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认识骨质疏松症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王新玲骨质疏松症被忽视的公众健康问题静悄悄的流行病1.骨质疏松症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骨质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直到发生骨折后才被意识到,亦被称之为“无声杀手”。2.目前尚无任何治疗手段可以回复已经失去的骨量,治疗只能延缓进一步的骨破坏。3.由于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所以常常不能引起医患足够的重视,以致许多患者只能无奈的面对从病痛到恢复的漫漫长路。骨质疏松症:问题的严重性发病率高-----中国4000-8000万人患病60到70岁的妇女发病率为1/380岁或80岁以上的妇女发病率为2/3中国骨质梳松白皮书2009骨质疏松症:问题的严重性致残率病死率明显增高中国骨质梳松白皮书2009髋部骨折对生存质量的影响CooperC,AmJMed,1997;103(2A):12S-17S40%无法独立行走30%永久致残20%一年之内死亡80%日常生活中至少丧失一项独立活动的能力骨质疏松症最大问题——隐性杀手认识与重视骨质疏松症如果您已经迈入了50岁的门槛,享有空闲的时间,怀有平稳的心态,一切显得十分美好,然而骨质疏松却悄然来袭,可是您知道自己有骨质疏松吗?这张照片非常直观的反映了骨质疏松患者的体形变化。那么,骨质疏松症是什么???•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世界卫生组织)为何会骨量低下??•中青年(20-40岁)时,达到的骨量峰值较低;•在骨量快速丢失期(绝经后1-10年)没有能及时合理的补充激素,骨量快速丢失。•疼痛•致残•致死•髋部骨折:第一年死亡15-20%存活者50%终生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家庭负担•社会负担骨质疏松症严重后果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遗传因素白人及亚洲人;•高龄;•女性;•身材瘦小;•低钙摄入;•吸烟;•饮酒;•神经性厌食;•活动量减少;•维生素D.C及蛋白质缺乏;•应用某些药物(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抗惊厥药、化疗药、肝素等);•伴有其它疾病(如糖尿病、胃肠疾病、肾脏疾病、甲亢及甲旁亢);•绝经过早(40岁以前);•卵巢切除术后;•日光照射减少;•脂肪性腹泻;•患有骨质疏松的阳性家族史。根据一项美国研究:39%死亡率19%死亡率50%致残率和致畸率女性发生髋部骨折1年内男性发生髋部骨折1年内中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指出在中国发生髋部骨折后40%的女性10%的男性将经历一次髋部、椎骨或腕部骨折根据一个美国报告,在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正常骨小梁正常1级—为水平骨小梁减少,纵行骨小梁清晰轻度2级—骨小梁进一步减少,纵行骨小梁变得稀疏中度3级为水平骨小梁大部消失,纵行骨小梁模糊重度骨质量的重要性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折及关节疼痛,常常伴随有腰腿乏力,双下肢抽筋,弯腰、翻身、下蹲、行走等活动困难或受限制。•由于脊柱在人体是负重最大的松质骨,所以常常最先出现腰背痛,其次为髋部、膝、双下肢及全身。•一些患者有身材变矮、脊柱畸形、弯腰驼背。•许多病人还反复发生骨折,甚至轻微外力作用,如用力咳嗽、大笑都可能导致骨折。典型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什么症状???1.疼痛: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2.脊柱变形:身高缩短和驼背临床表现Ⅱ•驼背•锥体前部多为松质骨。•OP致使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造成疏松,脆弱的锥体受压后,引起胸锥后凸畸形,致背曲加重造成驼背。•可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困难。临床表现Ⅲ•骨折当骨量小于正常的20%,可能发生骨折。•OP造成骨力学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患者常常在扭转身体、持物、肢体活动或自发的、轻微的倒地均可出现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桡骨远端骨折3.脆性骨折:胸腰椎、髋部、腕部骨折—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称为“低创伤性骨折”。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随之而来的医疗费用的上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骨质疏松临床表现身高变矮骨折(脊柱、髋部、腕部)疼痛驼背30骨质疏松的诊断骨密度低下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骨密度低下:诊断骨质疏松标准见下页脆性骨折:成人在无暴力(如汽车事故或多重跌倒)的状况下发生椎体或髋部骨折脆性骨折脆性骨折(从站立位或低于站立位的高度跌倒在地或相似程度的外伤骨折)•X片:骨小梁稀疏:只有当骨量下降30%才可以在X线摄片中显现出来。