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1《九章·涉江》教案教学目的:了解《涉江》是屈原流放经历的真实写照;掌握《涉江》是自传性政治抒情诗性质;掌握《涉江》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教学重点:《涉江》与屈原流放经历之关系;《涉江》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教学难点:《涉江》高超的艺术成就。课时分配:4教时教学过程《离骚》和《九章》都是以反应屈原生平阅历和政治理想抱负为内容和主题的诗篇,都是略带自传性的政治抒情诗。有人说《九章》是小《离骚》。前人对《涉江》的语言表达艺术有很多评价,我们只有通过分段、分小节才能揭示出《涉江》特殊的语言艺术魅力。涉江》用大量的笔墨写了自己流放江南的行程,流放经过途中的环境,讲到了环境的险恶和行程的艰难。我们很容易产生一个误解,认为当时的江南是比较发达的地区,那是因为,现在的江南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三省一市的生产总值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一。其实,当时的江南非偏僻和常落后,是还没有开化的封闭得荒凉的少数民族居住之地,屈原称之为“南夷”。在《左传》和《史记》中都有多处把犯人流放到江南的记载。江南也是处在楚国的边缘,历来是楚国流放犯人的地方。一、《涉江》的层次划分《涉江》共有六十句,我们把它分成四段。第一段是前十四句,是写流放时的心情,是作者流放生涯的一个精神起点(虽然流放但仍然保持精神上的一个很高的境界);第二段是接着的二十四句,写流放的行程,每十二句为一层,第一层写流放的行程,第二层写流放过程中的环境。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屈原流放的地点是江南一带,江南在当时是蛮荒之地。从武昌直到湖南越州、长沙一带在当时属于楚国为开发的地区,可以说是非常落后的。据《左2/11传》记载,楚国每征服一个国家就把这个国家的贵族流放到江南一带。《左传》还记载,楚国征服了郑国,郑国的国君把自己捆缚起来并对楚国国君讲,如果自己得到宽恕,愿意流放江南。可见江南一带是楚国流放犯人的地方。汉代的贾谊三十三岁死在长沙。长沙作为现在湖南省的省会自然非常繁华,但在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汉代,长沙是低湿多虫之地,是一个偏僻、多病的地方,生活在那里会使人短命,所以贾谊从都城来到长沙之后,情绪非常低落,看到院子里来了一只鵩鸟(猫头鹰),就写了一篇《鵩鸟赋》来慨叹命运多桀,最后三十三岁死于长沙。第三段是接着的十句,由自然意想转到社会意象,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第四段是最后十二句,总结明志。二、《涉江》分层讲析(一)、第一段是前十四句,是写流放时的心情: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这两句写到了两个有关年龄方面的术语。一个是“幼”,一个是“老”。古代人写年龄的顺序分四段:幼、少、壮、老。古代没有青年的说法。屈原讲自己从小就喜欢穿奇异的服饰,直到年老也没有改变。“服”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服饰、穿戴;其次是佩饰,装扮、打扮,也喻指风格和气质;第三是用“佩戴”、“服饰”来表达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人生追求。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两句通过服饰、穿着、装扮来表达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追求的与众不同,说明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与一般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一直到年纪大的时候还没有任何改变。这个“老”具体指多大呢?古人云:“五十始衰,六十将老,七十曰老。”但这里的“老”是虚拟的说法,并不是说自己真的到了七十多岁,而是说即使到了年纪很大的时候也不会改变。“衰”有衰竭、后悔、改变、消退的意思。这两句诗是屈原在人生道路发生重大挫折时候的人生宣言书。虽然从仕途顺利到被流放江南,但屈原的人生选择和志向没有任何的改变。诗人在开篇千回百转,喷涌而出的只有一句话,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我决不改变我自己。”这里面有多重内涵,既有对前半生的3/11回顾,又有遭受挫折的种种苦恼,更有对今后人生选择的宣誓。这一段描写大多数句子是对句,但也有三句一组的。由于句式形式上的不够工整,自古以来研究楚辞的人都认为这里面有错简,而我认为根本就没有错,因为这是在屈原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表达坚定而又非常执着的情怀,因而或三句一组,或两句一组,从他情感的起伏变化来看这是很正常的。“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这三句是对“奇服”的具体描写。当时佩长剑不是武士的装扮,而是代表自己侠义的身份,是一种正义的象征。象李白本不会舞剑但是还仗剑远游。“切云”冠名;“冠切云之崔嵬”,定语“崔嵬”后置,意即戴着高高的切云帽。“被”通“披”;“明月”即“明月珠”,珠宝之一种;“璐”玉之一种。屈原这三句话对自身形象进行描述,构成了后世怀念屈原的人们对屈原绘画的主要题材内容。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屈原画像唐宋时期的作品,画像的依据就是这三句诗。以此为依据勾画了屈原与众不同、慷慨悲壮、气质高雅的一个爱国志士的形象。屈原是否就是如诗中描写的这样打扮的怪七怪八的样子呢?不少研究者认为,屈原在穿着上可能的确与众不同,但他也不会穿着打扮的太奇怪,这里极可能是用了一种象征的手法来写自己的与众不同。后来终于找到了出土文物的印证,1942年在长沙出土一件战国帛画,画上的人物跟《涉江》中描写的屈原形象是非常吻合的,它说明当时正面的男性形象就是如此装扮。所以后世人们以之为依据勾画出屈原形象还是有所根据的。第一段中写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就是“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整个社会一片混乱、正邪颠倒、是非不分,没有一个人理解屈原。屈原不仅在楚国都城没有一个知音,就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蛮夷之地也难以找到知己。文革中很多高层的文化人被赶到边远之地,在那里能够和当地人融合到一起的是很难找到的。我仅能找到的一个人就是王蒙,他被流放到新疆伊犁,他不仅融入到当地的民族,而且最终成为最著名的维吾尔族语言的翻译专家。再如苏轼,在仕途失意的时候,饱经忧患,经受种种打击,被流放到彝族居住的海南岛,流放之前他跟家里人都作了告别,因为按照常规,肯定要死在那里。结果是他带去的人全部死在那里就他一个人没死,而且由于他给当地人治病、起名字,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当地人就给他建造了祠堂。