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333教育综合-教育原理(第八章)
7/1/2020第一编333教育综合复习重点-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上)教育学老师张思勤7/1/2020第八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过程第三节教学原则7/1/2020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二、教学的意义。教学在传承文化,促进青少年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在学校工作中居于主要地位。(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7/1/2020三、教学的任务(一)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运用和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二)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要求,而且是有效地高质量地教学的必要条件,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三)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学生个人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是构成他们的灵魂、个性的核心,制约着学生个人的学习方向与动力,从而也深刻地影响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任务。7/1/2020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性质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三、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7/1/2020一、教学过程的性质(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二)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殖目标的过程。其中,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进行认识及交往的活动是教学的基本与基础的活动;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活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7/1/2020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授受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亦称接受学习。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如下。1.引起求知欲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7/1/2020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二)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间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简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亦称探究学习、发现学习。问题/探究教学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学生获取知识仍要经历下述基本阶段。1.明确问题2,深人探究3.作出结论7/1/2020三、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以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就是教学。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现成的书本知识,一般表现为概念、原理、定律与公式所组成的系统,是一种偏于理性的知识。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7/1/2020三、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1.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2.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智力发展的片面性7/1/2020三、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三)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1.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有效教学的普遍规律。2.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7/1/2020第三节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7/1/2020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4.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7/1/2020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3.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7/1/2020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4.重视运用语言直观7/1/2020四、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木要求如下。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人3.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4,发扬教学民主7/1/2020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问题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六、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1/2020七、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贯彻发展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八、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7/1/2020教育学考研有复习方法备考资料问题留言,老师在不忙的情况下会给大家解答
本文标题:333教育综合-教育原理(第八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8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