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王后雄1牛学敏2(1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武汉4300792武昌区教育局武汉430071)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高考改革政策应运而生,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对高考政策进行价值分析有助于把握高考改革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有助于理性看待和评价高考。高考政策30年来的不断改革蕴含着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元自主的格局和国际视野的改革眼光,体现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键字:改革开放;高考政策;价值分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由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息息相连的高考,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披荆斩棘一路走来,各项改革政策应运而生,走过了一条在探索中艰难跋涉不断前进的道路,为我国科学公正有效地选拔出一大批社会建设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其中价值作为理性层面的行为指导,贯穿于高考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全过程。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其中教育政策的价值作为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体的重要特征,支配甚至决定着主体的价值选择。一、高考政策的历史回顾高考政策包括指导思想、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次数、报考资格、录取方式、选拔标准、考试组织、评价及监督等诸多方面。高考政策指导着高考改革的进行,回顾政策是回顾高考改革进程的捷径。1978年后的高考政策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高考政策的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8—1984)1978年6月6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了全国统一命题,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考试、阅卷、录取新生的工作体制。这一时期,主要是恢复和完善了文革前的一系列政策,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二)全面展开期(1985—1998)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发布,使得这一年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分水岭般的意义。决定的第四条明确规定“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即改变高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办法,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少数自费生3种招生办法。这一年,广东开始标准化考试试验,上海增设高中毕业会考,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保送生。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的通知》,湖南、海南和云南三省1991年进行试验。截至1998年,“3+2”模式稳步推行于全国。同年,教育部发出《关于1998年配套高校招收保送生试行“综合能力测试”有关事宜的通知》,上海、湖北、河北、黑龙江和四川五省市试点。(三)改革深化期(1999—现在)这个阶段以199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标志。它确立了“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在考试科目上,1999年“3+X”模式在广东试点;在考试次数上,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开始春夏两次高考试点;在录取方式上,1999年已有20多个省市开始网上录取,目前全国已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在报考条件上,2001年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的限制。2001年湖北和天津高考试用网上阅卷,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自主招生”试点。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l个月,告别七月酷暑。2006年复旦、上海交大“试水”自主招生;中国政法大学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招生计划,力图解决高考招生的地域不平衡问题。2007年广东、宁夏、山东、海南四省(区)举行新课程高考,启用本省的高考新方案,随后新课程高考在全国陆续展开。它在科目设置、命题方式、评价方式、录取标准等方面都有新举措。二、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凡是政策,总是蕴含着政策制定者的理念,它的价值观总会反映到政策中去。这种价值观之所以能促使积极社会行为的产生,就是因为它的价值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中取得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其中蕴含着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元自主的格局和国际视野的改革眼光。(一)注重公平公平是人们对利益分配的一种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是社会成员根据自身利益和需要对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实的认定和评价,是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社会价值标准。作为一种公共政策,高考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为任何国家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竞争的必然性,而竞争要求公平、公正。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种,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高考公平选才的实质就是要实现高考利益的公平分配,即通过一定的政策机制使所有的人面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同等的被选拔机会,要求“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排除金钱、权力等一系列非个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其指向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国家和高校客观选才和公平选才,同时也要力图树立“公平竞争、力争上游”之精神与风气,进而有利于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它是国家贯彻民主平等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对维护国家稳定与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高考考生条件规定如下:年龄(25岁以下)、婚姻状况(未婚)、政治背景(清楚)、身体状况(健康,如侏儒症患者不能入学)等。2001年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的限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而且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普通高校本专科。对报考条件进一步放宽,使很多有志青年获得了平等的参与权和竞争权。