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2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第一节水文循环第二节河流与流域第三节降水第四节下渗第五节蒸散发第六节径流第一节水文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大陆而成降水。其中一部分以径流的形式从河流汇归海洋;另一部分重新蒸发返回大气。这种海陆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为大循环或外循环。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结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海洋里,或陆地上的水经蒸发凝结又降落到陆地上,这种局部的水文循环称为小循环或内循环。从海洋直接输送到内陆的水汽,通过陆地内循环,水汽逐渐向内陆输送,在输送过程中会沿途损耗,故内陆距海洋越远,输送的水汽量越少,降水量越小。一、河流第二节河流与流域金沙江俯瞰河流底部有水流的部分称为河床。枯水期水流所占部位为基本河床,或称主槽;洪水泛滥及部位为洪水河床,或称滩地。1、河流形成和分段河床主槽滩地枯水位洪水位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高向低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面向河流下游,左边的河岸称为左岸,右边和河岸称为右岸。河源河流的发源地,多为泉水、溪涧、冰川、湖泊或沼泽等。沼泽上游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坡陡流急,河谷下切强烈,常有急滩瀑布。瀑布山涧峡谷中游河段坡度渐缓,河槽变宽,两岸常有滩地,河床较稳定。黄河中游急流长江中游长江中游下游河流的最下段,一般处于平原区,河槽宽阔,淤积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长江下游段淮河下游段河口河流注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地段,因流速骤减,泥沙大量淤积,往往形成三角洲。黄河河口黄河河口湿地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中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或内陆河,如新疆的塔里木河和青海的格尔木河等。戈壁滩上的季节性河流河流长度L(km)简称河长,自河源沿河道至河口的长度,在地形图上量出。河口河源2、河流特性河流横断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横断面,简称断面。断面内通过水流的部分称为过水断面,其面积称为过水断面面积,单位m2。河流断面河流纵断面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称中泓线,沿中泓线的断面称为河流的纵断面。河流纵断能反映河床的沿程变化。落差河段两端的河底高程差河道纵比降当河流纵断面近于直线时01hhhLhJh0h1h2h3h4h5l1l2l3l4l5L2012211102)()()(LLhlhhlhhlhhJnnnω1ω2ω1=ω2纵断面呈折线时纵比降计算示意图二、流域河流某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的流域。流域的周界称为分水线。地面分水线闭合且与地下分水线重合的流域称为闭合流域。流域各条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河系或河网。干流分水线流域出口断面集水面积支流水系流域面积F(km2)在地形图上定出流域分水线,然后量出它所包围的面积。分水线流域面积河流河网密度单位面积河流总长度称为河网密度,表示一个地区河网的疏密程度。河网Flii流域长度L(km)流域的轴长。流域轴线(1)以河口为圆心绘制同心圆(2)作圆弧的割线交于流域周线(3)通过割线中点作流域轴线,轴长为流域长度流域出口流域平均宽度B(km)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的比值B=F/L流域形状系数流域平均宽度与流域长度的比值f=B/L=F/L2流域平均高度H(m)与平均坡度J将流域划分成100以上的正方格,定出每个方格交叉点上的高程及坡度,这些格点的高程和坡度的平均值为流域平均高度和平均坡度。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物被覆、土壤特性,地质构造,沼泽及湖泊情况等,都是与流域水文特性密切有关的自然地理特征。沿任一区域边界取出底部无水量交换的柱体。在一定时段内,进入柱体的水量:降水量P、凝结量E1,地面径流量RS1,地下径流量RG1,柱体初始蓄水量S1。流出此柱体的水量:蒸发量E2,地面径流量RS2,地下径流量RG2,时段末蓄水量S2。三、流域水量平衡这一柱体任意时段的通用水量平衡方程P+E1+RS1+RG1+S1=E2+RS2+RG2+S2令E=E2-E1代表净蒸发量,则上式成为P+RS1+RG1+S1=E+RS2+RG2+S2对于闭合流域,RS1=0,RG1=0,令R=RS2+RG2,ΔS=S2-S1,水量平衡方程为R=P-E-ΔSEPR对多年平均情况而言,ΔS的多年平均值趋近于零,水量平衡方程简化为水汽压空气中水汽压力。