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近代五邑侨乡口供纸的内容与价值
近代五邑侨乡“口供纸”的内容与价值张国雄(五邑大学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所江门529020)摘要:口供纸是在美国实施排华政策时期五邑侨乡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移民文献,以台山、开平最多。这种“编写”的文献,有无真实的内容和价值?学术界尚缺乏具体的分析和讨论。本文通过对这种文献庞杂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口供纸的内容: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虚中有实,假中带真。因此,是研究华侨华人历史和侨乡文化的重要文献。关键词:口供纸真假价值五邑侨乡我们曾经对“口供纸”产生的历史背景、种类和制作方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介绍[1],这些主要产生在五邑侨乡的“口供纸”,多数是为“冒名顶替”的新移民而特定编写的。那么,这些“编写”的内容,是否为真实的情形呢?或者说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它有没有历史文献的价值呢?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过讨论。本文将依据保存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部分台山口供纸,进一步就这些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重要历史文献的研究兴趣。一,口供纸的内容结构口供纸内容庞杂,大致由两部分组成。其主体是一问一答式简洁的问题设计,可以称为“主件”。其次,是与主件相关、印证主件真实性的“附件”。(一)主件的结构作为口供纸主件的一问一答格式化文字资料,基本上有“家庭、家族关系“、“相关事件”、“村落结构”、“村落环境”、“证人关系”、“移民”等几个方面。下面以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台山龙塘村《谭焯光口供纸》为例,做一具体的分析。谭焯光于1908年在旧金山“唐山码头”最早的待审所接受了美国海关移民官员的询问,根据他保留在家乡的口供纸,为了应对海关移民官员的审查,移民美国,出国前,谭焯光集中对68个问题进行了准备。这些问题设计有如下几个方面,1,家庭、家族关系“汝果乜名?”“今年己多岁?”“汝乜年乜月乜日出世?”“汝父、母乜名?”“汝父亲有兄弟姊妹否?”“二叔谭洪均娶妻否?”“二叔今年有己多岁?”“三叔谭洪英娶否?”“母亲乃村人氏?”“母亲有兄弟姊妹否?”“祖父母乜名?”“汝自己有兄弟姊妹否?”“三个细佬果乜名?”“谭林光今年己多岁?”“松光今年己多岁?”“谭柏光今年己多岁?”“汝娶妻否?”这方面的问题有17个,是口供纸中份量最多的问题,涉及祖、父、子三代以及家族成员的基本情况。也可能是因为这份口供纸正是处于口供询问的早期,内容比较简单,对祖父、祖母、叔叔等只是了解姓名,没有深入追问。在后期的口供询问中,已经大大增加了难度,不仅祖父、祖母的姓名,生卒年月要问到,而且对父亲每个兄弟和他们的妻儿老小姓名、生卒年月、乃至一些身体特征等情况也必须回答。2,相关事件“祖父来过金山否?祖母来过金山否?”“祖父何时由金山返唐山否?”“祖母何时由金山返唐山否?”“得知汝父亲在乃出世否?”“汝何以得知汝父亲系在金山出世?”“汝父亲在埠做乜?”“联昌(注:谭焯光父亲在旧金山做生意的商号)在乜街乜门牌?”“汝父返来归己回唐山?”“乜年乜月汝父亲返来归唐山?”“汝父亲汝出世后返两(回)唐山,汝此时年幼何以晓得?”“大二回汝父亲返唐山系乜年乜月乜日?”“谁人捭水脚汝来金山?”“汝有凭据纸付返汝否?”“汝来金山做乜?”“有人包汝来否?”所谓相关事件,是指与家庭、家族基本情况有关系的方面,问了15个问题。主要涉及祖父和父亲在旧金山的基本情况,以及谭焯光移民美国的目的和方式。到了后来,这方面的询问又增加了“有没有人教你口供?”“带没有带口供纸?”