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讲走进潮汕民居一、总论民居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文化景观,传统潮汕民居的基本建造单元有“下山虎”、“四点金”和“驷马拖车”几种形式。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称为“寨”,这是清代潮汕地区乡村居民军事化的产物。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至迟在北宋已开始烧制贝壳灰,以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版筑大为盛行,不仅应用于建造房屋、高塔上,而且应用到加固堤防上。二、潮汕民居的类型1、下山虎下山虎也可以叫“跑狮”,是潮汕地区最常见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也是其它民居建筑的基础。它采用中轴线布局,只有一厅两房。进门是天井,天井直接进去是中厅,中厅的两侧各有一间大房,天井的两侧又有俗称“伸手”的小房和大房相接。整个结构的平面近似于北方民居中的三合院。下山虎的屋顶是硬山顶,也就是后高前低。这样的设计既通风又便于泻水,是为了适应潮汕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2、四点金四点金也是传统潮汕民居的基本建造单元之一。它采用“井”字形格局,中心对称,由相向的两个一厅二房构成的。四点金一进门就是一个厅,俗称“门厅”,门厅的两侧各有一间房,叫做“下房”。建筑的后半部分就和下山虎基本相同,只是天井两旁的小房改成廊屋,把上下厅和房联结起来。整个平面近似于北方的四合院,让人感到稳定、安静。3、驷马拖车是一种大型的民居宅院。它的整个格局可以看做是两座四点金的合并和扩充。中轴是一座三进的大厅堂:走进正门是门厅,厅的两侧各有一间下房,下房比较小,所以叫“库房”。门厅下面是天井,天井进去又是一个厅,叫“前厅”前厅的也两侧各有一间大房,这就是第二进了。天井两边的厢房将它们联起来。前厅一侧有门通到第三进,第三进的厅房结构和第二进的一样。前厅和后厅都是三开间的,所以宽敞明亮。驷马拖车的屋顶是穿斗式梁架的硬山顶结构,地平面前低后高,后厅高于前厅,前厅又高于门厅。这种三进的大厅堂也就是方志上面所说的“家庙。”一般来说,驷马拖车的正门前面会留一块地做为广场,广场的两边有大门,叫做“龙虎车,家庙后边还建有成片的下山虎或四点金,不过这一般就已经算是一个颇具规模的聚落了。驷马拖车宅院多为豪富或显宦的人家所建造的。前厅用来接待客人,后厅用于供奉祖宗的牌位,是祭祖的场所。内眷一般住在后院,前院的房间是做为客房用的,排屋则作为族人、佣工的住所。后包比较幽静,一般做书斋用。门前的广场可供客人安顿车马。整座宅院的结构都很讲究,反映了潮汕地区一种严格区分尊卑上下、男女内外,又注重崇宗睦族的文化传统。三、潮汕民居的装饰潮汕民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其注重装饰,故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檩木要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故称“红桁蓝桷”。单是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水、土、火五种不同的造型。造型优美的五星脊饰,连同山墙、屋檐都用瓷来镶嵌。嵌瓷是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用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一些主要部位贴出各种立体形象,有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十分传神。除了嵌瓷,还有雕刻,在建筑物的一些木质结构上镂刻各种形象,使整座建筑物富有艺术气息,古色古香如皇宫建筑。装饰就材质言之,有木雕、石雕、壁画、嵌瓷、灰塑等形式;就艺术手法和形式言之,有通雕、平雕、半浮雕、泥金漆画、水墨浅绛,大青绿高色等等;就题材言之,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山水花鸟、虫鱼走兽等等。这各种各样的装饰,都是刻意为了和粗糙质朴的外墙形成对比和反差,从而达到古艳沧桑、深沉含蓄的目的。1、木雕、石雕在不降低木构件承载强度的前提下,用浮雕、通雕、圆雕等技法去修饰它。在明代建成的徽州民居,木雕装饰已经用得相当普遍。梁架、斗拱、雀替、檐条、栏板、门窗户扇,都刻上了花鸟虫鱼,车马人物一类内容。