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编侦查措施侦查措施是侦查主体为实现侦查目的而依法采取的各种行为与方法。作用:及时发现、制止犯罪活动获取线索和证据,揭露、证实犯罪迅速查缉案犯有效预防犯罪按照是否公开实施:公开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措施按照侦查措施的实施特点:--常规侦查措施--紧急侦查措施--特殊侦查措施--综合侦查措施--基础侦查措施种类:1.常规侦查措施:在侦查工作中经常使用,必须掌握的常用措施。包括:一般措施:现场勘查、调查询问、侦查讯问、摸底排队、侦查辨认、侦查实验、鉴定、搜查、扣押、查询、冻结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2.紧急侦查措施:常规侦查措施在紧急状态下的派生形式。内容:追辑堵截、通缉通报、控制销赃、紧急搜捕等特点:快速、机动、灵活3.特殊侦查措施:又称秘密侦查措施或侦查手段。内容:外线侦查(跟踪、守候);内线侦查(卧底、特情);技术侦查(即行动技术:监听监视、密搜密取、密摄密录、邮件检查、电信跟踪)特点:秘密性、设计性、特殊性4.综合性侦查措施内容:并案侦查、专项行动、侦查协作…特点:集中性、统一性、协调性、阶段性5.基础性侦查措施(侦查基础工作)刑嫌调控、阵地控制、情报信息本教材的分类:法定侦查措施:侦查实验;辨认;搜查;技术侦查;通缉通报;固定、调取证据;强制措施;讯问犯罪嫌疑人;鉴定实务性侦查措施:追缉堵截;视频侦查;查控涉案财物;并案侦查;摸底排队;跟踪守候;网上追逃;警犬技术第一节侦查实验一、侦查实验的概念、作用、任务侦查实验是指采用重演或模拟的方法,研究证实在某种条件下某种事实能否发生,或某一行为能发生何种结果的一项侦查措施。作用:为审查事件性质提供依据;为分析、判断案情提供依据;为审查材料、证据提供依据。1.确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听到或者看到;2.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能否完成某一行为;3.确定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某种现象;4.确定在某种条件下某种行为和某种痕迹是否吻合一致;5.确定在某种条件下使用某种工具可能或者不可能留下某种痕迹;6.确定某种痕迹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变异;7.确定某种事件是怎样发生的侦查实验的任务(一)实验条件力求与原始条件相同或相近(条件相同或相似规则)1.原地实验2.相同或相似的自然条件3.原有物品或相似的工具条件(二)对同一情况进行反复实验(反复实验规则)两种基本形式:相同条件下的反复实验变换条件下的反复实验二、侦查实验的规则(三)遵守法律,注意保密(法律许可规则)1.必要时采用。2.禁止足以造成危险的、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的侦查实验。3.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现场勘查中遇有紧急情况,现场勘查指挥人员或主管部门负责人也可决定。4.必要时还可邀请被害人(事主)、证人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5.对实验过程和结论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一)制定方案,做好准备1.确定实验的内容和方法熟悉材料—明确任务—确定内容方法2.确定实验条件--地点、时间、自然条件:天气、光线、气温、湿度、声响等。3.准备实验的工具和物品:--原物或与原物相同、相类似的物品三、侦查实验的步骤与方法(二)确定参加人员--主持人--具体操作人员--见证人--专业人士(三)组织实施统一指挥、分工实施、正确操作;仔细观察、反复进行、做好记录。(四)制作侦查实验笔录侦查实验笔录样本四、实验结果的分析评断实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实验组织是否符合规则参加人员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素质水平实验步骤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全面第二节侦查辨认一、侦查辨认的概念和任务侦查辨认是指侦查人员利用辨认人的直观感觉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等进行辨别认定的一项侦查活动。