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作为教师就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而不是单一的教会他们知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是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可见,只有学会学习,使自己能够终身吸收新的知识,才是学会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立足于这个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世界的关键,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14年3月,课题组对本校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现状从自主学习效能感、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方法、上课思维、自主学习评价、自主学习拓展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教育自身因素导致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表面看来,课改后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多,偏深偏难的内容少了,比如理科方面的定理、公理、公式等的推导、证明的内容量大大减少,知识难度降低了,而实际上新教材不少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变差,脱节现象严重,有些环节算理模糊,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难度,加上考试内容往往远不止于教材范围,迫使教师不得不补充大量内容,尽可能地适应考试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只有挤时间、满堂灌,学生就只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课外练习、去死记知识点。科科如此,学习的难度、强度自然加大。课程过重、作业过难过多、考试过频以及同学间的激烈竞争、睡眠严重不足、精力不济、内心焦虑、处罚威胁、升重点高中自信不足等,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2.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相当多的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新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熟悉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新问题的直接原因。一些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低,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更难于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认为读书就是让孩子识几个字。3.农村中学师资水平低,教育方法陈旧,使得学生感到学校生活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教师把精力放在“尖子生”身上而放松对“学困生”的关爱和转化工作,甚至会把“学困生”当作影响升学率的包袱加以歧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回顾与反思上述现状,不难发现,农村学校学生学习仍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学习的自主性不强,缺乏探究学习的方法与机会,学习动机过于功利化,对合作交流的能力不够、层次较低、时空较少。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显得非常得迫切与必要。二、课题概念及其界定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所谓翻转,主要指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课后复习、做作业、然后参加考试。在翻转教学模式中,学生先通过老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到了课堂上,做一些实践性的练习,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会进行指导,而不是当场授课。学生进行的通常是项目式学习,教师则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区别化指导。为了厘清“翻转课堂”的含义,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指出,“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视频并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在线课程。学生不是孤立、无序地学习。他们强调,“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手段,旨在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学习,教师要创建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教师应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缺课,也不至于落下,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江苏省苏州市原电教馆馆长金陵老师认为:“翻转课堂”是把传统教学结构颠了个倒,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其结果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本课题组界定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造和创新的教学模式。2.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又可称为“学习风格”,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年首先提出。它是指学习者喜欢并习惯使用的学习策略,反映了学习者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爱以及他们的学习倾向。学习方式具有普遍性。任何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自觉不自觉地总要选择和运用一种程序、方法等来对学习对象进行理解、记忆并使之内化为人脑可接受的东西贮存在大脑之中,并在适当时机加以运用。学习方式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说来,主体在最初学习活动中采取了某种方式之后,习惯于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继续沿用。开始这种方式往往以不自觉的非理性的形式出现,但随着学习活动的多次重复,学习主体对学习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和提高,特别是经过一些思想家的概括,学习方式就以理性的形式存在,并由个体意识向群体意识转化,并逐渐积淀下来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而为后人所继承。学习方式是为学习内容服务的,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式也必然要发生变化。但学习方式的变化程度与历史的不断进步、学习内容的不断增长相比要缓慢得多,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习方式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受到学习主体自身条件的制约。一般说来,人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正确、原有知识较多的主体容易形成正确合理的学习方式,反之则容易形成错误的或不合理的学习方式。其次,受到学习主体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习主体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形成之后,不只是消极被动地去适应学习活动,而且对学习效果发生直接的影响。正确的、合理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并使其能够较迅速地转化为主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错误的、不合理的、陈旧落后的学习方式往往停留在对所学内容的简单记忆和浅层次的直观理解上,也不能够或较慢地转化为主体的实际能力。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时代和发展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学习方式两大类。当前学习方式的进步也就主要表现为传统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化。4.转变转变,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三、课题阶段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研究内容:1.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农村学校的数字化“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2.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农村初中特点的典型案例实践研究;3.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并进一步完善适合农村初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分为以下7个子课题:子课题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2:翻转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子课题3: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4: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子课题5:课堂有效管理策略研究子课题6: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策略研究子课题7: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的经验建构的结果,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根据自己的意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进行解释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发生于与学习者相关的情景中,又是通过协作吸收多种观点的过程;学习的激励因素是认知冲突或疑问,决定着学习内容的性质和组织。建构主义者教学观强调:必须使学生通过积极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为只有在形成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知识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其主要的教学原则是:建构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谐性,然后主动改变之;知识学习的认知建构发生于具体的情景之中,因为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认知建构还产生于集体的积极商讨过程。2.ARCS动机设计模型理论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美国心理学教授凯勒提出的。他综合了多种动机研究观点提出了关于动机设计模型的四要素:即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ARCS动机设计模型可以看成这样一个过程:为了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他对一项学习的注意和兴趣;然后使他理解完成这项任务与他自身密切相关;接着要使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从而产生信心;最后要让他体验完成学习后的成就感,感到满意。上述四个要素是一个整体过程,没有主次之分,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使学习者丧失学习动机。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分析动机问题,有助于明确动机激发的重点。3.心智运动技能教学模型理论罗米斯诺娃斯基博士提出心智运动技能教学的三步教学法:传授基本的知识内容;传授基本的运动技能;熟练(速度、持久力和精确性)和推广(迁移到更广的环境中),并对心智运动技能教学的核心给出具体的建议:传授知识、提供练习、对于练习的反馈、促进迁移、正确对待逼真度的问题、自我投入,她通过厘清其中的生产性技能和复制性技能从而确定了各技能获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智运动技能教学的一般性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对于各种场合各种技能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普遍指导意义。因此,最优化教学理论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与现实意义。五、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必须要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盲目追求教学改革的形式将会导致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低下;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核心的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以及是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3.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教育教学的特点出发在数字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和方法。六、课题研究的过程第一阶段(2014年3—11月):课题论证及开题阶段。就课题展开文献研究,进行课堂教学调查,召开相关教师、学生座谈会,研究人员培训,作好开题的各项工作。第二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4月):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农村学校的数字化“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第三阶段(2015年5—6月):进一步研究和实验阶段。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农村学校的数字化“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微课制作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助学稿编制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在本校七、八年级实施常规教学,通过学生的成绩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数字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性,从而取得初步的研究结果。第四阶段(2015年9—12月):阶段总结形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进行进一步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第五阶段(2016年1—3月):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总结各项研究成果。七、课题研究
本文标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1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