2001年湖北和天津高考试用网上阅卷,这一新的阅卷方式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以控制主观题评分误差、实现考试公平性原则为最终目的,把多年来人工评卷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把考生试卷通过OCR扫描成试卷图像并识别出考生考号存储到数据库中,实现“物流”到“电子流”的转变,将考生答卷电子化。阅卷人员通过计算机对考生的电子化答卷评分。阅卷员通过计算机网络按照明确具体的规则进行评分,并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误差控制模型对评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考生所得分数尽可能客观、公正、合理。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强调“2005年要实施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让招生录取工作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1]在阳光工程中坚持“六公开”、“六不准”,建立健全公开透明机制、招生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在自主招生的选拔、预留计划的使用、保送对象的推荐、定向招生的审核、录取过程的监督等方面。通过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杜绝权力腐败的根源,使高考政策的运行规范有效,使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公正透明。(二)提高效率我们追求高考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包含了对公平和效率两方面的追求。因为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在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相当有限的条件下,为了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必须坚持相对的、动态的公平理念,尽可能提高高考的选拔效率。自1952年我国实行统一高考以来,科目设置的改革持续进行。1955年,科目设置由文、理两类分为文、理、医学三类。1977年恢复高考后,科目设置只分文、理两类。为了纠正偏科,1983年试行高中毕业会考,改革和试点后,提出“3+2”方案。该方案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共性太强,个性不足。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提出“3+X”科目设置方案。至今,已经形成“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3+X+1”、“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3+基础会考”、“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大综合+1”六套方案并存的局面。高中生进入大学学习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抽象逻辑推理的知识及相关能力;同时要有一门外语作为基本工具,以便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国际视野。因此,我国所有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均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同时,考虑到各高校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的特殊性,以及学生个性、能力等发展的不平衡性,提供种类繁多的选考科目组合方式,既免去了考查所有学习科目给考生和社会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又确保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出合适的新生,提高了选拔效率。1996年起,我国陆续开始“网上录取”的实验,目前全国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基本建立。网上录取大大节省了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往的模式中,学校每年要派很多教师长途跋涉,住宿费、交通费、餐饮费等是一笔不菲的花费。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必备的基础设施,网上录取是校园网应用的一个延伸,因此成本很低。网上录取大大提高了招生录取的工作效率。在手工录取模式下,有的学校在一个省的录取工作需要几天或十几天,现在相同规模考生的录取工作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其所争取的大量时间,又为实现分段多次填报志愿、细化录取批次提供了现实基础,使考生志愿填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强。(三)以人为本高考是严肃的事情,制度的防范和约束势在必然。但由于考试对象是人,是有着不同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以及随时可能处于社会角色转变当中的人,这要求考试的内容及结果要经过人性化的处理,要使考试的内容及结果不强加于人,尊重受试者,并被人们的心理环境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考试人性化的进步也是人类自身进步的体现。以人为本要求确立人在施考和应考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考试服务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它要求考试的设计与实施应该体现人的发展的内在需求,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根本宗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考的改革。高考招生打破了一年一次的传统格局,减轻了考生因意外导致发挥失常而带来后果的严重性,为考生带来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升学的压力,提供了更加宽松的育人环境,推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2001年,高考取消了年龄和婚姻限制,在录取起点上对个人的限制逐步取消,个人可以自主自由地安排学习、工作与生活。2003年,实施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迎来变革,高考时间提前l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9日,彰显了人性化理念。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的影响很大。高考时间提前,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身心健康、提高考试质量。在诸多森严的考试制度中,一些“柔性”规定,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光芒在闪烁:在北京,准考证丢失可快速补办;忘带准考证,但如与准考证存根上所贴照片相符,考生可先进场应考;患病考生可在专设考场应考;多数考生或考务人员由于交通、气象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迟到,受影响的考场推迟考试。在沈阳,开通了“96130考试应急服务电话”,专人接听考生的求助,给考生送去贴心的应急服务。在山东,考生如果忘带2B铅笔、圆珠笔、橡皮或所带的笔无法使用等,可由监考员调剂;考生如不小心弄脏或损坏试卷、答题卡要求更换时,监考员可以申请备用试卷、答题卡……高考制度的人性化,正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而在此背后彰显出来的正是考生权利的最大化保障。(四)多元自主大规模的全国统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由于权威性、科学性、高效性方面的优点,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用全国统一的标准代替各地区、各高校的不同标准,不仅无法照顾和满足各个高校对生源的特别要求,也无法考查和发现不同考生的真实才能和发展潜能。面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特色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资源进行细化、优化分配的要求,分省命题和自主招生成为统一考试的有益补充。我国形成了全国统考、省市自主命题、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多元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