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考前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主干知识1.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间的联系可以用以下十个字概括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升—失—氧—还—氧”,“降—得—还—氧—还”。具体表示的意义如下:(2)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方法①单质及其离子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或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氧化剂强于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③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如铜与浓硝酸反应较剧烈,铜与稀硝酸反应较微弱,故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④根据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如高锰酸钾在常温下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而氧气与浓盐酸反应的条件是氯化铜作催化剂且要加热到450℃才能反应生成氯气,所以,以上三种物质的氧化性排列顺序为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⑤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判断:一般元素价态越高,物质氧化性越强,如:Fe3+Fe2+,但也有反规律的实例,例如:次氯酸氯酸。(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①单线桥法;②双线桥法。(4)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技巧得失电子守恒法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1)书写离子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①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离子反应才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只有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等)均保留化学式的形式。③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HCO-3、HS-、HSO-3、H2PO-4等不能拆写,但HSO-4在水溶液中应拆成H+和SO2-4。④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成离子,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时,一般写化学式,标沉淀号,常见的微溶物是:Ca(OH)2、CaSO4、Ag2SO4、MgCO3等。(2)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常见的错误是:a.产物的价态错;b.漏掉部分产物;c.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相对用量不对应。②化学式与离子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③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规律。常见的错误是等号两边电荷不守恒。④反应条件、可逆号与等号等是否正确。3.离子共存问题(1)熟记常见的离子反应类型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酸、弱碱和水等)。注意:弱酸的酸式酸根既不能与O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H+大量共存。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在酸性条件下MnO-4、NO-3、ClO-与S2-、HS-、SO2-3、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b.Fe3+与I-、S2-不能大量共存。c.S2-与SO2-3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d.ClO-与S2-、I-在碱性条件下也不能大量共存。③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④发生完全互促水解反应。如Fe3+、Al3+与CO2-3、HCO-3、AlO-2,Al3+与S2-等,注意NH+4与CO2-3、HCO-3、CH3COO-虽互促水解,但不能进行完全,可大量共存。(2)注意题干所给的限制条件①颜色:无色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Cu2+(蓝色)、MnO-4(紫色)、Fe3+(黄色)、Fe2+(浅绿色)、[Fe(SCN)]2+(红色)等。②溶液的酸碱性:a.“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和“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既可能是强酸性溶液,又可能是强碱性溶液;b.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易错易混1.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分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2.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分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3.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分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与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本文标题:考前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4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