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三下乡”暑社会实践培训
生命理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培训什么是暑期社会实践1、定义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送卫生、科技、文化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2、我的理解(1)现实对社会实践的重视(2)要有所得,必须认真对待2009年四川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回首建国历程,再谱崛起新篇,尽展青春风采喜迎六十华诞,践行科学发展,弘扬时代精神,立志报效祖国(再谱和谐新篇)(一)“展锦绣中华,抒爱国情怀”——喜迎建国六十周年系列实践活动1、“强国之路·青春使命”记录建国六十周年辉煌历程行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某一领域,选择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人物等不同的对象,见证祖国60年来的变化与发展。以图片、DV等方式记录建国60年来的变化,也可通过文艺演出、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专题展览、宣传板报等形式。2、“红色革命之旅,重温建国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参观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馆、烈士陵园,考察革命老区、伟人故里等。3、“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举办传统文化展览会,寻访收集民间传统文化等实践活动,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进一步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二)“科学发展·引领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1、“见证祖国60年”专题调研活动以农村改革、对外开放、国有企业改革、等为主题,选取某一侧面,进行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的专题调研,撰写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活动充分发挥农学专业优势,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发展效率、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为主题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3、“关注民生”社会建设专题调研鼓励学生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以医疗卫生问题、住房问题、物价问题、养老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就业问题、低保制度、收入分配问题、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等为主题开展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专题调研。★★★4、团组织基层建设调研活动采取实地考察、座谈、访谈、调研问卷、个案研究等方式,对高校、农村、社区、企业、机关等领域的团组织建设进行调研,总结提炼出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三)“情系灾区群众、服务灾后重建”系列实践活动1、灾区农业生产恢复帮扶活动结合我校专业优势,赴灾区基层乡镇,开展灾后重建情况调研、种养殖业灾后重建规划、灾后重建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举办农作物栽培知识宣传、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动植物病害防治、优良动植物品种推广等农业帮扶活动。2、灾区群众心理援助活动开展群众心理恢复状况调研、心理援助和情绪疏导工作。3、学生感恩行动实践活动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组建“学生感恩行动”实践团队主要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帮助灾区有需求的人群。4、爱心飞越,关注灾区孤残儿童组织爱心募捐、文艺联欢、心理援助、灾区孤儿结对帮扶、孤残儿童生活现状调研。(四)“弘扬五四精神,谱写时代乐章”系列实践活动1、“我与祖国共奋进”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回到家乡所在地,引导组织地方各级团员深入学习、贯彻各级领导在“五四”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同唱一首歌,共升一面旗”主题活动、“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活动。2、“闪光的青春”——我身边的共青人寻访活动为纪念建团87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组织团员对身边优秀共青人进行寻访,深入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并通过专题片、录制访谈节目、召开座谈会、开展共青人精神大讨论等形式,引导广大团员、团干部珍惜共青团员身份,珍视共青团干部岗位。(五)“青春建功新农村,科技助农促和谐”——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学农、爱农、心系‘三农’”支农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结队帮扶、交流座谈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图片展、资料发放、科技赶场等形式开展科技宣传活动;通过农业新技术培训、示范带动、农业科技产品推广等形式开展技术推广活动。让广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村现状,深化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与认识。(六)“直面危机应对挑战”——大学生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七)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关注空巢家庭老人,帮扶残疾儿童等公益实践活动。(八)大学生骨干挂职服务实践活动(九)“推广川农科技成果——造福一方百姓”实践活动(十)“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讲座、报告会、板报、画展等多种形式,宣传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省概念,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倡导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十一)“防灾减灾,人人参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街头宣讲、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开展针对自然灾害防护、消防安全、医疗救护等内容的技能培训等活动,以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十二)充分利用假期参加勤工助学、助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后勤服务公司、图书馆等单位提供的岗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流程篇暑期社会实践之流程篇流程图:宣传动员↓组织实施(申报,准备,开展)↓总结,交流,评优,表彰暑期社会实践之流程篇时间安排部门成员培训:3月中旬——4月中旬社会实践宣传:3月底——5月初培训会:5月下旬组织院队:6月上旬分队宣传、组队:5月中旬——6月上旬组队实施:7月——8月后期总结:9月暑期社会实践要求篇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一、参加形式(一)组队(3人以上)(二)个人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二、综合要求(一)思想上的要求1、要统一思想(1)集体思想要统一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应召开一次由全体人员参加的团队动员会,通过动员会让参加者从总体上了解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时间和地点、仪式和步骤等具体情况,在会上还要重申和强调本次实践活动的纪律要求、管理体制、安全事项等内容。