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压的最大值。温度越高,空气中饱和水汽压越大,反之则越小。第三节降水一、降水成因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之差,称为饱和差。若实际水汽压超过了饱和水汽压,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就会发生凝结。露点水汽量不变,在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水汽压时的温度称为露点。露点高,实际水汽压大;露点低,实际水汽压小。饱和湿度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最大的水汽含量称为饱和湿度。如果空气中的水汽量达到了饱和或过饱和,多余的水汽就可能发生凝结。如果地面有团湿热未饱和空气,在某种外力作用下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下降,当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就会达到过饱和而发生凝结,形成水滴。一旦水滴不能被上升气流所顶托时,在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成为降水。水汽、上升运动和冷却凝结是形成降水的三个因素。在水汽条件具备时,水汽冷却凝结的条件是空气垂直上升运动。降水常按照使空气抬升的原因分为对流性降水、地形性降水、锋面性降水和气旋性降水,习惯上把它们分别称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与气旋雨。二、降水分类对流雨是因地表局部受热而发生垂直上升运动所形成。因上升速度较快,形成的云多为垂直发展的积状云,特点是雨强大,雨面小,历时短。可形成雷雨的秃积云(云图)可形成雷雨的鬃积雨云(云图)暴雨突袭水涝成都成都市南京市南京市上海市北京市地形雨空气在迁移途中,因受地形作用而被抬升,动力冷却而成云致雨。降雨特性随空气自身温湿特性,运行速度以及地形特点而异。锋面雨具有均匀的温湿特性,在气压场作用下向同方向移动的大气团称为气团。两个温湿特性不同的气团相遇,形成一个不连续面,称为锋面或锋区,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习惯上统称为锋。锋面活动产生的降水称为锋面雨。其特点是降雨范围大,历时长。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暖气团的地区,这种锋称为冷锋;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冷气团的地区,这种锋称为暖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在某一地区摆动或停滞的锋称静止锋。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城成为沅江特大洪水包围下的“孤岛”大范围洪涝大范围洪涝气旋雨当一地区气压低于四周气压时,周围的气流就要向该处汇集。气流汇入后再转向高层,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因动力冷却凝结成云,条件具备时,形成气旋雨。在低纬度的海洋上形成的气旋,称为热带气旋,气象部门将其分为三类:热带低压—风力6~7级;台风—风力8~11级风;强台风—风力12级以上。台风雨的特点是降雨不均,中心雨强大,历时不长。2000年8月22日在台湾登陆的台风-碧利斯2005年8月8日台风“麦莎”台风“云娜”登陆浙江温岭台风“艾利”影响浙江台风“艾利”影响浙江台风登陆日本台风登陆法国台风登陆美国降水量地理分布可以分为十分湿润带、湿润带,半湿润带、半干旱带、干旱带五类地区。三、降水量地理分布十分湿润带年降水量超过1600mm,年降水日数平均在160d以上。其区域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大部、广西东部、云南西南部、西藏东南部、江西和湖南山区、四川西部山区。湿润带年降水量800~1600mm,年降水日数平均120~160d。其区域包括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大部分地区。半湿润带年降水量400~800mm,年降水日数平均80~100d。其区域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山西、陕西大部、甘肃、青海东南部、新疆北部、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半干旱带年降水量200~400mm,年降水日数平均60~80d。包括东北西部、内蒙、宁夏、甘肃大部、新疆西部。干旱带年降水量少于200mm,年降水日数低于60d。其区域包括内蒙、宁夏、甘肃、沙漠区、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噶尔盆地、藏北羌塘地区。降水量以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表示,单位mm。