潮汕民居的木雕,集中在通廊、拜亭和厅堂檐下,梁架斗拱、门窗户扇,最是木雕艺人大显身手的好地方。清代中期以后,潮州商业日见发达,民间多拥有巨资的富商大贾。为夸耀乡里,富商们在建宅时,不惜资费,惟求豪华。屋宅的木雕装饰,亦愈趋细腻繁复。梁头桁下,层层叠叠,堆满金漆木雕。潮汕民居石雕装饰的演进,大抵跟木雕相同。2、嵌瓷嵌瓷工艺是潮汕建筑艺人的创造。嵌瓷工艺的出现,一开始可能是建筑艺人偶然利用彩色碎瓷片平嵌小花卉来代替彩绘。潮州是产瓷区,这类废弃的碎瓷片很多,五色缤纷,晶莹光润,又不褪色,用来代替彩绘,有更加富丽的效果。于是,这种工艺很快风行起来,并与灰塑结合,增加了浮雕嵌和圆身嵌等种类。平嵌工艺,是在墙体未干时,打好画稿,然后选取彩色瓷片,剪裁成型,直接嵌贴。浮雕嵌和圆身嵌实际上是灰塑做好素坯之后,趁灰泥未干,嵌贴瓷片而成,只有人物的面部,仍保留灰塑粉彩的工艺。据说,潮州嵌瓷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但今天能看到的民居嵌瓷装饰,几乎都是清代乾隆以后的作品。民居采用嵌瓷装饰的部位,与灰塑基本相同。资料图片:道韵楼上的精美嵌瓷3、灰塑灰塑是用贝灰为材料的建筑装饰艺术,它的起源,不会早于宋代。最简单的灰塑是起线,再进化是各种线条状的花纹图案,比较复杂的,则有草木山水、鸟兽人物。后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浮雕与圆雕两种。浮雕的制作:工艺过程是,先在还没有干透的墙上画好图像轮廓,钉上铁钉,抹上草筋灰,做好灰坯造型。在灰坯晒干之后,再用矿物颜料加上彩绘。圆雕灰坯制作难度大些,要先利用瓦筒、铁丝等材料做成鸟兽人物的骨架,再糊上筋灰,仔细塑造。然后将塑成的雕像用钉子安装到背景浮雕上去,候晒干后加彩绘。灰塑的装饰部位,主要有门额窗框、屋脊垂带、山墙厝角。门额窗框一般采用简单的花纹图饰,垫墙厝角则有固定的五行样式,屋脊垂带的位置显眼,多塑草木山水、鸟兽人物。大型民居的照壁,也多用灰塑浮雕。四、潮汕民居的文化及审美底蕴潮汕民居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底蕴,千百年来,以其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而成为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瑰宝;以其因地制宜、巧借风水而成为潮汕人民的智慧结晶;以其注重伦理、调和礼乐而成为潮汕文化的突出表现;以其盛衰兴败、发展变迁而成为潮汕社会的历史见证。1、注重风水旧时,潮汕对建造住宅十分讲究。从选择风水、动土建筑、上梁落成到进宅居住,都有一系列的习俗活动。在潮汕人心目中,风水的好坏,关系到一家人的前途、命运、祸福、成败。因此,选择风水是建宅前的一件大事。“择风水”主要是察看这地基有没有“气”。潮汕风水学对于“气”的重视,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实质上是追求人身的小宇宙之“气”与周围环境的大自然宇宙之“气”相协调、统一,以保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和。如何察看住宅的“气”呢,主要在于察形: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气隐而难知,形显而易见。地有吉气,土随而起,化形之著于外者也。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顽、欹斜、破碎。这就将抽象的“气”与自然环境的具体形态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人要认真深入地观察自然形态,便可知“气”之吉凶顺逆,从而推导宅的祸福,选出佳地来。如何看形?潮汕人通常会请专于此术的风水先生。其实,风水先生察看地形,也不外乎按照所谓的“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来看。“地理五诀”是风水先生选择风水的理论要诀。其实就把自然环境归纳为龙、穴、砂、水四大类,根据这四大类本身的条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决定建筑基址及位置方向。所以对这四大要素的考察和踏勘构成了风水活动的主要内容:宅址如果近山地,则要求这山势饱满而且平缓,不宜太过陡峭;如果近水,应该是有源之水,也不能径直流去,这才能“聚财”。2、追求精细华美的美学风格我们所讲的“鸟革翚飞”、“雕梁画栋”赞叹的都是民居装饰的两个特点:精细、华美。
本文标题:潮汕的建筑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49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