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自由、竞争与和谐秩序:对经济垄断的政府规制研究
自由、竞争与和谐秩序:对经济垄断的政府规制研究作者:蔡婷婷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参考文献(39条)1.A连续出版物2.王源扩我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1996(05)3.王晓晔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框架1996(04)4.王保树中国反垄断法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1991(06)5.梁慧星中国反垄断立法的构想1991(06)6.漆多俊中国反垄断立法问题研究1997(04)7.B专著8.米尔恩.夏勇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19969.FA冯·哈耶克.邓正来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200310.理查德·B斯图尔特.沈岿美国行政法的重构200211.罗尔大·斯特博.苏颖霞.陈少康德国经济行政法199912.王克稳经济行政法基本论200413.陈富良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200114.陈富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规制200015.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200116.张湘赣中国反垄断问题研究200417.叶必丰行政法的人文精神200518.宋功德论经济行政法的制度结构:交易费用的视角200319.陈富良.万卫红企业行为与政府规制200120.戚聿东中国现代垄断经济研究199921.黄勇.董灵反垄断法经典判例解析200222.王晓晔查看详情199823.史际春经济法学评论200024.朱淑娣运行中的国际经济行政法--WTO案例之行政法解读200225.朱淑娣中国经济行政法治与国际化200226.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199827.王先林WTO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200528.刘小兵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200429.OECDCentreforCo-operationwiththeEuropeanEconomicsinTransition:Glossa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EconomicsandCompetitionLaw30.RichardWhishCompetitionLaw200131.C报告32.周其仁竞争、垄断和管制--反垄断政策的背景报告33.D电子文献34.BaumolWJ.PanzarJC.WilligRDContestableMarkets:AnUprisingintheTheoryofIndustrialStructure:Reply35.MichaelE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FirstFreePressEdition)199036.DValentineAntitrustinaGlobalHighTech-Economy199937.张炳生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对现行设计方案的质疑38.中国经济面临垄断威胁200439.《反垄断法》草案整体删除'反行政垄断'2006相似文献(7条)1.学位论文吕振波中国体制转型期反垄断问题研究2006反垄断是市场经济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反垄断的指向主要不是市场竞争而衍生的经济垄断,而是由于制度惯性、路径依赖、改革不彻底等原因形成的各种垄断,如政府规制过度,地方保护主义等。垄断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降低了经济效率,而且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根基——公平竞争,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目前,我国一方面集中垄断不足,同时行政垄断过度,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如何打破行政垄断和国内的过度竞争和过剩局面,进而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是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个突出任务。鉴于我国目前对垄断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研究,而且在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上,因为目标的指向不尽相同,无法效仿,所以有必要对我国转型期的反垄断进行专门研究。中国关于垄断与竞争的研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与西方经济学家不尽相同。改革之前的垄断与竞争说,主要是沿袭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体系和观点,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揭示垄断资本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对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把垄断与竞争范畴放在经济运行的框架内加以研究则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1985年以后,随着西方产业组织学在中国的引进传播,从经济运行角度研究垄断与竞争为题在我国逐渐兴盛起来,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借鉴吸收了一部分产业组织学的内容和方法,如蒋学模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986年版)就专门设了一章“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1990年版)也大量讨论了竞争与垄断问题,但这些研究成果毕竟不是研究竞争与垄断问题的专著,而只是庞大研究体系的一个章节。龚维敬的《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1991年版),刘涤源等著的《垄断价格机理研究》(1995年版),这些著作是系统研究竞争与垄断问题的专著,但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而不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竞争和垄断。1988年出版的胡汝银的专著《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完全以中国经济的竞争与垄断为研究对象。1989年出版的邹东涛和杨秋宝的专著《经济竞争论》,1991年出版的肖炼的专著《协同竞争论》,则专门研究了我国的竞争理论与实践。1999年出版的刘树杰主编的《垄断性产业价格改革》则是从价格角度实证研究了垄断性产业的现状和改革措施。1999年出版的戚聿东的专著《中国现代垄断经济研究》,以中国垄断现象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垄断理论、实践及其改革和政策。在法学界,也出现了一些从法律角度研究规范竞争和反垄断立法的著作和论文,如王晓晔的《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题》,曹士兵的《反垄断立法研究》,孔祥俊的《反垄断法原理》等。还有一批研究中国产业组织的论述,在不同程度上都研究了垄断和竞争问题。在论文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数百篇关于垄断或竞争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从各自角度推动了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垄断与竞争问题认识的深化。但总的看来,我国对垄断与竞争问题的研究,多局限于一般的垄断问题(即集中垄断),对自然垄断和地方市场分割垄断的研究要薄弱的多。在这方面,2001年,王俊豪出版了《政府规制经济学导论》,对有关自然垄断基本理论与改革实践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分析框架。另外,还有许多关于某一具体产业改革的研究专著,如铁路改革、电信改革、民航改革等。但国内学者关于自然垄断研究的专著文献基本上都是以规制改革为主,诸如产权改革、治理改革以及改革系统设计和路径等问题基本都未涉略。鉴于目前对垄断问题研究的不足,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其一,研究角度上,突破了以前研究反垄断问题的范式。