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文档资料
高等教育学1.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社会职能(含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第2、3、4、7、15章)2.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第5章)3.高等教育的结构(含层次结构、专业结构、高等学校定位等,第6、7章)4.大学教学论(第8、9、10、11、14章)5.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16章)讲授的基本内容1.教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2.教育的性质3.高等教育的发展4.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标5.教育结构问题6.大学问题7.大学教学活动8.大学的科学研究9.高等教育管理问题(esp:教育法制与教育管理行为)本学科基础性的问题第一讲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社会职能一.教育学科的对象与本质特点二.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三.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其社会职能体系四.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一.教育学科的对象与本质特点1.教育科学的对象: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2.教育的本质特点:①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目的)其一,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然生命的成长;其二,教育需要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其三,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我属性的发展。②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途径)③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途径)二.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一)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几种界说:第一种: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程度上一般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第二种: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潘懋元)。①高等教育的高级性②高等教育的专业性③高等教育的学术性④高等教育的公益性⑤高等教育的主体性第三种:高等教育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广博(如李维武)、高深(如邓晓芒)、专门,又可简称为学术性和职业性(文辅相)。(二)本书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界说:三.(1)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1.中外古代高等教育:中国: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欧洲: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中世纪大学传播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理念,为欧洲近代大学的崛起准备了精神条件。(1)美国:《莫雷尔法案》与“赠地学院“(2)美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验:2.西方近代高等教育:3.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建国后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改革:1952年的院系调整。4.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4.(2)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2)美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验:③联邦政府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的力度。②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充分利用市场法则,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地划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管理权限,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与和大学自治的关系。①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二年制专科教育,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所需要的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庞大高等教育体系,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多样化需求。4.(1)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其次:是制度的现代化。其一,是继承和发扬经典大学理念,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教授治校等。其二,要认真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产生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潮,包括大众化、多样化、终身化、私营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等。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最终要保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体的现代化。在21世纪头十年,就是要建成一个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到规模,从结构到效益,都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最后: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体的现代化。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就业体制等的深化改革,建成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三.(2)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体系1.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2.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二)现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发展科学的职能3.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改造社会职能2.国际化职能(三)现代大学职能的发展(三)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一)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1)“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大学学术至上犹如企业利润至上(3)大学学术追求的层次性(二)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高度的创新性;高度的探索性;高度的综合性;高度的组织性;高度的风险性。四.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四.(3)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1.大学学科齐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综合研究的需要。2.大学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充足,能满足大科学探索和创新的需要。3.大学是信息集散地,满足大科学对信息的需要。4.大学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适宜于原创性研究。5.大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大学是小科学的研究基地。二.思考题:1.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2.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3.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4.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的内涵?5.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第一讲考点一.名词解释:中世纪大学、赠地学院、高等教育大众化、大科学第二讲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界定二.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三.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四.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一.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界定(二)教育目标的界说与目标系统的规定性1.教育目标的界说2.教育目标系统的规定性3.教育目标的作用:中介环节、直接调控(一)教育目的之界说与一般规定1.教育目的的界说2.教育目的的一般规定:功能与结构3.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与控制二.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一)什么是社会发展1.两种社会发展理论2.三代生产力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3.现代发展观(三)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1.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2.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性(二)什么是人的发展1.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2.人具有多重属性3.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和完善三.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一)中国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大对原有教育方针作了重要的补充。(三)中国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根本素质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目的中对人的发展的根本要求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2.全面发展是人的理想发展(二)中国教育的服务方向1.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2.“两为”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3.“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规定是对受教育者社会功能的总体定位四.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二)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思想品德目标;4.体质目标.(一)全面认识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1.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性2.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3.高级专门人才的创造性(三)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整体框架1.普通素质:由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与身体素质所构成。对普通素质的培养一般称为通识教育或高级普通教育。2.专业素质:3.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结合,是现代高级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体现。4.寓于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之中的创造性第二讲考点思考题:1.试述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2.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二.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三.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历史发展四.高等学校的分类与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第三讲高等教育的结构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1.高等教育结构含义: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2.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指高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二.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2.文化传统因素3.科学技术因素4.教育因素5.区域因素三、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历史发展(一)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纵向结构,由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所决定: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二)科类结构与专业结构横向结构,由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社会分工状况决定:从总体看,高等教育按学科门类可划分为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共11个学科门类。(三)高等教育科类与专业结构的优化第一: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适当调整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比例。第二: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第三: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第四: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第五: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第六:高等学校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造。1.发达国家院校分类美国《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分为七个层次:博士/研究型大学1类和2类硕士学位授予院校1类和2类学士学位授予院校文科类、普通学科类学士/副学士院校类四.高等学校的分类与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一)高等学校分类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多种取向:◎据学科门类分为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据隶属关系分为中央部委属大学和地方大学;◎据所有制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据教学与科研的相对关系分为研究型大学、科研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以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为基础,将学校分为精英型大学、大众型大学和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2.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我国高校定位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在办学类型上,普通高校都要办成综合性、多科型、学术性的大学;在办学层次上,都要办成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国(省)内一流、世界(中国)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呈现金字塔结构,应用型、操作性人才处在金字塔底部,需求量最大,理论型的高层次人才毕竟是少数。(二)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第三讲考点◎高教系统中的各高校应该有分层和分工,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协同发展,在定位上体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一.名词解释:高等教育结构二.思考题:1.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一.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二.大学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三.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四.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五.大学教师教学评估第四讲大学教学论1.教学的概念的基本内涵:①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②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③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一.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一)教学与教学过程的界定2.教学过程的定义:①教学过程是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认识与发展的过程②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③教学过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二)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1.大学教学的专业性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3.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三)大学教学的整体改革1.推动当代教学变化发展的直接因素①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②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量越来越大,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内容出现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因此使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③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仪器设备的应用等。④教育与教学理论上的发展与突破,必然推动教学的发展,一方面它为教学的发
本文标题: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文档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83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