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教学设计--配送作业流程
现代物流学——配送作业流程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内容1、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本门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现代物流学》(第五版),由梁金萍主编。这本教材知识更新及时,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编写,课内知识点明确,课后问题有针对性,并适当的加入的实训内容,使学生边学边做,收获丰富。(2)本节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地位:配送在物流活动中,属于重要的中转环节。作用:配送可以解决企业批量生产和消费者零散消费之间的矛盾,可以实现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末端运输的合理转换。(3)知识点与前后教材的联系之前:运输、仓储之后:物流服务(4)教学目标根据职高教学的特点和教材地位,我把本节教学目标分解以下三方面。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技能目标:通过课堂实训,要求学生掌握摘果法和播种法的拣选过程,并能根据不同业务特点选择合理的拣选方法。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短小视频,提高他们学习物流的兴趣,并适当留有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5)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拣货作业,摘果法与播种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教学难点:根据不同业务,选择适合的拣货方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把摘果法与播种法结合使用,有效的提高拣货作业的效率。这需要学生对知识点和企业业务都非常熟悉后,才能灵活运用,因此是本节的难点。2、教学内容设计(1)课前提问:配送中心的功能有哪些?(2)理论讲授1、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2、拣货作业方法:摘果法与播种法(3)理论联系实际、适当的扩展补充操作视频:摘果法视频、电子标签拣选视频(4)适当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二、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方法、手段(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引导、课堂实践、课后讨论(2)教学方法项目教学:课堂教授、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视频扩展(3)时间分配:不满堂灌、不填鸭式教学(4)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图文并茂、丰富知识、增强趣味2、教学过程设计(1)建立任务,引起兴趣课堂一开始,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程的主要内容,配送中心的功能有哪些?然后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完整的配送作业流程,然后给出一个小案例项目让学生思考。(设计意图:PPT上的图片是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随后给出该中心出库订单,有类似的有分散的,学生一时莫不到头绪,没有解题思路,这时给他们讲授摘果法与播种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增加学生吸收知识的深度。)(2)理论重点,主动思维其中重点讲解摘果法和播种法的拣货方法,并通过短小视频让学生有了直观认识。随后分析两种拣货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当讲解完知识点后,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不同的订单用什么方法去拣选,并立即让学生完成案例项目,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增强了课堂的体验感。(设计意图:本环节随机点名推动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会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主动思考,把摘果法与播种法的优缺点再次强调,强化记忆。)(3)流程设计,图形强化完成拣选活动后,就是补货作业和出货作业,因为是大一的学生,对操作流程非常陌生,没有参与感,因此把文字解释转换成图形流程,并配上简单的动画增加趣味性。(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主要是增加学生的体验感,知识点非常简单,只要操作一遍都能记住。但是课堂没有充足的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所以通过图形、素材、动画模拟等方式给学生再现操作场景,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多种形式的加深记忆。)(4)巩固知识,布置作业对本节课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课后知识拓展:分析与调查资料:电子标签拣选系统有什么优点?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配送作业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2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