学术界多从基础部门的反垄断和反垄断法去研究问题,鲜有从转型期的角度去研究我国的反垄断。而且,从我国体制转型期去研究反垄断更是一种新视角。基于大量的史实和研究,通过我国体制转型的历程,能更清晰地认识我国的垄断现状,从而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地反垄断措施;其二,本文内容围绕两条线展开。一是我国计划经济是国家垄断经济,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如果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打破国家垄断;二是在我国体制转型期出现了各种垄断,如政府规制过度,地方保护主义等,这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垄断的成因和性质不同。本文力图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我国反垄断进行系统地分析。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垄断与竞争理论进行历史回顾和评述。研究任何理论,都应该了解它的历史,纯熟的理论知识总是建立在对它的历史充分掌握基础上的。因此,本文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对垄断理论作一番考察,比较分析各种垄断与竞争理论。而且,在回顾该理论的同时,还对垄断和竞争进行了一般概述,指出了垄断之弊和竞争之利,因此,从效率的角度,竞争优于垄断;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体制转换的本质要义。计划经济是一种全局性的垄断经济,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因此,在我国体制转型期,应该打破垄断,建立竞争制度,应该从培育竞争主体、完善竞争机制和规范竞争秩序等方面培植竞争经济;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我国体制转型期形形色色垄断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我国体制转型期,政府规制过度,地方市场分割垄断等行政垄断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除此之外,经济垄断也初现端倪,如限制竞争性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企业合并;第四部分具体阐述了垄断产生的原因及经济后果。要建立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协调的有效竞争市场,就必须对各种垄断的形成原因及消极后果进行分析。在我国体制转型期,垄断的成因主要包括历史的原因、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利益的驱动、法律制度不健全和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由此,垄断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如消费者福利的损失和社会福利的减少、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引起社会分配不均、阻碍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五部分针对我国经济生活的特征,提出反垄断的思路。在我国反垄断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在电信产业改革、电力工业的改革、民航运输业的改革和反垄断立法等方面。但是,现阶段反垄断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转型期反垄断的基本思路:吸引国外的成功经验,重构政府规制,在公用事业引进竞争机制的立法模式,打破地方市场分割垄断,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等。2.期刊论文卞彬论我国公用事业行业的垄断及其规制-探索2006,(1)公用事业行业垄断的成因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国公用事业公垄断兼具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的双重特性,不适合于以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二元结构进行分析,应采用市民社会--团体社会--政治国家三元结构来分析.从当前争论的焦点入手,依据政府规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揭示公用事业行业的自然垄断产品技术经济的独特征,规制垄断价格这个标本兼治的关键,再造公用事业行业的管理体制.3.学位论文戴霞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2006本文力图在收集国内外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和运用西方政府规制经济学中市场准入的经济理论,结合相关的政治理论,沿着国内和国际市场准入两条主线,从法律的视角对市场准入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希望对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尽绵薄之力。第一章市场准入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该章的目在于统一和明确市场准入的概念,确定其范围并概括出不同的市场准入种类,确立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体系。第二章市场准入的经济理论该章主要是考察、评价和借鉴西方国家市场准入的经济理论,为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提供分析工具和基础。对市场准入这种特殊的公共产品进行需求与供给、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分析,找到市场准入的次优选择。介绍放松规制和激励规制的新发展,认为放松规制或强化规制总体上是随着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思潮交替发展,并呈日益融合的趋势。当今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主张尚处在动态调整之中。市场准入是强化规制还是放松规制也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放松的程度和激励的强度,必须将两种理论中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主张加以综合运用。西方国家政府规制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经济分析在市场准入法学中的作用、重视应用多种规制理论对市场准入进行解释、重视西方规制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理论缺陷。第三章从政治学的视角观察市场准入中政府权力介入问题。文中指出目前政府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随着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已经大量地渗透到经济生活中。但是政府的权力介入不是无限的,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度。政府权力在市场中的界线应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政府权力介入的范围应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政治学中的治理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市场准入的规制机构可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全球治理理论提醒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尤其在国际市场准入方面,应该保持充分的警惕,重视市场准入背后政治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本章还介绍了威尔逊规制政治理论,威尔逊从政治学的视角建立了新的规制分析框架,提出了不同类型政治模式的规制特点,并将理论解释的范围扩大到社会性规制领域,提出通过深化和扩展对规制行为主体的研究,以提高对其行为的预测能力。威尔逊的规制政治理论对市场准入中政府规制行为分析等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第四章国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本章分析介绍市场准入法律规制的一般机理。除分析民商
本文标题:自由、竞争与和谐秩序:对经济垄断的政府规制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4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