•骨质量,骨强度测定(骨密度):骨质疏松危险性评估的最佳选择。•CT、MRI诊断:•骨量,骨密度测定——诊断和治疗评估的重要指标。诊断:实验室检查: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吸收指标:l型胶原C端肽(S-CTX)诊断:防治:治疗目的:提高骨量,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率。根本环节:增加骨强度,改善骨质量,其中降低骨转换十分关键。仅3%髋部骨折患者接受了骨密度检查仅15.8%女性及10.7%男性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如果把单纯补钙也算作治疗)0%2%4%6%8%10%12%14%16%骨密度检测治疗女性男性3%15.8%10.7%上海13个区所有1、2、3级医院统计资料。男性1017例,女性1833例中国骨质疏松治疗现状•当务之急:规范骨质疏松症诊治预防及治疗预防比治疗更现实、更重要切记提醒:骨质疏松需要规范治疗,不要盲目听信广告宣传!!预防关键提高中青年(20-40岁)骨量峰值,使其达到一个高水平骨量峰值;争取在骨峰值年龄前增加储存收入支出在骨量快速丢失期(绝经后1-10年)合理补充激素,减缓骨量的快速丢失。治疗原则•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局部及整体治疗兼施,以整体为主;•合理用药,群防群治。预防骨质疏松症基础措施=???营养+运动+阳光+防跌倒骨质疏松预防一级预防儿童青少年期二级预防中年,妇女绝经后三级预防骨质疏松治疗防骨折戒烟少饮酒少喝咖啡和碳酸饮料体力活动营养适当改变生活方式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儿童期开始,在35岁之前,达到个人最高的骨量。1.摄取足够的钙质2.适量的负重运动3.家居安全,以防骨折4.健康的生活习惯5.女性在更年期后,要进行检查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饮食指引•富含钙质食品–乳品类–豆制品类–海产类–蔬菜类–坚果类–添加钙食品钙剂钙摄入可减缓骨的丢失但不能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据统计,中国人钙摄入量400mg/日。–老人肠道吸收钙能力较差,饮食摄入量常常不足。因此老人饮食外补充钙是预防和治疗骨丢失的方法。•每日钙摄入标准–绝经前妇女800-1000mg/天–绝经后妇女1000-1500mg/天–中年男子800-1000mg/天–中老年男子1000-1500mg/天–孕妇和脯乳期妇女1500mg/天不同人群钙的摄入量对一般人群的建议1.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每天摄入钙(50-70岁男性1000mg/d,51岁以上女性及71岁以上男性1200mg/d)•维生素D800-1000IU/d(维生素D最高安全剂量上限为4000IU/d)2.定期负重锻炼3.预防跌倒4.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Ca++骨量骨量骨量假如您只服用钙或维生素D再多的钙也会流失!!!钙剂选择方法•体内易溶解•配料中有钙吸收和利用的载体或促进剂,如氨基酸、维生素D3•氨基酸钙剂,胃酸减少者钙的吸收不影响.•安全,无毒副作用。•钙含量高,价格适中。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种类推荐剂量成年人老年人普通维生素D200-400U/d800~1000U/d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0.25~0.5μg/dα-骨化醇0.25~1.0μg/d•有利于胃肠道钙的吸收•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适量的钙剂+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钙剂+维生素D+X(X=抗骨质疏松药物)药物治疗•适应症–凡骨量低下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骨转换加速)者–诊断为骨质疏松者–骨质疏松性骨折者二膦酸盐•适用于防治各种骨质疏松症•其中阿仑膦酸盐、利塞膦酸盐和唑来膦酸盐可明显降低髋部及椎体等部位骨折发生的危险性•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极少数病人发生药物返流,可引起食道溃疡,有食道炎、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道炎者慎用骨质疏松治疗的真正目的•缓解疼痛症状(标)•减少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防止全身各部位骨折发生(本)尤其是髋部骨折不仅治标,更要治本!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专病门诊甲状腺疾病门诊更年期保健门诊骨质疏松专病门诊糖尿病及糖尿病营养指导门诊肥胖管理专病门诊谢谢!
本文标题:认识骨质疏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0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