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云南乡土建筑概论——之云南合院建筑合院式住宅也称为宫室式或庭院式住宅,是中原汉民族传统居住建筑的主要形式。其以庭院为中心,在庭院四边布置房屋,正房坐北朝南,耳房配列东西,倒座居南朝北,形成一个中轴对称、左右平衡、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向心、方整的平面型制。这种居住模式的普遍采用,与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儒家礼制秩序的哲学理念思想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北方的北京四合院、山西合院到南方的闽南、福建民居或到远离中央且地处偏僻地区的四川、云南等地的民居,都现存有大量合院民居的实例可考。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在不同区域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大地上的合院式民居呈现出多样的形式。单云南的合院式民居就有多种形态,虽然都是在中原汉文化传播的影响下形成,昆明、大理、丽江、建水、石屏等地的合院式民居却各具特色,自成一体。下面就分别做详细的剖析。序第一部分.昆明“一颗印”1.简介2.演变由来3.四种形式4.建筑特征5.一颗印实例:*昆明市郊西山区团结镇乐居村*官渡街道六谷村320号*矣六乡肖家营346号1.简介“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是合院住屋形式的典型代表。云南一颗印: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又叫窨子屋。剖面立面平面“一颗印”民居属四合院住宅,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四周都是房屋,天井围在中间,整个平面外观方方整整的,如同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立面立面如果要追根溯源,“一颗印”建筑实际上是北方四合院在南方的形式。然而,南方的四合院受到人口密集、建筑面积有限,再加上云南地形多山地,气候多雨的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北方四合院在云南就变成“一颗印”。但是,这种改变并不是单纯的缩小,例如:因为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又由于多山区,地方小,潮湿,正房常为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外墙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只有在天井里,才开大窗。“一颗印”民居主房屋顶稍高,呈双坡硬山式。厢房屋顶则为不对称的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向内院,在外墙外作一个小转折,成短坡向墙外。屋顶用很厚的筒板瓦,这个瓦形状有点像切开的竹筒,拱形,比北方的瓦厚重。因为云南地区风大,筒板瓦利于通风,防风性能比较好。2.演变由来“一颗印”建筑具有鲜明的建筑风格,从整体上来说,一般形式是“三间挂两耳”的楼房,就是三间正屋,左右各有耳房,正面以门墙封为四方形的平面,从上俯视,整个建筑像一颗古代官员使用的大印,因此得名。而省去左右任何一边的耳房,就叫做“半颗印”。昆明老房子3.四种形式“一颗印”民居为一楼一底楼房,正房三间,底层一明间两次间,前有单层廊(称抱厦),构成重檐屋顶。左右两侧为一楼一底吊厦式厢房,厢房的底层一般各有两间,称为“三间四耳”。面对大门的是正房,正房起楼两层,被分为三间。下有前廊,称为“游春”。在过去,正房中间是客堂,左右两间是主人的卧室。楼上正房中间为祭祀祖宗的祖堂或者是诵经供佛的佛堂,另两间房间供住人和储存粮食等。天井左右是耳房,在过去,耳房供主人子女居住,另外又分隔为厨房和其他用房。这样的布局,符合封建社会的家庭礼制,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耳房到正房,必须上几级台阶,以示尊卑。4.建筑特征“一颗印”总体的建筑形制不受约束,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富地理特征。使得“一颗印”建筑彻底脱离了北方四合院建筑模式,自成一体,从而与北方四合院并驾齐驱,列入中国5大民居建筑形式。我们先人对内地建筑方式的借鉴和引进后,根据云南本土的特点,创造出一种科学的、独特的居住方式,“一颗印”正是昆明人“春融万物,追求卓越”精神在历史上的突出形象体现。1、正方、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正房底层明间为堂屋、餐室,楼层明间为粮仓,上下层次间作居室;耳房底层作厨房、柴草房或畜廊,楼层作居室。正方与两侧耳房连接处各设一单跑楼梯,无平台,直接由楼梯依次登耳房、正房楼层,布置十分紧凑。3、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印”的最典型的格局。4、天井狭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腰檐,正房腰檐称“大厦”,耳房腰檐和门廊腰檐称“小厦”。大小厦连通,便于雨天穿行。房屋高,天井小,加上大小厦深挑,可挡住太阳大高度角的强光直射,十分适合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型气候特点。5、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的双坡顶。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可提升外墙高度,有利于防风、防火、防盗,外观上罄墙高耸,宛如城堡。6、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正房、耳房、门廊的屋檐和大小厦在标高上相互错开,互不交接,避免在屋面做斜沟,减少了漏雨的薄弱环节。7、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一颗印”主要特征昆明印章——“一颗印”历史遗迹5.1昆明市郊的西山区团结镇乐居村5.一颗印实例在这个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小山村里,竟然保存了一大片的“一颗印”旧建筑!村路还大致保留着当年的模样,是用石板铺建的,但是在很多地方又用水泥修补了一遍,而最新的痕迹,则是更多的野草在无言地告诉我们这些路已经很少有人走过了。路边一幢幢的老宅依然保存着“一颗印”的模样,但大部分都屋门紧闭,从外面看已经破败不堪,再无人居住。然而这些“一颗印”建筑的密集程度仍让我们惊呼不已。