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2020高考语文58篇名句默写精练汇总
12020年高考语文58篇名句精练汇总(内部资料,谢绝外传)目录一、必修(8篇)1.劝学《荀子》2.屈原列传司马迁3.谏太宗十思疏魏徵4.师说韩愈5.阿房宫赋杜牧6.六国论苏洵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8.赤壁赋苏轼二、选修I(10篇)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0.报任安书司马迁11.过秦论(上)贾谊12.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后汉书》13.陈情表李密1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15.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16.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17.石钟山记苏轼18.登泰山记姚鼐三、诗词曲(40首)19.静女《诗经》20.无衣《诗经》21.氓《诗经》22.离骚(帝高阳)屈原23.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24.短歌行曹操25.归园田居(其一)陶潜26.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7.山居秋暝王维28.蜀道难李白2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30.越中览古李白231.将进酒李白32.蜀相杜甫33.客至杜甫34.登高杜甫35.登岳阳楼杜甫36.石头城刘禹锡37.琵琶行(并序)白居易38.李凭箜篌引李贺39.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40.锦瑟李商隐41.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李煜4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43.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44.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45.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46.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47.登快阁黄庭坚4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4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50.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51.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52.书愤陆游53.临安春雨初霁陆游5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55.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56.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57.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58.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32020年高考语文58篇名句精练汇总(一)《劝学》荀子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2.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3.荀子《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为喻,从反面说理的句子是:,。5.《劝学》中表达即使极力眺望远方,也不如借助地势的改变来拓宽视野的句子是:,。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二)《屈原列传》司马迁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的原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字虽寻常但旨趣极远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很深远的两句是:,。3.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已的解释的句子是:,。4.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即:,。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7.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文风特点的句子是:,。8.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1.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43.“离骚”者犹离忧也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5.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6.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7.其文约其辞微8.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三)《谏太宗十思疏》魏征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2.《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以“固本”“浚源”为喻,提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3.《谏太宗十思疏》这篇奏章意在劝唐太宗:,。4.《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5.《谏太宗十思硫》中用“,”说明人们开始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6.《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7.《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的句子是:,。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的原因的句子是:,。9.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不利于国家的稳定。1.鸣琴垂拱不言而化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4.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5.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7.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8.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9.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四)《师说》韩愈1.《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一致。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4.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55.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6.《师说》中,韩愈在赞美古人,批评今之众人从师态度后,得出结论的句子,。7.《师说》中,作者提出要打破斤斤计较于老师的贵贱长少的世俗偏见,接着用“,”两句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原则。8.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对自身“”。9.韩愈《师说》中,“,”两句点明了不从师的危害,从反面说明了从师的重要性。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8.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9.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五)《阿房宫赋》杜牧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这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多原来在六国是身份很高贵的。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角度独特,观点大胆。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4.《阿房宫赋》中用“,”两句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突出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5.杜牧的《阿房官赋》中“,”两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舞蹈的盛况,既村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做铺垫。6.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又怎么会灭亡呢?7.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揭露并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并大肆挥霍的行径。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讲述皇官建筑之奢华,而用“,”语,感慨其毁灭之神速。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1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这两句通6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曾经无比强大的秦帝国最终被灭族的原因。10.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撤。12.杜牧《阿房宫赋》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1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说“”,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14.《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式论证“秦爱纷奢”这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这些行为使百姓们“”,而秦朝统治者却“”。15.杜牧《阿房宫赋》中说,秦灭六国后,六国嫔妃被迫“”到秦国,“”为秦人表演才艺。16.《阿房宫赋》起势雄健,涵盖无穷,“,”一语,写出六国灭亡之快,秦国统一之速。17.古人云“老老吾,以及人之老”,今人说将心比心,《阿房宫赋》说“,”。1.妃嫔媵嫱王子皇孙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4.高低冥迷不知西东5.舞殿冷袖风雨凄凄6.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9.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10.后人哀之而不鉴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1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13.族秦者秦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4.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15.辞楼下殿朝歌夜弦16.六王毕四海一17.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六)《六国论》苏洵1.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候割地越频繁,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2.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其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3.《六国论》写六国先人创业艰难的句子是:,。4.《六国论》结尾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这样做与六国相比,“”。因此要汲取历史教训。5.齐国灭亡的原因是“”。燕国是小国,却最后灭亡,那是“”。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73.暴霜露斩荆棘4.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斯用兵之效也(七)《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以“,”两句,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2.《游褒禅山记》中以“,”两句,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3.《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表达只要努力就不用后悔之意的句子是:,。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异曲同工之妙。5.《游褒禅山记》中作者以世间不同寻常的景观为喻,表达宏伟的目标与漫长的道路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6.《游褒禅山记》中在作者看来,对于虽然有志向和力气却不能实现目标的事情,自己与别人的看法是:,。7.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认为古人每有阅览,便有所得,那是因为“”。游客要去险远之地,有坚定的目标,有强健体魄,不随人放弃,是可以到达的,但有时候“”,也到达不了。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谈到游客要到达险远之地,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9.王安石随大家从后洞出来后感慨万千,认为要想实现目标就该尽力而为,如果“”,那就不必后悔,也不会受人讥笑。看到倒在路旁的石碑上的文字,他也深有感触,觉得文化传承过程中多有谬误产生,于是告诫众人:“。”10.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的态度是不可取的。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险以远则至者少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5.答案同“4”6.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有志矣不随以止也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0.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八)《赤壁赋》苏轼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82.在《赤壁赋》中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3.在《赤壁赋》中,写从变化的角度看水和月,“”,说明世间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一句写出主客在小船中睡姿随意,放浪形骸,不知天色已发白的场面,表现出作者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4.《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5.《赤壁赋》关于历史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内容集中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6.《赤壁赋》中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7.《赤
本文标题:2020高考语文58篇名句默写精练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2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