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统计图判读办法
高2016届高三一轮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与运用高中地理核心组资料,版权所有,请勿外转(共2课时)考点导读:(1)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常见错误涉及不会阅读二维、三维坐标图,以及在二轴或三轴基础上的不同变式图。应对策略是熟悉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类型,掌握常见判读方法,建构地理统计图表的复习思维导图。主干知识:考点一:地理统计图表分类地理统计图表概念分类坐标图结构图表格绘制解读认真审题读图根据图表提取直观的有效的信息依据地理原理揭示地理规律1.圆形结构图(1)扇形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以各个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事物整体的比例。主干知识:考点二:常见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这种图形能表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示地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二是表示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如中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分布百分比图。(2)饼状图:饼状结构图除了可以反映扇形结构图所反映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物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两方面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如某市工业结构图,既表示了工业总产值是300亿元,又表示了各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主干知识:(3)判读步骤:①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图中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②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③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④结合其他信息回答问题。主干知识:2.线性统计图(1)特征:线性统计图主要有曲线图和折线图两种。它们是采用曲线或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图。这种图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及依存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主干知识:(2)分析的思路:①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②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③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④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如“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就是以折线形式表示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主干知识:3.常见坐标图(1)三维坐标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它们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如下图)。主干知识: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③构成要素只有三项。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由0%~100%。主干知识:(2)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下面的三种坐标图)主干知识:风频玫瑰图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率越大。一般而言,要能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以此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主干知识:4.统计表格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它可以把冗长繁琐的文字叙述加以简化,是对教材内容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提炼。表格清晰、醒目、简练、重点突出,能体现“少而精”的原则,表格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紧密相关的,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真实的,能较好地反映地理现象和规律,各种自然和人文信息都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出现。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要灵活运用表格中的数字,从数字中找出表格要反映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切不可被表中众多的数据所迷惑。主干知识:一般而言,解读表格时应注意:(1)抓主要线索,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表格中虽然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主干知识:(2)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解读表格题重在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在理性上作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就可以直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做定量计算,就必须要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解读表格题是做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做定性分析,因题而异,解题时要仔细审题、灵活掌握。主干知识:例1(2013四川卷)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典型例题:解析:(1)D由于位于北半球,据图判断5-9月降水较少,而11-2月降水多,所以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较多。结合题干中的“北半球亚热带某地”可以判读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应该是降水最丰富的季节。(2)C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柑橘、无花果等水果种植,也就适合发展葡萄酿酒业的发展。典型例题:例2(2013·全国课标Ⅰ)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2)题。典型例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典型例题:解析:第(1)题D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口变化率,可推知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变慢,但总人口增长率仍大于零,故总人口数仍然在增加;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代略有增加;与80年代相比,该城市90年代国际、国内净迁移率都在下降,说明迁入该城市的人口减少。第(2)题A该城市自然增长率较高,且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代有所增加。此外,该城市国际净迁移率也较高,说明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由此可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美国;俄罗斯、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是负增长;日本是个人口密集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国际净迁移率都较低。典型例题:例3(2014·北京卷)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土壤铜含量()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D.在居民点大于200mg/kg高考再现居民点冶炼厂河流铜含量等值线(mg/kg)比例尺1:10000北100【解析】选C通过判读发现图示河流所流经地区等值线并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河流对土壤铜含量没有影响;而铜含量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西北-东南,而我国北方的冬季和夏季风分别是西北风和东南风,它们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在居民点小于200mg/kg。高考再现课堂练习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课堂练习2.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过快B.区位选择变化C.职业收入差异D.产业结构升级3.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课堂练习解析:第1题A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该城镇人口的职业构成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应显著下降,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应显著上升,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比重则是先上升、后下降。第2题D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城镇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会逐渐向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从而导致人口职业构成的变化。第3题C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土地逐步向城镇用地转化,这种变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课堂练习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表完成4~5题。月份项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风力≥8级的日数(天)1.51.93.75.63.61.00.60.30.40.81.40.6平均气温(℃)-3.2-0.76.413.721.226.027.326.320.614.46.3-0.7降水量(mm)3.37.39.143.233.354.5247.3166.848.926.226.03.54.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A.1~3月B.3~5月C.7~9月D.10~12月5.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白昼时间长C.大气中云量较小D.地面温度较高课堂练习解析:第4题B扬沙天气的产生,除了与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有关外,还与大风天气有关。一般来说,植被状况较差且大风日数多的时期易出现扬沙天气。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地3~5月大风日数多,易出现扬沙天气。第5题C5月份和7月份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时间相差不大,但由于该地5月份降水远少于7月份,故5月份大气中云量较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
本文标题: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统计图判读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1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