在中国的传统民居住宅建筑中,有着“五大明星”,福建的围龙屋、陕西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广西的杆阑式建筑,再就是我们云南的“一颗印”。相信大家看到前面四种民居建筑名字的时候,大家脑海里都会浮现相应的图像。但是对于“一颗印”,就是今天的云南人,恐怕也没有多少具体认识了。历史的脚步就是这样飞快,在昆明城里,“一颗印”建筑大面积的消逝也就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昆明市区仅有的几套“一颗印”已经被改造成特色餐馆,孤零零地匍匐在钢筋水泥铸成的高楼丛林之中。昆明人几百年来靠它庇护风雨、繁衍子孙的“一颗印”,就在近十年间离我们远去,变得面目模糊,渐渐看不清楚了。昆明市郊的西山区团结镇“乐居村”乐居村里依山而建的这一大片“一颗印”建筑群,在当代来说实属罕见!它不同于昆明市区现存的单门独户的“一颗印”,而且是根据山坡地形一幢幢紧密排列。“一颗印”建筑根据地形,飞扬灵动,不受束缚的特点在乐居村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乐居村一个老婆婆告诉我们,这个村子是从明朝开始形成的,应该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在她记事时,有一百六七十户人家,但是现在因为房屋破旧,大部分村民已经迁到别处去了。乐居村目前依然保留着“一颗印”建筑风格的旧房屋大约还有二三十处,大多已经没人居住,村里人烟稀少。我们先人对内地建筑方式的借鉴和引进后,根据云南本土的特点,创造出一种科学的、独特的居住方式,“一颗印”正是昆明人“春融万物,追求卓越”精神在历史上的突出形象体现。乐居村实拍5.2官渡街道六谷村320号平面细部构造内院5,3矣六乡肖家营346号内院楼梯外观白族民居建筑形式大多是两层结构的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和“走马转角楼”“六合同春”等类型的三合院、四合院和重院。丽江纳西族民居,与白族民居类似,但吸收有藏族的上下带前廊的楼房形制。民居因为地域性和习俗性的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形成一种民居建筑文化,这种民居建筑文化不仅反映历史、宗教、风俗、地理,而且还展示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第二部分1.“三坊一照壁”中“三坊”指正房及正房前左右两边相对峙的两厢房(俗称耳房)加上与正房相对峙的一堵照壁,合围而一个封闭的四合院落,四合院落中间空地为天井。三坊中,每坊三开间,上下两层。正房三间中,中间一间为厅堂(俗称堂屋)(左、右两间分别为卧室,左边一间供长辈居住,右边一间供长子居住。二楼中间一间供奉主人所信仰的本主或祖宗牌位,左右两间,或住人,或堆放杂物。二楼厢房或住人,或堆放杂物。底层作厨房、餐室,以及供客人临时居住用。四合五天井其平面布置形式基本与三坊一照壁一致,不同的只是在与正房相对的照壁位置上建一层或两层的房屋,由此形成四坊。在每坊的交接处,用围墙围成一个小天井,加上四坊中的一个大天井,就形成“四合五天井”。院落一角“四合五天井”是主房、对厅、两边厢房为合成四合大院。除大院外,四角筑有四个小院,组成大小五个天井。大户人家的住房一般都是这种形式。“张家花园”鹿鹤同春“六合同春”大型白族民居。张家花园一承大理白族民居的建筑历史,把白族民居同私家花园、住与园林相结合、体现大理风花雪月大花园中的园中之园,表现以园林建筑为切入点的白族民居,园与居在这里交溶、心灵与自然在这里嵌合、天人合一是大理白族建筑文化传承与历史发展的必然建筑。六合同春建筑园了白族榆商马蹄下百年讫盼与梦想,大型白族民居“六合同春”是大理人民的风花雪月之梦,是白族人民对民居从感性、理性、悟性的认识和灵性生活的结果。无论是“三坊一照壁”,或是“四合五天井”,正房与厢房沿中间天井与前墙面之间,均有不小于1.2米宽的走道,以便行走或做家务,在一至二层间设腰覆以避雨此外,在部分地方,由于经济或地形条件限制,白族人民也有建“两房一耳”的,也围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落。普通农户的住房多为“一房两耳”或“两房一耳”式。“一房两耳”即是一幢三开间的瓦房加两头两个耳房。“两房一耳”是互相垂直的两幢瓦房,交叉处有一较小的耳房。传统的大理白族民居,其结构形式,绝大部分为土木结构或石木结构、穿逗式或抬梁式木结构!木柱、木梁、木擦、木椽、木楼楞、木地板、木隔板、木门窗,环环相扣,柱梁相连,形成一个统一的有利于抗震的支承体系,整个四围院房屋,外墙作毛石或块石基础,上砌土坯或块石,作围护墙到檐口。四周外墙均不开窗。所有窗子均开向院内整幢民居建筑周边木柱置于毛石或块石基础之上,内部木柱则置于石柱础之上。喜爱装饰是白族民居最显著和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大型宅第,固然尽力装饰,而一般民居,也常常在重点部位加以装饰。民居装饰部位主要有大门、照壁、墙面、门窗、梁柱、天花、地坪等处。装饰种类有木雕、泥塑、石刻、彩画、大理石镶嵌、镶砖等。白族民居特别重视门楼、照壁、山墙的装饰。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喜洲白族民居特别重视照壁、门窗花枋、山墙、门楼的装饰。照壁是一主两厢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多为一高两低的桃檐飞角青盖顶的墙体;居主房正前,连接两厢山墙,使三方形成封闭庭院。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整体建筑艺术在白族民居建筑的特色上吸收了西方及江南民宅的优点,形成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白族民居建筑是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缩影精粹,是白族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和我国传统汉族民居建筑是有一脉相承的相同点外,还具有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特点。民居建筑中所谓的“就地取材”,是民居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地取材”的材料构筑的建筑,显然带有截然不同的地域特点。纳西民居自上而下都是由地方材料建成的,因材施用,物尽其能。地方的物产决定了建材的选择和建筑的样式,是民居建筑鲜明地域特色的表现。丽江民居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工艺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典型的意义。2.丽江纳西民居木构架形式有“明楼”、“
本文标题:云南民居之合院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1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