侦查辨认的作用--为划定侦查范围提供参考依据--为发现侦查线索提供帮助--为审查证实犯罪提供参考依据侦查辨认的任务--查证犯罪嫌疑;查找尸源;查找物源;辨别赃物;甄别地点等等二、辨认的种类根据辨认主体分为:--被害人辨认、证人辨认、犯罪嫌疑人辨认根据辨认客体分为:--人的辨认、物的辨认、场所的辨认、尸体的辨认根据辨认的形式分为:--公开辨认、秘密辨认根据辨认是否通过中介:--直接辨认、间接辨认根据辨认客体的特征:--静态辨认、动态辨认根据辨认地点是否固定:--定点辨认、寻找辨认三、侦查辨认的规则分别辨认:--两个以上的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同一辨认人对两个以上的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混杂辨认:--陪衬物:与本案无关,与辨认对象相近或相类似;数量得当(人--不少于七人;照片--不少于十张)自主辨认:--避免辨认人在辨认前见到辨认对象--辨认过程中严禁暗示诱导明确辨认目的做好辨认前的准备工作--询问辨认人;确定辨认的时间地点;准备陪衬客体;制定辨认计划具体实施辨认制作辨认笔录四、侦查辨认的一般步骤侦查辨认的程序要求1.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2.遵守必要的审批程序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3.事前询问辨认前要详细询问辨认人所了解的辨认对象的情况和特征,并详细记录。制作辨认笔录和辨认报告公开辨认辨认笔录秘密辨认辨认报告辨认笔录的内容1.基本情况部分:辨认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辨认人的基本情况辨认对象的情况混杂陪衬对象的情况。2.辨认过程及结论部分:辨认前的询问、辨认过程、结果是肯定、否定或相似,其具体根据是什么。3.结尾部分:参加辨认人员签名或盖章:包括组织辨认的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等。通缉通报(一)概念通缉是公安机关对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一定范围内通令缉拿归案的一项侦查措施。(二)条件:同时具备--应当逮捕;--在逃。一、通缉注意:通缉的发布机关是公安机关,而不是公安机关的某一个部门,更不能是除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通缉的接收方面,既可以是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广大公民。作用:是公安机关协同作战的重要措施;是发动广大群众的重要手段;通缉令除了通告犯罪嫌疑人的作用外,还具有拘捕证的作用。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公民个人持有通缉令就持有了缉拿被通缉人的合法凭证,就可将其抓获归案。(三)适用范围:拘捕之后又逃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拘留或逮捕但潜逃的犯罪嫌疑人审判期间逃跑的被告人;服刑期间逃跑的罪犯。(四)通缉的形式与内容1.通缉令格式:(1)标题部分:包括题目和发文号(2)内容部分:案件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情况及特征;可能投奔的关系人;通缉要求及联系方法;附被缉捕人的近期照片。(3)结尾部分: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二、通报(一)概念通报是将发生案件和侦查过程中发现的有关情况,通告有关地区的公安机关,以便互通犯罪情报或要求协查控制、提供线索的一项侦查措施。与通缉的关系:通缉的发布比较严格,适用对象范围较窄,不够灵活;通报适用对象广泛,比较灵活,弥补通缉的不足(二)通报的种类1.犯罪嫌疑人通报;2.流窜犯通报;3.赃物通报;4.无名尸体通报;5.案情通报方式:电话、传真、函件三、通缉通报的审批权限发布通缉通报,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并加盖公章。《程序规定》第252条: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辖区内可直接发布通缉令;超过自己辖区范围的,应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一)对发出单位的要求1.通缉通报要及时发出及时;补充、修正及时;撤销及时。2.文字简练、内容准确、清楚3.范围适当,有针对性4.注意保守国家秘密四、通缉通报的要求(二)对接受单位的要求1.引起重视,专人负责2.迅速转发,及时查证3.发现线索,及时反馈4.建立档案,搞好研究追缉堵截一、概念追缉是指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查明作案人或犯罪嫌疑人已经逃跑,组织力量,沿着其可能逃跑的方向和路线进行追踪缉捕的一项侦查措施。