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件制作者:宋盈科、王慧文、李晓宁娃娃鱼的简介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过度的典型两栖动物,是淡水的卵生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分类学中属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分类:日本大鲵(又名大山椒鱼),中国大鲵,美国隐鳃鲵。娃娃鱼的颜色一般以黑色、灰色为主,也有少量的金色和黄色等其他颜色。黑色的灰色的黄色的金色的1、很强的耐饥能力、但也有时暴食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摄食时间一般晚上7:30至12:00左右,夏季气温高时3:00至6:00还要爬出洞穴寻找食物。生物学特性2、懒惰性人有惰性,动物当然也有。而娃娃鱼可能称得上是懒惰者之王。白天,它就只会在自己舒适的家中酣睡,夜幕降临时,它才静静地隐蔽在滩口乱石中,等待猎物走过它的身边,甚至还要走进它的口里,它才肯动动嘴。也有专家为娃娃鱼的懒惰辩解:虽然娃娃鱼长了一对小眼,但它这对小眼不但无神彩,还是个高度近视。3、怕光娃娃鱼它挺怕光的刺激,遇到强光以后,它会去躲避它,因为它长期生活在较黑暗的地方,所以它的眼睛视力已经基本上退化了,只是对光有点敏感而已。在自然环境中栖息于阴河暗泉水之处,人工养殖的栖息于人工穴洞之中。4、冬眠娃娃鱼虽然不怕冷,可是也有冬眠习惯。每年冬天刚一来临,就会躺在洞内睡觉。在这段时间里可以不吃不动,但是它们受到袭击的时候,也能迅速的做出反应!一般每年的4~9月份为活动时期,活动的高峰期在7、8月份。以活动的时间看说明活动都在气温较高时期。据观察最适宜活动的温度是14~25℃,即4月20日谷雨前后至9月23日秋分左右。5、对声音比较敏感大鲵对声音较敏感,如遇洪水或打雷时,它会爬上岸等洪水过后或响雷结束,才会重新回到自己的洞穴,从捕捉幼鲵的经过看,幼鲵的神经系统比较敏感而且行动灵活,而成年大鲵神经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声音的强弱会对大鲵的反应也有不同。12月10日在2005中国湖南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开幕式上,在张家界发现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娃娃鱼,一只120多岁高龄、重达59公斤的娃娃鱼之王将首次在公共场合亮相,成为本次森林保护节的一大亮点。世界上最长的娃娃鱼有1.5米长种苗鉴定1、养殖池的消毒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一般用1PPM的漂白粉或0.5PPM的90%晶体敌百虫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2、鲵种消毒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3、种苗鉴定(1)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螈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2)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反之,则为劣质鲵苗。4、放养密度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娃娃鱼的繁殖特点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因水质好饵料资源丰富,娃娃鱼生长速度较快,最大个体可达10~15kg。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以2~5月龄时的生长速度最快,尤其是2月龄期,体重年增长倍数达6.5~9.8,体长年增长倍数达2.2左右。池养娃娃鱼体重的增长明显比野外种群快,这主要与人工投饵营养较全面和水温较为适宜有关,即使是在严冬也不会冬眠。自然条件下,一般4月龄时达性成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雌娃娃鱼4~5月龄达性成熟。当娃娃鱼性成熟时,挤压雄娃娃鱼腹部能排出乳白色精液,滴入水中即可散去,雌娃娃鱼可产出念珠状长链型的带状卵,繁殖时体外受精。5-9月间是大鲵繁殖期,在繁殖季节,大鲵常发出似娃娃的叫声。孵化繁殖最适宜水温为22~25℃。我国对娃娃鱼的人工繁殖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娃娃鱼的人工繁殖进展不大,成功率极低,苗种来源仍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主,所以,开展对娃娃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是今后的重要课题和主攻方向。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娃娃鱼卵呈念珠带状。颗粒大(卵球直径为1.7一1.8厘米)是椭圆形的蓝色是圆圆的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1、亲鲵的选择亲鲵就是作为选留参加繁殖后代的成年雌体与雄体的总称。只有良好的亲鲵群体,才能得到产卵率高,受精率高、孵化率高、初生稚鲵体格健壮、生命力强的效果。从外观形态来看应选择躯体肥厚,达到性成熟阶段的成年亲鲵,体重应达到1公斤以上,越大越好。2、雌雄识别无论人工繁殖或自然繁殖,首先,要识别大鲵的性别,特别是在幼鲵阶段及幼鲵前期,雌雄性别区分是很困难的,只有接近性成熟阶段之后,才有可能分辨出雌雄,因为从外观上不能分辨雌雄,只有从泄殖孔内仔细观察,才能分辨。方法:将大鲵以背贴地,以腹朝天(防止大鲵袭击人),拨开泄殖孔,若内有一圆形勾齿者为雌性,长圆形勾齿者为雄性,个别雄性在泄殖孔周边有小米粒样突起(在描述上很笼统,只有在实际操作中相对比才能准确判断)。