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本章目录•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第三节价值规律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一、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①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比如阳光、空气;②必须要用于交换。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这是对商品内涵的最基本理解。要真正弄懂商品,还必须深入到商品内部,分析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一、商品的二因素2、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①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针对他人(购买者),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才能满足他人使用。一、商品的二因素3、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能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这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政治经济学称之为价值。两把斧子或100斤小麦一、商品的二因素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①统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相互依赖,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或者价值(如不用来交换的产品),都无法成为商品。②矛盾的:相互对立、排斥。生产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者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一、商品的二因素5、交换,是解决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手段。•交换成功: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各得其所,生产者让渡使用价值而获得价值,购买者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失败:生产者无法获得价值,购买者无法获得使用价值。常表现在经济危机中。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概念: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看是抽象劳动。①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如农民锄地、画家作画的劳动形式是具体的。•具体劳动的过程,是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改造的过程,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差别造就不同的使用价值,交换成为可能。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②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抛开农民锄地、画家作画的不同劳动形式,他们都要耗费一定的体力脑力。政治经济学把这种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不同商品的抽象劳动在质上一样,量上可以比较。因而,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①存在差别和矛盾: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则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②又是统一的:二者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而是统一于生产同一商品的劳动过程中。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4、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的二因素。如图: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5、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它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突破前人“劳动创造价值”观点,认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②它是建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马克思运用这一学说,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③还是其他一系列理论的基础,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知识点测评题【单选题】劳动的二重性是()。A.两次劳动B.两种劳动C.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D.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答案】D【解析】考查对劳动二重性的理解,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两种劳动。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劳动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性质。①私人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者的个人私事,劳动产品也归私人所有。②社会劳动:社会分工,导致劳动者只生产某一种产品或产品一部分,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因此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③这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①如果商品交换出去,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反之无法转化。这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②这一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如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根源。这一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解决了。③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谢谢大家!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1、概念商品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思考:商品价值量大小,是不是取决于商品生产者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长短?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不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①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以甲乙丙三人制鞋为例: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现有生产条件:当前的,不是过去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条件,主要看劳动工具,机器或手工;——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能达到的水平。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例子:解析:如果乙代表了大多数,那么10小时就是生产1双鞋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1双鞋的价值量只能是10小时的劳动。知识点测评题【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是()。A.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决定B.由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中实际付出的劳动决定的C.生产技术决定的D.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答案】D。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丙:赔钱;乙:正常补偿;甲:赚钱。这促使商品生产者非常关心自己的生产,努力降低劳动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1、概念•简单劳动:不需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如砍柴、挑水。•复杂劳动:需要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胜任的劳动。如雕刻、教师授课、机械设计。2、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1、商品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个)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降低;如果只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则该企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增加。谢谢大家!第三节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反映着商品的价值如何生产和怎样实现两个方面。②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3、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恰是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从较长时间看,价格上涨和下跌部分可以抵消,一定时期内商品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总是趋于一致;——商品的市场价格无论怎样变化,始终以商品价值为基础而上下波动,不会无限度地上涨或下跌。二、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部门的分配,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根据供求关系)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二、价值规律的作用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如果个别生产者的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社会价值,竞争优势;反之,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亏本。二、价值规律的作用3、促进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长期竞争中,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者逐渐确立了优势地位,而处于劣势的生产者最终被市场淘汰。本节练习/思考题1.商品的价值是由()。(单选题,2010年4月真题)A.个别劳动创造的B.私人劳动创造的C.具体劳动创造的D.抽象劳动创造的答案:D解析:要区分几个概念:个别劳动、私人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才形成商品价值,具体劳动同生产资料结合形成使用价值。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多选题)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不受价值影响,只是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E.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反映价值答案:AC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第2章-商品和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