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教案38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15搭船的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啦”。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美,体会课文情感。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感受翠鸟的美,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课前准备:师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翠鸟图片。生准备:彩笔、图画本。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向学生展示“鹦鹉”的图片,从而认识“鹦鹉”一词。(课件展示,学生欣赏、评价。)2.鹦鹉是鸟类中很漂亮的一种鸟,它还会跟着人学说话,所以有一个成语叫“鹦鹉学舌”,是说人说什么鹦鹉就说什么,人们也常用这个词语来指一些没有主见的人。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一种鸟,它比鹦鹉还要漂亮。它是一位小朋友在去外祖父家的船上碰见的,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15、搭船的鸟》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是什么鸟要搭船?(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1)()()学舌、教室里静()()、一()当关,万()莫开。(2)谜语:一人力气大,把天撑破了。一口吃掉天。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三、整体感知,指导书写1.整体感知课文(1)师:同学们,读通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呢?文中的小朋友都观察到了翠鸟的哪些方面?(2)指生回答课前提出的疑问,再读相关的段落。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暂时不用解答。“搭船的鸟”是翠鸟。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翠鸟的外形很好看,捕鱼的身手很敏捷。这个小朋友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重点探究。2.指导生字书写①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如:搭——答悄——消吞——吴②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如:“父”字要先撇后捺,且撇捺要舒展。“翠”字的最后一横要写长,“嘴”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四、拓展延伸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板书设计:15搭船的鸟搭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出示生字词卡片,复习巩固。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上节课我们学到:翠鸟是只漂亮的鸟,它还很会捕鱼。你知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吗?现在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美在哪里?它的捕鱼动作如何?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①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读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一边想象小鸟的样子。在文中画出表现翠鸟外形美的句子。(从羽毛、嘴两方面来写的。)②读完这段文字,翠鸟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呢?请拿起笔画一画吧。③课件出示翠鸟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并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3.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面对这个“不速之客”,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4.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动词感受翠鸟捕鱼时的敏捷。抓住“冲”“飞”“衔”“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词语重点体会。师指导朗读。5.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师小结:文中的小朋友在乘船的过程中因为细心观察,认识了漂亮而能干的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三、运用拓展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也有许多的事物等我们去发现。家门口、上学途中、课外活动、上课瞬间、与人交流、收到的一份小礼物、别人的某个小动作……细心的你,都有怎样的发现呢?请你说给大家听。2.课外练笔:把你观察到的一个事物或现象,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板书设计:15搭船的鸟外形——美捕鱼——能干、敏捷
本文标题:教案38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3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