1.养殖条件: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2.种苗放养:鲵种投放前应进行池子消毒和种苗消毒。若是新建成的鲵池,要用水浸泡一个月才能使用。用150克/米2的生石灰进行池子消毒,鲵种消毒用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来进行。投放时间为春季3月份,水温8~10℃,密度为一龄鲵种8~10尾/平方米,二龄鲵种5~6尾/平方米,规格整齐的鲵种在同一池中饲养。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鲵躲藏。3.饲喂: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4.日常管理。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1)饵料投喂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2)防逃防偷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3)调节水质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烂尾病一、症状大鲵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组织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当病期过长,形成疮样病灶,病灶处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杂物,严重时病灶部位出现肌肉坏死,尾部骨骼外露,病鲵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尾部摆动无力,不久便会死亡。二、预防方法(一)营造舒适的环境条件在修建养鲵场时应考虑到光照,排灌水管、饵料台、栖息陆地等设施。由于大鲵具有喜独居怕光照的特性,池内可用砖头砌成多个人工洞道,洞口直径12~20cm,洞内较宽敞,洞壁尽可能做得光滑,养鲵池建成后不能立即放养鲵种,因为新水泥池有较强的碱性,而大鲵适宜的pH值为6~7。可将新建成的水泥池注满水,连续浸泡2~3天,再放干,并重复数次,使池水pH值接近中性及池壁、洞壁粘上一层光滑的附着物时,再投放鲵种。(二)消毒处理鲵种放养前应用1%浓度的龙胆紫药水作消毒处理,其方法是药与水的比为1∶100兑好后,将鲵种浸洗20分钟,龙胆紫药水对大鲵皮肤刺激小,可有效地防止真菌和细菌的体表感染。(三)控制水质与水温养鲵池水质要保持清爽,无污染,尽可能地应用溪水或清泉水。并做到定期更换池水,条件允许时,养鲵池可保持有常年流水。大鲵适宜生长水温为14℃~28℃,炎热夏季,更换池水显得更为重要。(四)放养个体规格整齐现阶段的鲵种来源,均由人工繁殖,个体规格基本一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个体大小差别越来越明显。这时应进行筛选,分级分池饲养,可避免以大欺少,以强欺弱的现象发生。(五)投喂优质饵料大鲵饵料应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如鲜活水鱼虾、动物内脏、动物血液、下脚料等是大鲵的好饵料。投喂饵料时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科学投喂方法,切忌将动物内脏、血块、下脚料等直接投入水中,否则,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好。三、治疗方法(一)当发现大鲵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鲵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有可能殃及整个养鲵场。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鲵患处的血液,致使病鲵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二)用强氯精0.3~0.4ppm浓度或二氧化氯0.2~0.3ppm浓度全池泼洒(包括栖息陆地、饵料台等)每天一次,连用3~4天为一疗程。(三)对病情较重的大鲵,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或0.3~0.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鲵15~20分钟,并彻底清洗创伤表面的附着物,随后用消治龙软膏或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敷患处,每天一次,4~7天可治愈。(四)用氯霉素2~3g十卡那原粉2g+Vc2g+Ve2g+Vb2g(每公斤体重用药量),将上述药物均匀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用3~4天。大鲵有广泛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可食用、药用、科研、观赏及工业制革等。(一)娃娃鱼的食用价值娃娃鱼肉质细嫩,肥而不腻,营养价值很高,是高级滋补保健品,被誉为水中“活人参”,“软黄金”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娃娃鱼的营养价值大大高于甲鱼,如果加工成系列保健品,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娃娃鱼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
本文标题:娃娃鱼(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43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