改变天然、创造文化的过程。人类与人类文化同时开始。人类进入文明时期,文化与文明就可以通用了。文化有大小之分:相对于政治、经济等就是小文化;包括政治、经济等就是大文化。而与天然相对的文化,当然就是大文化,这才是文化的本义。文化就是人类作为非天然存在的全部活动二、人、教育、文化、大学文化及其功能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与人和教育关系最为密切。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活动。教育在那里?教育就在人与文化之间,是人与文化的双向互动。教育就在文化领域。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以育人为本。人有两种生命: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来自自然,而文化生命则来自教育。生育:是人类生命的传承和传递方式(人类生命和肉体的再生产)。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和传递方式(人类文化和精神的再生产)。人是文化动物,教育的根本职能在于赋予人以文化生命,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活动。因此,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和文化,文化即以文化人。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它必然也是一个民族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息的血脉和内在机理。文化建设的核心、灵魂、根本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文化、教育、人的关系二、人、教育、文化、大学文化及其功能三、大学功能及其逻辑与大学精神及其载体大学是专门的文化教育机构。大学教育应定位在文化领域,而非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我国传统的大学之道:我国古代《大学》《中庸》《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总结性作品《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提出“三纲领”的大学教育纲领,“八条目”的大学教育程序。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大学功能及其逻辑与大学精神及其载体现代大学有四项功能:即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最基本的功能。因为大学以文化传承创新为第一要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本质(基本)功能。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功能。因为大学以培养人才为根本职责和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根本)功能。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因为大学以科学研究为重要任务,科学研究有助于文化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但科学研究是大学的衍生(延伸、派生)功能。社会服务也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因为大学以服务和引领社会为责任,在服务社会中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但社会服务也是大学的衍生(延伸)功能。现代大学四项功能的内在关系三、大学功能及其逻辑与大学精神及其载体现代大学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其基本功能和使命,以人才培养为其根本功能和使命,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则是其衍生(延伸)功能。因为文化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功能是社会其他机构所不能替代的,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则不具有不可替代性,社会其他机构是可以担负起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可见,现代大学四项功能应该是有其结构层次和内在逻辑的,四项功能并非平起平坐的,而是有先后次序的。首要的基本功能应该是文化传承创新,核心的根本功能应该是人才培养。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培养人这是大学的本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则既不是基本的也不是根本的。显然,文化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导性功能,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则是大学的辅助性功能。这也正是大学功能的内在结构和内在逻辑。现代大学功能的内在逻辑三、大学功能及其逻辑与大学精神及其载体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的概念.何谓文化?文而化之;文化何为?以文化人。因此,教育与文化关系最密切。文化即文明开化,与野蛮蒙昧相对而言.人是文化动物,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文化是人的灵魂.人只有与文化结合才是一个完善的人.从起源看,文化就是“人化”。从功能看,文化就是“化人”。文化与人是双向互动的,教育是中介。文化是国家的名片,文化是民族的
本文标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