(2)个人认识要到位活动的组织者及小分队的领队,在出发之前也要召开一个简单碰头会,听一听大家对实践活动的想法和建议,讨论一下实践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如果还有个别成员对活动还存在异议,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一些特殊的、预计会遇到较多困难的实践活动,组织者和负责人甚至要在成员中展开一些讨论,让队员谈一谈认识,统一思想。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2、要变换角色大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弱点就是缺乏社会磨练、缺乏社会阅历。这就容易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善于体察国情、民情,崇尚空谈,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进而还会产生政治信仰危机,劳动观念淡薄,与老百姓感情疏远,不能从现实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坐标,如此等等一系列问题。要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首先,要从心理上接受活动中担任的角色,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劳动人民,学习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好的品质和精神。其次,要不断接近角色,从实践活动的准备期开始,参与者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学生,还是要象演员演戏一样,完全融人环境、融人角色,做到“学什么,象什么”。。没有这种角色意识,没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就会出现与周围环境、人员格格不入的现象,达不到实践活动预期的效果。最后,要使自己的感情与当地人民更加贴近,由接近角色、扮演角色到认同角色需要一个过程,要通过这样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使大学生思想上得到提高,感情上有所升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落后的思想认识,这才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3、要正视困难(1)物质条件较差(2)生活环境改变(3)生活方式的改变(4)人际关系发生变换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二)知识上的要求1、要了解时事政策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一些关于时事政策方面的知识,但往往只是泛泛的了解,具体到某一行业,对其政策的了解就显得薄弱了。近些年来,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各行各业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涉及到许多政策问题。因此,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要对与活动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党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将有助于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我们到农村去开展“三农”问题调查,就必须对当前涉及到农业、农村、农民的的方针政策和重点工作有一个了解,可以把近期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上有关农业的报道集中翻阅浏览一下,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请本校内对这方面有研究的老师给队员开一个小型的讲座。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2、要掌握经济常识在社会实践知识的准备方面,还要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常识。掌握经济学知识,主要靠日常积累。要着重了解社会主义经济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宏观经济的调控与管理、价值规律和物价政策、企业资金的构成及运动等方面的知识。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3、要巩固专业知识大学生是掌握较高专业理论知识的群体,把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们巩固知识、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回报社会的有益尝试。社会实践通常采用考察、咨询、服务等方式,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是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认真做好与活动内容相关的专业基本知识的准备十分重要。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4、要了解社情民俗对实践地的风土民情、民俗习惯的了解是增进与实践地群众感情交流的基础。在准备过程中,要多方面搜集该地区的民风、民俗等资料,进行学习。比如:人口组成、民族种类、宗教信仰、教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家庭构成和邻里关系,群众的起居、耕作、饮食习惯,以及婚、丧、嫁、娶习俗等。此外,还要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地理概况作一些了解,如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植物和农作物、交通状况等方面的知识。要了解这些情况,一是向当地人或了解当地情况的教师同学请教,二是可以看看当地的地方志以及当地的报刊杂志,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主要情况。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5、要训练社交礼仪1、要尊重对方到一个部门或一位居民家中访问,不管门是否开着都不应直闯进去,而是要轻轻地敲门,问“有人在家吗?”或“可以进来吗?”得到允许后再进门,进门后要先做自我介绍。◆2、要注意仪表穿着要整齐,仪表要端庄。与陌生人见面,不要穿拖鞋、背心,握手时要注视对方而不能低头,不要漫不经心地与人交谈,更不能在人前脱鞋子。◆3、要长幼有序遇到年长的人,要主动打招呼。在介绍别人特别是领导、老师时,切忌用手指直指对方。与年长者在一起交谈时要侧耳恭听,不要有小动作。人家请你吃饭时,就座前要谦让,请年长者先坐上座。◆4、不要乱插话在访问、座谈等调研活动中,自己除了启发对方发言以外,尽量少说话,更不要在别人讲话时乱插话,以免喧宾夺主。◆5、要注意措辞讲话时要考虑到时间、地点、对象,提出问题时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例如,某校一位学生在偏僻的山村进行社会调查,看到一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身边还站着年龄不等的四个女孩时,问她:“这些都是您的孩子吗?”“是。”“您为什么不计划生育?”“你管不着。”言尽于此,双方都很尴尬。如果换一种说法“您这里允许每家可以多几个孩子,是吗?”通过启发让人家说心里话,你再进行政策宣传,就容易被人接受。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三)组织上的要求1、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1)指导思想社会实践活动所体现的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某一特定阶段的中心任务,以及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等等。(2)内容根据社会实践的目的、要求及学生和社会实际情况,设计具体活动内容。(3)主题根据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内容所提出口号。如:“到实践中去,向人民学习”、“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践‘三个代表’,服务地方经济”等等。它是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方式为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根据活动内容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选择具体的活动方式和方法。(5)规模和组织形式参加社会实践的人员范围、人数、领导机构、部门分工和人员分工。暑期社会实践之要求篇(6)
本文标题:“三下乡”暑社会实践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0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