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目录凡例资料照片概述大事记第一章学校管理第一节办学宗旨第二节领导体制第三节行政机构附1、近10年来学校获奖情况一览表附2、历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览表第二章中共党组织及学校工会组织第一节党的组织建设第二节工会组织附:历届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在职党员一览表第三章教育教学第一节教育教学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中师教育附:学历教育情况一览表第二节非学历教育附:非学历教育基本情况一览表第三节继续教育附:各类培训情况统计表第四节学员管理第五节教学研究附1、1985年——2004年历任教研组长一览表附2、担任南阳市师教中心教研组长、副组长、教研员名单第六节教学改革第四章教师2第一节教师的管理第二节教师的培训进修附:学历未达标教师参加本科进修情况一览表第三节教师的福利待遇第五章人物第一节人物传记第二节人物简介附1、建校至2004年教职工一览表附2、2004年秋期在职教师情况基本情况一览表附3、离退休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附4、荣获市级(地区)以上奖励教师一览表附5、市(地区)级以上发表交流的教研论文一览表第六章后勤第一节经费第二节学校基本建设附1、1991年——2004年预算内外经费收支情况一览表附2、2004年学校公用物品一览表附录一、资料选编1、南召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南召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规定3、南召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活动登记办法4、开展新一周期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工作的意见5、南召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县教师进修学校督导评估的自评报告二、学员名录1、中师离职、中师卫电毕业生名单2、南阳地区师范学校南召中师班1978级学员名单3、南召民师班1981级学员名单4、南阳地区中师选招民师录取名单5、1995级初中教师“三沟通”培训学员名单6、襄樊学院2001级毕业生名单后记3概述南召县教师进修学校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学校的演变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朝末年,为学校的初创时期。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在今云阳镇西北隅高等小学堂(今云阳镇第一小学校)内创设“南召师范传习所”,培养小学师资。校长杨鼎新,教员王庆升,学制1年,学生20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裁“师范传习所”,将其并入“劝学所”内的教育讲习科,有学生12人,宣统三年(1911年)停办。第二阶段是民国时期,为学校奠基演变阶段。民国6年(1917年)于今云阳镇第一小学校内设‘“师范讲习所”,学制1年,每届招收1班50人。民国20年(1931年)3月更名为“简易师范”,学制2年,每届招收1班50人。民国21年(1932年)秋迁至城西街前学(原云阳镇政府所在地)改为3年制,当年招收1班;第二年又招收女师1班。民国25年(1936年)秋,简师与县中(两校同址)合设一处,简师只存1班。民国26年(1937年)暑假,因经费无着,简师被迫停办。民国28年(1939年)春,县教育局(局长段亚亭)在南召县初级中学(校址在今云阳镇南石庙)内招收“师资进修班”1个班。当年暑假,师资进修班与中学分开,师资进修班迁回城区小学(今云阳镇第一小学校),校长由该小学校长赵铭林兼任,聘民教团员杜继周任教育课兼指导员。民国29年(1940年)简师又迁回城内西街,招收4年制简易乡村师范1班,学生50人;校长赵铭林,教务主任杜继周。以后每年招收新生1班。民国33年(1944年)秋,简易师范又改为3年制,每年招收学生两班,男女兼收。民国36年(1947年)师范发展到6班,学生280余人,教职工19人,南召县解放前夕,师范停办。先后担任简易师范校长的有赵铭林(1940年)、袁俊峰(1941年)、刘洁(1942年)、李一山(1943年1个月)、宋兰亭(1943年—1946年)、楮金栋(1947年)。第三阶段从1949年到1958年,是学校艰难起步时期。当时学校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举办短师班,继续培养小学师资。1949年9月在南河店区政府内举办师资训练班1期30人,时间一个月,学员结业后绝大部分到小学任教。1950年1月,县委、县政府在县中(今南召一中)院内举办短师班,学制1年,经考试录取1班50人,名为师甲班,由县一中校长赵桂彬兼校长,胡哲民兼教导主任,寇金昌为班主任。是年9月又招师训乙班40人。1950秋年又招收1班50人,为师丙班;以后又招师丁、师戌班各2班各50人,学制2个月。后迁至留山丹霞寺,招短师1班60人。4(二)成立教师进修校部,对全县教师进行划学片在职培训。1955年秋期,成立小学教师进修校部,配备专职教师,使用河南省编印的统一语文和算术教材,采取分片定点、定员、定时、专职教师巡回讲课的办法,对达不到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小学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校部先后在今南召剧院、城关一小、妇婴医院内租房办公。至1957年冬校部共对18个教学点的369名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的主要学科知识基本达到初中毕业文化水平。自1955年秋期到1958年春期,校部负责人分别为张雨台、史天立、李成喜。1958年秋,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影响,校部被撤销。(三)对全县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1955年12月上旬至1956年元月上旬,河南省教育厅在郑州首次举办普通话训练班。县文教科派城关小学校长李成森、教师臧树敏及进修校部史天立老师赴郑州参培一个月;回来后,利用寒、暑假培训两批小学教师,每批120人;参培教师回校后再辅导未参培的教师。从1956年秋期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始,全县语文教学开始使用普通话。第四阶段从1959年到1984年,是学校曲折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学校经历了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及“文革”十年动乱,学校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一)1959年秋在南召一中西边创办“南召师范学校”(今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城关镇第二小学范围),学制3年,当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两班80人;同时招收短师班1班50人,学制1年。翌年又招收师范新生2班80人。先后担任学校领导的有校长田泽林(未到任)、副校长寇金昌、党支部书记郭海章、教导主任杨淑珍、王之斌、总务主任张明连等。1961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止招生,1962年该校被撤消。(二)“文革”时期,教师进修工作由教研室负责,先后主持工作的是李玉莹、侯元卿。