一个人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给他建祠堂那是对他了不起的崇拜,何况那里是不同民族人的居住地,有着瘟疫流行、语言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4/11然而,屈原不是这样的人,他本来就与众不同,跟中原人不同,跟少数民族也不同,所以在哪儿都找不到知音,在中央没有,到地方仍然没有。“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这两句可以说是第一段的诗眼。屈原把生活中极大的挫折和不幸在精神上作了提炼,化作精神追求的勇气:“吾方高驰而不顾。”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即使经受种种打击也不后悔,还要有很高的追求;二是表达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眷念情绪,说是“不顾”,其实精神上难以摆脱。“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这几句诗对后来人影响太大,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见,屈原的精神光辉普照大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运用的是神话。神话中的昆仑山是一座神山,山分三层,最上面一层连接天庭。“登昆仑”就是到了天上。《山海经》和《楚辞·离骚》中都有一个昆仑神话系统。中国著名的上古史研究专家顾颉刚就有专门的论文《〈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二期)对此作了专门论述。可见,屈原尽管饱经忧患,遭受重大挫折,遇到众多不幸,但他的精神是不会枯竭的它。他的精神会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样光照大地。“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这是屈原流放正准备出发时的慨叹,刚走之时就想到即使到了流放的南蛮之地也不会有一个知音。事实上,在屈原流放过程中有很多很多传说故事,这和屈原当时的预见是完全不同的。这里的“江湘”是虚拟的。其实,屈原的流放的整个行程没有到长江,仅仅在湘江和沅江一带,而其流放主要地则是在湘江的一条支流汨罗江附近,最后自沉汨罗江而死。《涉江》第一段,真正写自己流放行程的只有四句:“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由此可见屈原的描写艺术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他首先通过服饰打扮表述了自己的人生理念,人生追求和个性风格。尽管心中充满着种种眷念。但由于没有人能够理解,于是就高昂着头,义无反顾地远行,走向那理想中的精神境界,和虞舜一起在天帝的花园中遨游。5/11《涉江》第一段表达了一种执着而坚强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只可崇拜难以效法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很高的精神定位之下,第二段的内容就很好理解。(二)第二段第一小节主要是讲屈原流放艰难的行程: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先走陆路:“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接着是走水路:“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这几句话又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水流很急,行船很困难;第二层意思是讲我对都城的极度的眷念,因此舍不得离开。“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是对自己心态的描述,这是一种自我安慰,自己在心理上支撑自己的一种表达。第二段第二层写流放过程中的环境: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溆浦”,在现在的常德一带。这一带至今还有屈原的很多遗迹和关于屈原的很多传说,乃至于很多人误认为屈原的流放地就在这儿,然而,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原来屈原在这儿稍作停留一段时间后还要继续往前走。真正的流放的地点与这一段的环境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看到《山鬼》中的相关描写。进入溆浦以后,“我”就感到彷徨徘徊,因为“迷不知吾所如”——我不知道前面的路往哪里走。这里面有双关的意思。它既指流放过程中的行走路线,也指自己的人生之路迷茫不清。诗人对于自己的正直、进取却遭受这样的不幸遭遇而感到不解和迷茫。“深林杳以冥冥兮”。如果以太阳为图腾作为背景的话,“杳”就是太阳落山之后。就如“东”表示刚太阳升起,“杲”表示升起来一样。“冥冥”就是没有一点阳光,因为这里是猿猴出没的地方。接着就是相关的环境描写:“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山实在是太高了,高得遮住了太阳,因此山下深山老林中阴暗潮湿而且经常下雨,这是森林中自然生态的一种自然表现。“霰雪”,细密的雪珠,可见这是一个初冬的季节。秋末冬6/11初,阵阵风过,下着雪珠,云层一堆堆地把天空遮满。这四句诗写出了深山老林中恶劣的原始气候特征。有一个著名的楚辞研究专家胡念贻在他的著作《楚辞选注及考证》中讲这首诗时认为,它的最大特色就是这四句诗。这四句诗是中国古代记行诗中环境描写最出色的经典之笔,它展现了作者当时在流放过程中的孤独失落的心态。这首诗具有极其强烈的自我意识。诗人在总共六十句诗中有十六次写到“我”,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可以看到,自然环境如此险恶,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朋友,也无法与他人进行精神沟通,孤独到了极点。因此,我们可以说:最伟大的人也是最孤独的人,最孤独的人也必须是最坚强的人,最伟大的人也只能在孤独中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屈原也正是用这样的思想来平衡自己,所以他说:“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几句诗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伟人孤独感具有足够的精神准备。这里面的“穷”不是贫苦,而是指自己的人生理想、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后世许多文人在科举考试前一天晚上把韩愈的《送穷文》读一遍然后烧掉,认为这样第二天考试就会一举而中,然后仕途通达。“终穷”说明屈原对自己的一生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并表示矢志不移,坚持到底,这和一开始所说的“世溷浊而莫余知”“哀南夷之
本文标题:九章涉江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47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