“如果中美开战,你站在哪一边?”等目的性很强、或感情与理智冲突的询问。3,家居状况“汝住大己行地大己间屋?”“汝同谁人对门口居住?”“汝屋至上踏谁人居住?”这3个问题非常简单,容易回答,正说明了《谭焯光口供纸》的早期性质,在后来的口供盘查中,家居状况、邻里关系是后来口供纸中大幅增加的部分,不仅对自家的房屋结构、布置,家庭成员居住情况,被询问人的具体床位等要一一回答,而且对左邻右舍的房屋结构,其家庭成员如何居住、使用住房,内部布置,以及他们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等等也列入了盘查的内容。4,村落结构“自己条村乜县乜村居住?(注:原文如此)”“汝条村有多少间屋、有己行地、己条巷?”“汝村坐乜向乜?”“汝村有己个路口出入?”“汝村有井、有池塘、有社、有书馆、有祠堂否?”“汝有祠堂、池塘否?”有关村落结构的7个问题很粗线条,但是在后期的盘问中,添加了不少新的内容。比如,村口有无榕树?多少棵?在哪个村口?村里有无炮楼?几座?在何位置?邻居住第几巷哪间屋?甚至有的还会问从你的家到平时玩耍的果园要走多少步?这样的细小问题询问,真是防不胜防。5,村落环境“汝村附近有村否?”“汝村离温边村(注:邻近村落)有己远?”“汝去过温边村否?”“汝村附近有山否?”“汝村近墟否?”“汝去墟有渡过否有桥过否?”村落环境在口供纸中,不是很重要的部分,前后期的变化不大,后期也只是增加了诸如,从汝村到某村或墟要走多久?乘船要多长时间?多久去一次墟?等问题。6,证人关系“有人由金山返唐山见过汝否?”“李敬乜年乜月乜日见过汝?”“谁交银李敬带返汝?”“李敬带有己多银交汝?”“李敬乃村人氏?”“汝村离长发村(注:李敬的家乡)有己远?”“汝去过长发村否?”“李敬见汝己多次回?”“为何事去见汝三回?”“李敬见汝父亲在乃见?”“李敬去见回回坐己久?”“李敬在汝屋食过饭否?”“李敬汝知佢在金山做乜?”“永泰隆(注:李敬做生意的商号)在乜街乜门牌?”在这份口供纸中,有关谭焯光相识的证人李敬的情况有14个方面,居所有问题的第三位。一直到后期,口供纸中对证人的询问准备依然是重点。所有新移民在天使岛候审时,必须有证明人提供证词,这些证词也是比对鉴别的资料之一。相关证明人成为整个甄别审查程序中的组成部分。这些证明人就在美国,便于传询,他们的身份和社会情况有记录在案,这对移民当局来讲,比较信任,也比较容易操作。在这六个方面中,我们不难看到,早期的口供纸比较多地在人物关系上做准备,这包括被询问人的基本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人的基本身份状况,还有证明人与被询问人之间互动的基本情况。在美国海关移民官员看来,只要将与被询问人有关的社会关系弄清楚,尤其是还有在美国的证明人的证词比对,这个新移民的真实身份就比较可信了。随着美国移民官员对中国移民的社会关系、社会背景、风俗人情、地理环境了解的增多,也随着他们对一些利用“出生纸”,冒名顶替进入美国的新移民不断增加的现实,感觉到了以往比较注意人物关系的询问,可能还难以鉴别出身份的真实性。于是,他们就不断扩展询问的内容,增加询问难度,以期找出破绽。后期的口供纸在更加细致地询问人物关系的同时,将家居环境和村落结构也当列入了询问的重点,尤其是增加了对细节的追问。邻居家的米缸放置在什么地方?床如何摆放?都可以成为被询问的内容,越来越刁钻。后期的口供纸,一般还增加了对新移民在家乡读书情况的盘查。这里面就包括几岁开始读书?先生是谁?何村人?多大年龄?同学有谁?同桌是谁?前后桌坐的有谁?他们都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孩子?读书的钱从何来?等等。在这些询问中,一些很不合常理的问题也出现在询问中。比如:谭焯光的口供纸中就出现了,证人李敬做生意的永泰隆商号和谭焯光父亲做生意的联昌商号具体坐落在哪条街、门牌号是多少?谭焯光没有去过美国,怎么会知道这些细节。所以,他通通回答“我不知乜门牌乜街。”移民官员就是想通过对这些刁难性的问题的设计,从回答中辨别你是否“诚实”。(二)附件的结构1,人物照片。这些照片有新移民父亲的、证人的,或者在美国其他亲人的。往往是混在其他人物照片中,让新移民辨认。同时,还要将新移民的照片交给在美国的证人辨认。对照片的辨认,只是准备口供中的一个很简单、容易的环节。比如,1923年台山小岭村《邝耀臻口供纸》专门对照片环节有一个交代:“若税员将汝之护照纸之相头俾汝看,问此相头是谁?