堵截是指在作案人或犯罪嫌疑人逃跑过程中可能经过的路口、关卡进行拦截缉捕的一项侦查措施。适用对象:负案在逃的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现行案件中逃离现场的犯罪嫌疑分子预谋、准备犯罪的犯罪嫌疑分子拘留、逮捕后脱逃的犯罪嫌疑分子二、追辑堵截的条件(一)时间条件犯罪嫌疑人逃跑到侦查机关决定采取措施的时间,有无采取紧急性措施的时机和可能。(二)特征条件--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和逃跑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人身形象特征和携带物品特征等。人身特征:物品特征:案后特征:(三)空间条件现场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位置以及犯罪嫌疑人的逃跑方向、路线等条件。(四)交通、人员流量条件包括车流量、人流量以及人员构成情况等(五)交通工具条件(六)痕迹条件三、追辑堵截的方法(一)追缉方法1.单向(路)尾追法适用于犯罪嫌疑人特征明显暴露,逃跑方向路线明确,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不太复杂的情况。根据犯罪嫌疑人逃跑的路线和踪迹,组织力量尾随其后追击。可同时在其逃跑的前方布置力量、设卡堵截。2.多路迂回法适用于犯罪嫌疑人逃脱方向有多种可能,熟悉地形地貌或地理环境复杂地段。组成多个追捕组,中间穿插,两侧迂回,相互策应。(二)堵截的方法1.设卡堵截适用于犯罪嫌疑人特征明显、逃跑方向路线明确、或驾车潜逃的情况。要求:--快速反应、严密布置--掌握特征,以便准确发现、识别目标--适当选择卡点位置,讲究堵卡方法2.定点堵截在犯罪嫌疑人逃跑必经之路、落脚藏身地点,定点守候。3.寻查堵截公开或秘密巡逻、盘查4.围捕堵截犯罪嫌疑人逃至建筑物、山林洞穴等场所时,将其包围起来进行缉捕。实施要点--确定恰当的包围范围--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地物--做好包围圈内群众处置工作--逐步缩小包围圈--注意智取案例:追捕邱兴华四、追缉堵截的实施要点注意与沿途查访相结合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社会关系的控制注重运用立体追堵法发挥侦查协作的整体效能统一指挥树立风险意识摸底排队摸底排队一、摸底排队的含义二、摸底排队的步骤三、摸底排队的方法四、摸底排队的要求(一)摸底排队的含义摸底排队,简称摸排、排查,是侦查部门在分析案情的基础上,在确定的侦查范围内,对有作案迹象或作案可能的人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发现犯罪线索或犯罪嫌疑对象的一种侦查措施。二、摸底排队的步骤1.确定摸底排队的条件摸排条件又称摸排依据,是刑事案件发生和存在的因素,即犯罪行为人作案所应当或可能具备的犯罪条件。摸排条件1)作案时空条件;2)因素条件:动机目的条件;因果关系条件3)作案工具、技能条件;4)知情条件:对现场及被害人的了解5)个人特点条件:自然特征;社会特征6)现场痕迹、物品条件:现场遗留痕迹、物品;7)持有赃款赃物的条件8)其他条件:作案前后的反常表现;违法犯罪记录;结伙条件等2.确定摸排范围摸排范围是指查找犯罪嫌疑人的地域范围和人员类型范围。地域范围,又称空间范围,指犯罪嫌疑人可能居住、工作的地域范围和经常涉足、活动的区域、场所。人员类型范围,又称社会范围,指犯罪嫌疑人可能的职业、行业和社会关系范围。确定摸排范围的依据1)根据现场位置确定:2)根据案件性质确定:3)根据作案特点、现场遗留物确定:4)根据信息检索等相关因素确定:3.筛选重大犯罪嫌疑人1)方法:即由面到线再到点的排查面:在确定的摸排范围内,广泛调查走访,摸情况查线索,根据条件排除无关。线:汇总情况,排出嫌疑名单;根据查出的线索,顺线深入调查。点:筛选重点,即确定重点嫌疑对象。2)确定重点嫌疑对象的依据:--时空条件--因素条件--证据条件3)确定后的处理:一般不触动,做好控制和外围取证工作,有外逃、自杀、行凶、报复、继续作案迹象的,予以拘留审查。(三)摸底排队的方法1.内部排查:2.面上摸底:又称全面摸底,是在已确定的摸排范围内,依靠各方力量,比照摸排条件,全面寻找犯罪嫌疑人3.个别走访个别走访是根据全面摸底收集的线索,有针对性地向有关知情人了解情况,以进一步获取重要线索。4.网上摸排网上摸排是指利用网络系统进行检索排查,并搜寻相关信息的工作方式。(四)摸排的实施要求1.全面细致,防止疏漏。2.实事求是,防止干扰。3.深入群众,加强指导。4.做好善
本文标题:侦查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8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