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臧培汝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一班有50人,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约束自己了,本学期需对学生进行自律教育。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三、教学目标: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行为与习惯:1、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三)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能尝试合理地解决生活中问题:2、学会给自己制定不同时期的目标,树立自信心;学会一些简单的读书方法;3、了解一些家乡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4、知道有关的环保知识,能以一名“家乡小主人”的身份,为家乡的发展与建设出谋划策。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五、具体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3、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4、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六、教学进度安排: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时间我爱我我的祖国多辽阔21周的祖国江山多娇32-3周各族儿女手拉手33-4周祖国江山保卫者25周消费与生活家庭小账本26周合理的消费27周购物场所我知道38-9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29-10周生产与生活吃穿用哪里来310-11周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311-12周生活中的各行各业312-13周交通与生活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313-14周交通与我们的生活314-15周从古到今话交通216周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217周复习218-19周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9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