8时至次8时降水量为当日降水量。降水量可采用器测、雷达探测或利用气象卫星云图估算。四、降水量的观测雨量器是直接观测降水量的器具,它由承雨器、漏斗、储水瓶和雨量杯组成,承雨器口径为200mm,分辨率为0.1mm。一般每日8时及20时各观测一次。雨季增加观测段次。1、雨量器雨量筒称重式可连续记录降水重量,包括雪、冰雹及混合降水。虹吸式记录累积雨量曲线。翻斗式翻斗每承接0.1mm雨水向记录器输送一个脉冲信号。较为适用作遥测雨量计。2、自记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称重式式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承雨器时钟虹吸管记录纸容器浮子储水瓶自记笔气象雷达利用云、雨、雪等对无线电波的反射来发现目标。根据雷达探测到的降水回波位置、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和变化趋势等资料,可预报探测范围内的降水量、降水强度及起迄时刻。3、雷达探测目前水文业务利用地球静止卫星云图资料。在卫星云图上,一些天气系统可以根据特征云型分辨出来。4、气象卫星云图降水量等级24h雨量(mm)0.1~1010~2525~5050~100100~200200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算术平均法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较均匀,地形起伏变化不大时,可用算术平均法求得流域上的平均降水量nliipnP1五、流域平均雨深计算加权平均法(泰森法)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均匀时,假定流域各处的降水量由距离最近的雨量站代表。流域平均降水量式中,fi/F表示第i雨量站的面积权重。niiifPFP11泰森法划分雨量站控制面积示意图。。。。f1f2f3f4P1P2P3P4某一流域有n个雨量站P1,P2,…Pn要求划分各雨量站权重面积(1)勾绘n-2个锐角三角形(2)绘制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3)量算n个雨量站的权重面积f1,f2,…fn等雨深线图法当流域上雨量站分布较密时,可用等雨深线图来计算流域平均雨深。式中,fi—两条等雨深线间的面积;Pi—fi上的平均雨深。niiinnFfpFfpfPfPP12211第四节下渗在地下水面以下,土壤处于饱和含水状态,称为饱和带;地下水面以上,土壤含水量未达饱和,称为包气带。存于包气带中的水称为土壤水,饱和带中的水称为地下水。一、饱和带和包气带吸湿水土粒表面分子力所吸附的水分子称为吸湿水,不能流动也不能被植物利用。薄膜水由土粒剩余分子力所吸附在吸湿水层外的水膜称为薄膜水,不受重力的影响。二、土壤水毛管水土壤孔隙中由毛管力所持有的水分。由毛管力所支持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称支持毛管水;悬吊于孔隙之中而不与地下水面接触的水分称为毛管悬着水。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土壤孔隙向下流动的水为重力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充源。凋萎含水量植物无法吸收土壤水分而凋萎时的含水量。大于凋萎含水量的土壤水分为有效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毛管悬着水连续状态开始断裂时含水量。低于此值,土壤水分交换以水汽状态进行。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毛管悬着水量。高于此值,多余水分以重力水下渗。饱和含水量土壤空隙都被水充满时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下渗是水从土壤表面进入土壤内的运动过程。影响下渗过程的主要因素有降雨强度及历时、土壤含水量、土壤构成情况等。下渗过程可用时段下渗量F(mm)和时刻下渗率f(mm/h)表示。三、下渗充分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分为三个阶段:渗润阶段下渗水受分子力作用,直至土壤含水量达最大分子持水量。渗漏阶段水在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层渗透,直至土壤饱和。渗透阶段水在重力作用下呈稳定运动。此时的下渗率称稳定下渗率。下渗率的变化规律,可用下渗公式或下渗曲线表达。如霍顿下渗公式参数f0、fc及β反映土壤特性,根据实验资料推求。f(t)=(f0-fC)e-βt+fcf0fctft=(f0-fc)e-βt+fc霍顿下渗曲线包气带水埋藏于包气带中的水,包括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潜水又称浅层地下水,处于地表以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可通过重力作用流入河道。四、地下水承压水又称深层地下
本文标题:第2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8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