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望海潮》课件-(1)
《望海潮》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的分类按长短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豪放派婉约派风格比较豪放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柳永(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被誉为“才子诗人”,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方言俗语)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慢词之祖,婉约之宗倡导长调(慢词)创作,首创或首用词牌100多个。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雅俗共赏。内容: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2描写男女情爱。3江湖落拓的感慨。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部分也体现豪放雄浑的特点。背景资料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江南水乡人间天堂杭州杭州西湖传统景观平湖秋月双峰插云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吴都会,东南形胜,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菱歌泛夜羌管弄晴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雪霜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边广阔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豪华。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和十里荷花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飘荡着优美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整体感知《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怀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4、从市井面貌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赞美艳羡上阕:写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本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尔后,画家即以此作为笔法——点染、设色;继而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此种表现手法,并将“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抽象的评点(总写)“染”:具体的描述(分述)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染点《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点染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具体描述了钱塘一派怎样的景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染点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比喻夸张互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历来为人激赏,谈谈你的见解。答案: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种植广,每逢花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据说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情人的,这美丽的传说更给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极耐人寻味。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染点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4、从市井面貌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赞美艳羡板书
本文标题:《望海潮》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6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