答一个我父亲相,一个我二弟耀庚相,一个我自己之相。汝此相何时付寄美国交汝父?答我之相头,系我父亲在家时,近返金山时,同我二弟两人往新昌埠影相,交我父带来金山。”但是在询问过程中,移民官员往往要你说出对方的某些生理特征,看似一个小问题,可能也会让你“爆纸”而被否决。2,村图和屋图。村图主要是交代清楚本村周围的河流、池塘、山丘等地理环境,还有就是与相邻近的村、墟集、桥的位置。屋图就要详细到每间房的家具摆设、家具式样、房屋门有几个、门朝何处开、家庭成员的居处,以及厅与房、厨房的关系等,基本上是一个民居平面图。如果询问到读书的书馆,有的还要求画出书馆中先生与学生的坐席,标出自己读书的坐位等。3,注意事项。这是口供纸中最常见的附件。注意事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问答中,随处注明。比如,在1921年台山《邝耀赓口供纸》中就多处出现这样的提醒,当问到“汝弟等在何处读书及汝馆书友某名”时,在答案:“我弟耀豪亦系七吧岁起馆,亦在敬惺先生处读书。我兄约六、七岁起馆,亦系在敬惺先生清江祖祠读,未曾往过别处”之后,就出现了“书友等其照现时同馆名讲。其人住在某村,照实答。至祈要添入汝弟二名在处读书为要”的提醒。再如,问到“汝在龙冈洞在大几条巷大几间”时,答案“由龙冈洞武馆起即村头数来大九条地,巷口数上屋居住?大三间屋居住,大门口同蕃衍同对门口他家人均在家,小门口同缉敬对门口”之后,提醒要注意“上下同巷,左右姓名,妻子女放脚或大脚,名乜,年岁几大,祈看村形答”。而且嘱咐“至为要!”又如,1939年台山安宁村《陈锦藩口供纸》在有关安宁村的结构部分,提醒背口供纸的人,“凡属问到安宁村图形,请照汝锦部口供读熟,问到照讲,安宁村俱系姓陈人,幸勿讲及姓李。”还有一种注意事项,是在口供纸后面,专门交代。同样是1921年台山《邝耀赓口供纸》,在最后有这样的文字:“至到税员问时,问句讲句,不可乱讲为要。近到大埠,早日付之丙丁。免关员见之,祈为慎之!问此护照纸之相片是谁,答一个我自己,一个我父亲,一个邝广华,字光泽。至好者要在家访兆洪及兆贵之相片过目认识,以俾到(步)[埠]认相为要。”[2]1941年台山安宁村《陈汝玉口供纸》,有一个更详细的交代:“不问不可讲,至紧为要!恐防言多语错,请为慎之!……汝将得口供,抄开两管(注:原文如此),汝存一簿家中,以备将来取用。携带一部出港,随行习读,到来将近抵埠,即付于丙丁。……对于行李中字迹,要写陈汝玉名字,不可夹带口供,免致搜着大碍也。……所做口供虽属太多,或者是份唔问到一,未可料。但不知佢问到何件事,故此要逐一详细说到明白。汝须要用心逐一读到熟,心里明悉,清白底蕴情尤。到来审问对答,问一句方可讲一句,不问不可讲,不可继续串句而下。……佢问到句话,要想到彻底,明白件事,方可对答,不可乱讲。如果口供无此话载落,倘若事属过久,以久来忘记而对,抑或以虚浮之话解化,免致双方口供抵触。忘记之话,系久耐事,可以清楚化解。一旦讲实,双方冲突,或无化解之流弊也。到头对审,切不可惧訥,对于税员审案,拙表其静。一位正审员,一位旁听官,一位记录员,一位华人传话员。如问到句话,汝不甚清晰明白,要问准传话员,句话何讲法,然后方可对答,不可乱讲。如果系说差有话,当时驶传话人更正亦合。千祈慎重想透,然后答出为要!望无缄口不言,亦不可摇头对付。堂堂对审之时期(注:原文如此),说言要心定,以自德之礼待人,切勿怒气冲冲,存乎姑息之气,面色勃勃,令人可厌。至紧为要!税员问话,无一定之向,问何一段,或头段问节,尾段问节。一旦问到件事,重重翻覆,追问段事。汝要细心想透,如何错误,化解件事。料必双方抵触件事,重重翻复问也。对于西人审案,以法律处分双方对答,口供相符,规合法律,可以批准放行也。千祈用心读熟,到来对答玲珑,明白清楚。录立[]部,作实事工夫来做,方可为要!对于放行与否,存乎口供而行。……”在《陈汝玉口供纸》的注意事项中,反复强调了两点:一是要将口供背得滚瓜烂熟,做真功夫。二是回答的技巧。审问时,问一句说一句,没有问到的话,不要说!以免言多,自己露出马脚。审问官问的话,一定要回答,不能不说话,或者摇头。因为一摇头,海关官员就知道你对这个问题的否定态度。这样就没有圆转的余地了。回答问话时,要听清楚,如果不
本文标题:近代五邑侨乡口供纸的内容与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