(三)1975年5月,由县委牵头,在白土岗镇西北20余里的桐梓村成立“南召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单位有教育、卫生、工交、财贸、农林、水利等局,县委书记陈庆国兼任党委书记、校长,由当时主持进修校部、教研室工作的侯元卿任常务副校长,全校教职工35人。从1975年到1978年共举办了教育干部、财贸、水利、林蚕、体育等5个专业“短班”和中师理化一个“长班”。短班主要培训在职人员,学习时间为一至三个月,长班招收“社来社往”高中毕业生,学习时间2年。1978年夏,中师班毕业,48人转为公办教师(2人未考上)。1978年9月,该校被撤消。(四)1978年秋,恢复南召师范,为原南阳地区师范学校代培当年经高招录取的40名中师生,学制2年。1981年秋招收第二届师范生(经民师招教录取)48名,学制2年。校长由县教育局魏金增副局长兼任,副校长王永贵。两届学生均按时毕业,并统一分配了工作。(五)1980年教师进修校部与教研室分开,进修校部由副校长王永贵主持工作,继续开展对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至1984年共培训初中外语教师10期970人,初中物理教师1期50人,初中数学教师5期350人,初、高中史地、生物老师2期180人,小学汉语拼音及学前读写教师2期120人,中小学体育教师4期50人,小学音乐教师1期60人,幼儿园音乐教师1期50人。该校负责的河南大学函授部南阳地区函授站南召分站函授工作,1984年中文本科毕业38人,结业1人;政治本科毕业5人,结业1人;历史本科录取9人,专科录取10人。南阳教育学院中文专科录取8人。1985年南阳教育学院数学大专班录取8人,地理大专班录取11人。河南大学数学专业录取8人。(六)1984年到1985年对全县50岁以下5000多名学历不达标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和测试。第五阶段从1985年9月到2004年,是学校发展壮大时期。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一)对小学学历不达标教师进行学历补偿教育,使他们获得中师学历,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标准。(二)对小学校长进行岗位和提高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和胜任领导工作。(三)对已得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进行旨在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继续教育,同时开展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的培训。(四)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旨在提高其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的计算机全员培训。至2004年,已使2383名小学教师获得中师学历;6050名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结业(其中参加骨干培训2007人,职务培5训4043人),1527名初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结业;参加计算机初级培训并结业的中小学教师4815人;参加计算机高级培训并结业的中小学教师1815人;参加中小学校长培训并结业的790人次。从1985年至2004年,历任校长分别是:吴智珊(1984.11—1988.8)、李黎(1988.9——1996.5)、艾廷献(1996.6—1999.8)、秦性献(1999.9—2004.4);历任党支部书记分别是:吴智珊(1988.9—1989.8)、宋付朝(1989.9—1991.8)、黄克(1991.9—1992.8)艾廷献(1992.9—2002.3)、张继昌(2002.4—)。1986年10月,我校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重新备案以来,历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使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学校有校级领导3人,党支部书记张季昌主持全面工作,常务副校长程广侠分管行政和学校业务工作,副校长王晓东主抓后勤工作。专职教师26人,22人为大学本科学历,3人在职进修本科,1人离职进修研究生。26名教师中,中级职务13人,高级6人,占教师总数的73%;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13人,占教师总数的57%;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学科配套,政治教师3人,语文教师6人,数学教师2人,英语教师2人,信息技术教师3人,物理、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等学科,都有专任教师,且大多在中小学从事过教育教学工作,熟知中小学教学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还从县教研室及各乡镇中小学聘请了24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为兼职教师。现在校园独立完整,学校占地面积为14931平方米(合22.4亩),大大超出原省教委教办师字(1992)259号《河南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复查验收标准》的要求。现有楼房6栋,总建筑面积8942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2790平方米,普通教室48间,能容纳100人以上的大教室2个,图书室、阅览室、微格教室、信息技术教室、课件制作室、舞蹈练功房等一应俱全;科室、教研组办公室相对独立,宽敞整洁。教职工生活用房面积5450平方米,户均住房100平方米。学员公寓楼一栋,内设27间标准宿舍,可满足200人同时住宿。从2000年达标验收以后,学校不断进行校园环境美化建设,新植花草树木50余种、风景树150余株,花带4条,造型花坛3处,校园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将近占整个校园面积的50%,花草树木有专人定期修剪养护。现在教学区与生活区两区分开,布局合理,互不影响,环境整洁优美,成为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因此,我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治安模范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两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县文明委授予“标兵文明单位”称号;被南阳市人事局、教育局联合授予“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4年秋期,经南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综合评估,我校被评定为全市A类教师进修学校。6大事记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在原县城(今云阳镇)西北隅高等小学堂(今云阳镇第一小学)内创设南召师范传习所,培训小学师资。校长杨鼎新,教员王庆升,学制1年,学员20人。开设修身、教育、理化、地理、博物、中史、外史、农学、算术、音乐、手工、体操等课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二十四日《通行各属速于劝学所内
本文标题:校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84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