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1年天津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1年天津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和成绩分析塘沽二中王颖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2011年天津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较好地遵循《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的命题指导原则,突出“稳中求变”的特点。命题设计坚持综合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的考查。在坚持“能力立意”导向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生自主学习、理解分析历史问题与探究、阐释、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基本能力、并适度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从总体上看,试卷的知识覆盖面较广,试题结构安排合理,难易度适中,古今中外,必修、选修知识考核比例适当。试卷选材比较丰富,表述准确,长度适中,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学科特色突出。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①大都--北京②汴梁--开封③临安--苏州④益州--成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B本题考查古今地名对照,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用排除法,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③即可。学生对汴梁、临安、益州较为生疏,因此这是一道开头就让学生发懵的题。1都城(古今地名对应)4必修2经济史组合型选择题-----基础能力记忆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积累。借鉴自往年全国卷历史第一题,是今年天津高考的创新题型。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2.A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2古代经济(宋代商品经济)4必修2经济史情境式选择题-----诗歌解析题,类似于古文理解题。第一识别标志为“宋”,看到宋朝其经济方面的直接反应即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在诗中看到“麦”、“丝”、“卖丝籴新谷”,可知其涉及农业、手工业的买卖关系。考察分析理解运用能力。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3.C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3李贽4必修3文化史情境式选择题-----古文理解题。可定位到文化部分明清儒家学说。考察分析理解能力。特别对李贽思想实质的理解。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4.D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意在考查考生正确分析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1878年”这一关键信息,而兴民权、倡新学思想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故D项与邮票的设计理念无关。邮票既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要素,又是西学传入的结果,所以其他三项都能体现邮票的设计理念。4近代思想传播4必修3文化史图片理解题,也是逆向型选择题。第一识别标志是时间1878年属于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对西方的学习还处于“器物”阶段,故不会出现“兴民权”的思想。本题利用天津地方史(民俗)---大龙邮票这一内容考察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5.《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5.A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此题的分析,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考虑即可,如想得太多容易选错。5新文化运动4必修3文化史情境式选择题----主要原因题。内外因并存时优先考虑内因即“内高于外”。考察分析理解能力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6.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A.1998--1900年B.1901--1911年C.1912--1927年D.1928--1937年6.C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实行阳历、鞠躬握手,这一系列的新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选C。这是一道与辛亥革命相关的题,体现了今年的热点。6辛亥革命4必修2经济史情境式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材料中多次出现“新”“旧”可定位到清末民初这一新旧交替的时代。材料中提到“内阁、阳历、阴历、鞠躬”等词,可联系到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责任内阁制”和此时的社会习俗的变化。此题还与周年热点相关,考察理解运用能力。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7.B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7重庆谈判4必修1政治史材料解析题,情境式选择题。识别标志为“重庆”,近代史中与重庆相关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重庆谈判,定位上没有难度。考察分析理解运用能力。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8.“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8.D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该人主张自由和理性。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故选D。8启蒙运动4必修3文化史情境式选择题-----材料理解题。通过材料中“启蒙运动”可对应文化史启蒙思想家。材料中多次提到“自由”,最后又具体到“运用理性的自由”。启蒙思想家中“理性”为康德唯一的识别标志《纯粹理性批判》。考察分析理解能力。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9.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②美国从越南撤军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④中日邦交正常化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9.C本题考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大国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意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是在1973年,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是在1961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选C。基础不扎实的考生极容易出错。9国际关系4必修1政治史组合型选择题----排序题。考查对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掌握,特别是历史事件时间的掌握。历史最重要的是时间,可新课改后对时间有些淡化,学生没有时间概念,所以有一定的难度。考察理解运用能力。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10.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马拉汽车10.B本题考查1973年石油危机,意在考查考生依据材料信息,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做武器,同以色列及其后台进行斗争,导致世界性石油短缺,所以才出现了马拉汽车的滑稽场景。10战后资本主义经济4选修3战争与和平最佳选择题----图片理解题。根据“字重于画”原则,第一识别标志是时间1973年经济方面可直接对应经济“滞涨”,并联系选修三局部战争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造成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与石油能源相关,考察分析理解能力。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11.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是A.反法同盟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11.D本题考查法德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注意关键词“最严重失败”,二战期间的1940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亡国,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11二战4选修3战争与和平最佳选择题。考查选修三的内容,但解题无须用到选修课本知识,再次印证了“必修为本”的说法。本题都是法国遭受失败的战争。只须比较四次战争的规模,考察分析理解能力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12.(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马克壵《世界文明史》(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3分)材料二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6分)材料三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一、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分析:12.【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民主政治发展的情况,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综合把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男人就是城邦”即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政议政,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第(2)问,应依据材料信息,总结出选民人数的增多——男性获得选举权——女性获得选举权——全民普选的递进过程,说明普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广大人民斗争的结果;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农村人大代表比例的增加,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主化程度逐步加深有关;第(4)问,紧扣上面的问题,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多角度分析。2009年、2010年和今年都考查了希腊民主政治,看来主干知识在复习备考中永远是重点。12古今中外民主政治19必
本文标题:2011年天津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87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