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1/5第2节水的组成核心·易错1.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如图1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为了增强水的________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电解后的水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为什么?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正确的是()A.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B.小丹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C.小鑫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D.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核心知识]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在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易错点拨]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A.水是由氢、氧组成的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两电极均冒气泡,与负极相连的管内产生的气体和与正极相连的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2.2016·菏泽李师傅开着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随着水不断地被洒出,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A.车厢内水的质量B.车对路面的压强C.车厢内水的密度D.路面给车的摩擦阻力3.2016·临沂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图2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2/54.2016·南宁图3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3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在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组成的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图4所示实验:图4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为两种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B.实验①中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C.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D.实验①分解的水在理论上与实验③生成的水的质量相等6.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从宏观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从微粒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2)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水实验在宏观上说明了水的组成,同时在微观上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将尖嘴玻璃管逸出的纯净的氢气点燃,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中,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氢能将成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5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从图中获得的科学信息。图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3/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图6中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图6(1)电解一段时间后,________(填“甲”或“乙”)管内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4min内甲、乙两管内排出水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分子数之比约为________。(3)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气体,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际操作中,甲、乙体积比常小于1∶2,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2∶1。由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两种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如图7所示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图7试回答:(1)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2)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3)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前有氢气________mL。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4/5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核心·易错1.氢气导电液体呈酸性,会腐蚀铁质下水道并且会污染水[解析]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B[解析]原子和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也都能构成物质,不同的分子和原子它们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能力提升拔尖练1.D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中判断两电极产生气体的名称及体积大小,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2.C[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3.D[解析]借助直尺可以判断:体积相等时,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大。取特殊点可以算出: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4.C[解析]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气体被点燃;b管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5.D[解析]实验①中水通电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属于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物质的反应;实验③中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属于两种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为探究水的组成,应将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除干净,所以②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其中硫酸铜粉末可以吸收水蒸气,且吸水后颜色由白色变成蓝色。6.(1)氢、氧水分子(2)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3)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干燥的集气瓶内壁上有一层水雾(4)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且放出的热量高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通过实验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结合电解水实验,可推测出水的组成,即水由氢和氧组成。培优初探拓展练7.(1)水是由氢、氧组成的(2)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解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但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宏观上,水是由氢、氧组成的;微观上,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8.(1)乙产生氢气的速率快(2)1∶21∶2(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5/5(4)氧气比氢气的溶解能力强电解过程中,乙管内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乙管产生氢气的速率快。9.[(1)氢气(2)氧气(3)氧气为3mL时,氧气与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剩余气体的体积为0(4)6[解析](1)横坐标表示的是氧气的体积,随着氧气的增加,实线表示气体逐渐减少,故实线表示的气体应该是和氧气反应后剩余的氢气的体积。(2)随着氧气的增加,氢气会完全反应,所以虚线部分表示的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氧气。(3)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氧气为3mL时正好和氢气完全反应。(4)根据氢气和氧气反应时的体积比为2∶1,可推知原有氢气6mL。
本文标题: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81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