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析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浅析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路径龚德平(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0005)[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教学重点和目的,将教案的设计与理想信念教育“三贴近”原则结合起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作者简介:龚德平,湖北荆州,男,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教师,助教,邮编:310015,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树人街8号现代服务业学院龚德平老师,电话:15168492565,E-mail:237723632@qq.com,研究方向: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高校学生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在整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主流意识形态,我们应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以达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2009年4月笔者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情况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于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上,选择准确性42人,占样本总数的8.9﹪;感染力258人,占样本总数的54.4﹪;说服力123人,占样本总数的25.9﹪;针对性51人,占样本总数的10.8﹪。可以看出,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见图4-2050100150200250300准确性感染力说服力针对性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图4-2要达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目的,就要求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引导大学生向既定教育目标方向发展,力求达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的大部分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较远;要想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来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我们的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具体事例,来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分析、综合,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与部分大学生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思政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纯理论的灌输,而轻与同学的双向互动。所以,要达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目的,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2009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最喜欢思政课教学方法这个问题上,学生选择讨论式140人,占样本总数的29.5﹪;案例式281人,占样本总数的59.3﹪;研究式57人,占样本总数的12.0﹪;专题式117人,占样本总数的24.7﹪;启发式147人,占样本总数的31.0﹪;社会实践式142人,占样本总数的29.9﹪。见图4-3050100150200250300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专题式启发式社会实践式图4-3工欲善其行,必先利其器;方法是实现特定目标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而正确的方法对于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当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明确之后,教师是否能够选择合乎自身知识结构以及个人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就成为其能否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差异是很大的;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与教师个人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教学经验等有关外,关键就在教学过程中合适、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上。“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教学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教学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教学目的。”1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以求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第二,在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前提下,要敢于凸显教师的个人看法。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每当老师针对某种理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学生一个个都是聚精会神地听课。而一旦老师大篇大篇灌输纯理论知识时,学生则是低下头,各忙各的去了。这也充分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表个人看法的重要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经济领域的大变革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加上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某些领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对党和政府一些主导政策存在着大量认识上的矛盾与思想上的偏差。针对这种状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讲授中,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大的方向,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另一方面,应当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大学生走出思想上的困惑。1庞红卫:《试论教学方法的组合》,《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10期。31-33页第三,在课堂讲授中,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氛围。能否发挥教育效果的关键就是以理服人,而不是压迫式的强制灌输,强迫大学生接受。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个性特征也十分明显。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中,一味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势必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像小组讨论、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流价值观教育。“要情理交融、气氛和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的无形渠道。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争取以情动人,为有效教育打好良好的心理基础。”2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开展沟通,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把课堂打造成一个既能传播知识同时又能与大学生开展沟通的载体。笔者在与部分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当涉及“课堂气氛活跃对于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这个判断时,持完全同意和比较同意态度的有160人,占样本的总数59.4%,只有五成多的学生对课堂的气氛持肯定态度。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和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介绍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基本观点。在具体教学中,要增强教学针对性,教师就一定要回答好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的问题;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明确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坚定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和信念。只有加强教学针对性,坚持“三贴近”,敢于和善于回答大学生中存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可能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第二,将教案的设计与理想信念教育“三贴近”原则结合起来。笔者在课后与大学生访谈中发现:学生在回答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原则方面做的怎样这个问题上,选择很好67人,占样本总数的14.1﹪;可以268人,占样本总数的56.5﹪;不行110人,占样本总数的23.2﹪;说不清楚29人,占样本总数的6.1﹪。如图4-4050100150200250300很好可以不行说不清楚老师教学坚持“三贴近”程度图4-4从以上研究数据可以看出,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就要求我们使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结合大学生价值观特点下,将教案的设计与理想信念教育“三贴近”原则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提出的感兴趣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教学实效性。“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等,这些题目以学生讨论为主。要求他们在课后收集资料进行讨论或辩论,课堂上请小组组长将讨论结果作综合发言。”3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使同学们对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体会的更加深刻。总之,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中要明确教学重点和目的,将教案的设计与理想信念教育“三贴近”原则结合起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自己未来人生道路联系起来。注释:[1]庞红卫.试论教学方法的组合[J].中国教育学刊,2000,(5):31-33.[2]张耀灿,卢爱新.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30-32.[3]李婷婷.如何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4):113-114.参考文献:[1]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张敬斌.价值导向:大学生认同社会核心价值的关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杨鹏.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认同[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本文标题:浅析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