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卫星城理论的概述及应用摘要:卫星城是大城市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联系紧密、处在大城市周边而又与大城市相对独立的中小城市。本文主要介绍了卫星城定义;阐述了卫星城的产生背景;说明了其特性;分析了其发展;说明了其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该理论在西方的有效应用;介绍了卫星城理论在近代我国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实践应用;总结了卫星城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并概述了北京卫星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最后表述了对卫星城理论的理解及感悟。关键词:卫星城理论;实践应用;理解感悟卫星城理论是针对田园城市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背离霍德华基本思想的现象,由恩温于1920年提出。1944年完成的大伦敦周围建立了8个卫星城,已达到疏散伦敦人口的目的,从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之前的西方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规模的卫星城建设,其中以英国、法国、美国以及中欧地区最为典型。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想卫星一样,故名之。卫星城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有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业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1卫星城的产生卫星城是和特大城市紧密联系着的。从其基本含义来看,卫星城就是地处大都市周边、同大都市的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数量人口规模、并且同大都市中心城区有着密切联系的新兴城镇,犹如地球的卫星一般,故形象的称其为卫星城。从卫星城同特大城市城区的距离来看,从几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不等,这主要依赖于卫星城兴起的条件与发展前景、特大城市城区的规模和经济能量以及交通运输条件与当初城市规划建设的超前意识等。卫星城的人口规模主要依赖于卫星城的产业规模、人口的承载能力和交通运输条件。确认是否成为卫星城的关键,主要是这些新兴的城镇同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联系的密切程度。卫星城的兴起和发展,应该是直接受到特大城市的辐射和拉引推进,或者是特大城市人口及产业的分流、配套以及转移。2卫星城的特性规模应控制在25万~50万人,具有城市的规模和密度;强调生产居住与生活服务等方面职能与活动的综合平衡,帮助主城区实现功能转型;从地域空间来看,卫星城是大城市外部地域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系统内部的功能区域,距主城中心20~50km;卫星城与母城之间有方便的交通联系,通常在一小时交通圈内。3卫星城的发展3.1卫星城发展的基本条件3.1.1母城条件特大城市的发展只有特大城市的发展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和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时,才在客观上产生建设卫星城的要求,并且在主观上具有建设卫星城的可能。特大城市不断的发展,不可避免带来“都市病”。为了克服与缓解“都市病”,也为了使自发的城市郊区化合理有序的发展,政府就着手进行“卫星城”的建设计划,同时,作为特大城市的政府,也有财力建设若干个卫星新城。3.1.2子城(卫星新城)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要使子城——卫星城有发展前景,必须在地理位置的距离上比较适当。例如,选择建设“卧城”为基本功能的卫星城,则应有地势较平坦、地域开阔、环境污染少、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地区。而选择建设有很高产业功能的卫星新城,则应视产业特色而决定选择对象。3.1.3便捷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卫星城与母城之间必须有足够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讯条件,使广大企业、机构和居民的出行与联系显得十分便利。这样,也吸引企业及其他机构迁移入住或者投资兴业,并吸引居民的就业选择和居住区的选择。3.1.4卫星城自身所具有的城区设施条件卫星城的建设,除了产业发展之外,还应该包括学校、医院、公园、文化、体育场馆、金融、商业服务以及其他各类公共设施的建设,否则将无法使居民安居乐业,也无法吸引企业前来投资经营。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卫星城的建设由20世纪20年代的转移居民居住区的单一功能的“卧城”,发展到60年代以密尔顿.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城”建设,即十分注重卫星城各类设施的配套建设,同时又建设了工业、商贸、交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因而使其很快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多样的新兴城市。3.2卫星城的发展过程卧城—半独立卫星城—积极卫星城卧城的概念在卫星城发展初期形成,城区多以居住区为主,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生产工作及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尚需去母城解决,对母城的依附性较强一般位于交通干线上,距离中心城市较近,一般为30km左右;容纳的人口一般为2万~6万人半独立卫星城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其规模逐渐扩大,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工业职能明显,独立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后期,卫星城人口一般为8万~10万人积极的卫星城基本上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现代化,城内有必要的生活设施,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基本上可以就地解决3.3卫星城的发展趋势100多年来,关于未来城市发展的思想主张有很多,这直接关系到如何看待大都市及其卫星城未来发展的道路问题。除了前述的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和恩温的“卫星新城”外,这些思想主张可以概括为大都市发展的集中化道路和分散化道路两大类。3.3.1主张集中化道路的大都市发展理论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1922年,法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一书。他认为,克服大都市“城市病”的出路,在于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他主张提高中心城区密度和住宅大楼高度,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大力改善城市交通,全面改造城区,形成全新的“现代城市”概念。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1923年,美国著名规划师伯吉斯以芝加哥为例,试图创立一个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在该模型中,他将城市划分成统一圆心的五个环形区域,这五个环形区域由于每一环向外面一环的侵入而扩展自己的范围,从而造成整个城市的不断扩张。在这样的工业城市中,布置有各类工业企业,形成上规模的工业区;离工业区不远处就是很大的居住区和各类市政区,具有设备齐全的公共设施与机构,两者之间既有大片绿化隔离又有快捷的交通设施相连。