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读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有感
读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有感1992年1月17日,87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他高瞻远瞩,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论断、战略思想和方针原则,并进一步廓清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为改革开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消除了禁锢思想的意识形态符咒。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科学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解放生产力仍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因为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还会有一些运行机制和政策措施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本质。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如今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离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所以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解放发展生产力,使综合国力得到尽快的提升,在一些领域缩小与国际平均水平的差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技术,大力发展经济,就是为了夯实我国经济基础,使得人民生活质量提升,这样才能增长人们的信心,使社会稳定团结。而在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邓小平则指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他进一步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允许两极分化现象产生,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重要标志,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含糊。邓小平还将社会主义本质同初级阶段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达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他说:“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同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共同发展,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的各项政治权利,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政治文明越发展,为物质文明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在文化领域促进更是可喜可贺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提倡实事求是。邓烛平提出的干部“四化”标准干部更是为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提供了组织保障,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以至整体改革的起始点。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告诉了我们,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坚持社会主义信念。邓小平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这也再次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早晚会排解困难,找到一条合适自己的路。如今20年过去了,重温南方谈话的伟大思想,我真切感悟到了谈话内容的思想精髓,并再一次感受到邓小平这位世纪伟人的睿智和风采,我要表达对这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缅怀之情、崇敬之意。南方谈话成为了指引和激励我们开拓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没有变,人民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期盼和信心没有变。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越来越美好。
本文标题:读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81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