3.3.2主张分散化道路的大都市发展理论城市也像所有生物一样,是有机的集合体,城市建设发展的原则是生物界那样的有机秩序原则。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已经没有必要将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现在最为需要的是如何将人类从拥挤不堪的城市中解脱出来,大力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非常广阔的、低密度的、将生活居住和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城市形式——“广亩城市”,这样的城市是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4发展卫星城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度量计。高度城市化的结果,使城市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在内循环中高速运行和高度磨擦,正面表现为经济财富的迅速增值能力,高科技力量和人类智慧知识的高度集中,以及物质的高消费和生活的高水准;而负面效应则是城市变得臃肿和膨胀,城市空间向外摊大饼状低密度扩展,不仅大量地噬食良田,导致可耕地面积减少,而且人们平均出行距离增大,交通成本提高。城市建成区则形成“水泥森林,出现水资源短缺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热岛效应增强,传染病易于蔓延,自然灾害损失上升,交通严重拥堵等“大城市病”,成为影响城市和地区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人类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每个城市不得不考虑它的可持续发展前景,选择它的最佳发展方案。北京在1993年颁布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了14个卫星城,广州2000年的城市规划中规划了8个卫星城市。西安市第三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长安等6个卫星城市。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等西部城市也在90年代末规划了卫星城市。卫星城市的规划,不仅为我国大城市沿理性的轨道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卫星城市的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是“三农”问题突出的根本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数量。中国科学院牛文元教授的研究表明,当中国农村人口降到全国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即达到市场化要求,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才能达到一定程度,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生产成本才能大幅度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能有明显进步,“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按这个比例计算,我国有3.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入城市。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容纳能力十分有限,如果这些人口都向大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将使交通、医疗、学校等原本短缺的服务设施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而且,城市就业岗位不可能在短期内满足大量转移人口的需求,不仅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还将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快卫星城市发展,可形成次一级发展极,辐射沿边地域城市化发展,接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对区域均衡发展、稳定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卫星城市的发展,不仅可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压力,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5卫星城在西方规划中的运用1944年艾伯克隆比应英国政府要求制定大伦敦规划,其基本目标就是有计划地从过度拥挤的大城市中心区疏散几十万人口艾伯克隆比提出的设想是:在伦敦四周设置一条绿带,其位置正好在1939年战争爆发时城市聚集区的边缘大伦敦规划提出离伦敦市中心半径48km内的范围,共建设8个卫星城,画出4个同心圆,分为城市内环郊区环带绿化环带及最外层的乡村环带圈并扩建原有的20座旧城镇,用以疏散伦敦的工业企业和过剩人口对于截留外来人口流入伦敦市区,缓解城市密集区的居住困难,分担其部分功能,减轻各种压力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65年,保尔德鲁弗里主持制定了巴黎区域指导性规划,提出了一个打破旧概念的创新构想,打破原有单中心城市布局,在巴黎附近(一般选址于距市区10km的近郊)建设9个卫星城,减轻巴黎城市中心区的压力以及缓解城市中心区的矛盾这些副中心每个为30万~100万居民服务,至少有300~600hm2面积,有的规模己相当于大城市,沿城市切线构建2条由东南向西北平行的发展轴,解决城市发展问题。6我国卫星城理论的实践运用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从解放初期的10%提高到32%~37%,根据美国地理学家那森(Notham)的城市化发展研究,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大城市空间结构由聚集向离心式转折,出现郊区化的发展现象大城市的功能开始进行重组,城市空间由单核同心圆向多核多极型地域空间方式转变,个别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正向大城市圈的扩展模式演进市建设的重心己开始由中心城区转向边缘和外围地区,在中心城区外围衍生了众多的新城区:如北京的亦庄通州,上海的浦东新区松江新城,天津的泰达杨村,南京的仙西新市区,苏州工业园等随着中国城市郊区化信息化的到来,卫星城开发正在成为中国21世纪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式之一。7卫星城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卫星城作为城乡之间联系和交流的中间环节,不仅可以为大城市提供从农村聚集而来的原材料农副产品各种劳务人员,而且还可以为大城市向农村转移产品技术资金人才,开辟广阔的市场因此,卫星城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卫星城能疏散大城市中心区过密的人口,缓解住房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同时能聚集人口,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中心区的稳定发展现代城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影响着城市自身的膨胀和变化人口的高度集中,交通的压力增大使城市变得更加拥挤,不适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卫星城建设的加入无疑是城市发展的一剂良药,对城市的商业交通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重新分类,形成卫星城与中心城相结合的互补体系,有利于控
本文标题:卫星城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4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