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小学必背古诗+译文(80多首)
1小学必背古诗文1江南汉·汉乐府江南可采莲,在江南可以采莲,莲叶何田田!青翠挺拔的莲叶,连绵铺满在水面上。鱼戏莲叶间。鱼儿就在莲叶之间嬉戏穿梭。鱼戏莲叶东,一会儿向东,鱼戏莲叶西,一会儿向西,鱼戏莲叶南,一会儿向南,鱼戏莲叶北。一会儿向北,是那样活泼快乐。【古诗注解】①采:采集。②何:多么。③田田:指莲叶大而茂密的样子。④戏:这里指戏水。【知识补充】汉乐府,是古代为乐府乐曲配的歌词,并成为诗歌的一种体裁。2长歌行《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早晨,园中冬葵青青,上面的露水等待太阳晒干。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温暖的春天施舍恩惠,大地上的万物闪耀着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它们害怕秋天的到来,受烈日蒸晒,花叶衰老。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很多的河流向东流到大海,它们什么时候再流回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青的时候不发奋努力,到年老了就白白地伤悲。【古诗注解】①葵:冬葵。②晞(xī):晒干,这里指照耀。③阳春:温暖的春天。④布:施给。⑤德泽:恩惠。⑥生:闪耀。⑦秋节:秋天。⑧焜:受烈日蒸晒。华:花。⑨川:河流。复:在。⑩少壮:年青的时候。老大:年长。徒:白白地。【知识补充】《乐府诗集》,是一部记载古代民间诗歌乐曲的总集,宋代郭茂倩辑录。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啊,铺展在宽广的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像毡做的圆圆的帐篷,笼盖着四面八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的天空广阔无边,辽阔的草原绿茫茫,风儿吹过草低伏,露出了一群群肥硕的牛羊。【古诗注解】①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敕勒族的一首民歌。②敕勒川:敕勒族人民居住的平川地方,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③穹庐:毡做的圆顶帐篷。④见:同“现”。露出,显现。【知识补充】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表现的是阴山一带祖国山川的壮丽景色和敕勒族人民的游牧生活。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鹅,鹅,鹅,弯弯的脖子对天唱着歌。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一身白毛浮在绿水上,一对红掌拨起清清的水波。红掌拨清波。【古诗注解】①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②曲项:弯弯的脖子。③浮:漂浮。诗人截取了初春大自然的一角,描绘了一幅昂首高歌的“春鹅戏水图”,表现了作者对鹅儿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春天的无限热爱与追求。【知识补充】骆宾王(640—?),义乌人,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其诗题材较为广泛,因才高位卑,愤激之情时见纸上。诗工诸体,尤擅七言歌行,风格豪放,笔力雄健,为初唐四杰之一。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旋起的狂风吹落了秋天的树叶,能开二月花。和煦的春风吹拂能够绽开那春天的花蕊。2过江千尺浪,怒吼着的风冲过江和时,它能掀起千尺浪涛,入竹万竿斜。咆哮的风进入竹林时,它将所有的枝干吹斜。【古诗注解】①解:懂得,能够。②三秋:这里指秋季。③能:有能力做到,能够。④二月:这里指春天。⑤过:经过。⑥竹:这里指竹林。【知识补充】李峤(公元645—714年),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省)人。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高高的柳树似碧玉妆成,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嫩枝像下垂的绿色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是谁裁出了那细细的柳叶?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的春风啊,就是那一把神奇的剪刀。【古诗注解】①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形容春柳青翠碧绿。②妆:这里是妆饰的意思。③裁:剪裁。④咏柳:赞美柳树。咏,歌唱,赞美。⑤绿丝绦:用绿色丝线编织的带子,这里比喻长长的柳条。⑥细叶:新吐的嫩柳叶。这首诗表达了对柳树、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知识补充】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今浙江萧山人。为人豁达不羁,不拘礼节,晚年尤加放诞,自号“四明狂客”。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年老了才回到故乡,乡音无改鬓毛衰。虽然乡音没变,但两鬓和头发都白了。儿童相见不相识,回来时遇到家乡的孩子,他们不认识我,笑问客从何处来。并且一个个笑着问我: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古诗注解】①偶书:随意写下诗作。②少小:小时候。③老大:老年的时候。④乡音:家乡的口音。⑤无改:没有改变。⑥鬓毛衰:头发都白了。8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之水汹涌奔腾来自云端远空,一片孤城万仞山。一座座城楼孤立在崇山峻岭之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又何必吹奏那悲凉的曲调,春风不度玉门关。荒凉的玉门关外从不曾吹过春风。【古诗注解】①凉州词:唐代乐府《凉州歌》的唱词。②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③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④何须:没有必要。⑤度:越过。【知识补充】王之涣(688—742年),字季凌,原籍晋阳,曾与高适、王昌龄等人唱和,他写西北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韵调优美,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9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百日依山尽。夕阳傍着远山渐渐隐去,黄河入海流。黄河向着大海滔滔奔流。欲穷千里目,你要想看到无穷尽的美丽景色,更上一层楼。就要不断向上攀登,更上一层楼。【古诗注解】①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楼有三层,临黄河,常有很多鹳雀栖息在上面,后来被洪水冲没。②欲:想要。③穷:穷尽。这首诗作者热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深刻形象地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310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春夜好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处处闻啼鸟。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夜来风雨声,昨夜里风声雨声不停,花落知多少。不知道那花儿有被打落了多少!【古诗注解】①晓:天亮。②眠:睡觉。③觉:觉得。④闻:听到。⑤啼:鸟的叫声。【知识补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早岁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后往吴越等地漫游。他的诗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才不遇的苦闷。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烂漫的春花与明媚的春天无限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香甜的葡萄酒斟满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正想痛饮马上琵琶把人催。醉卧沙场君莫笑,醉卧沙场上请你不要见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自古以来远征的人有几人能回。【古诗注解】①夜光杯:这里指精致的酒杯。②沙场:战场。【知识补充】王翰(生卒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任驾部员外郎、仙州别驾,后来贬为道州司马,喜爱纵酒游乐。他的诗多壮丽之词,名重一时。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还是秦汉时的明月与边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但使龙城飞将在,如果英勇善战的李将军依然健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绝不会让匈奴的兵马越过阴山。【古诗注解】①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②使:只要。③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省。④将:指汉代名将李广。⑤不教:不让。⑥胡马:胡人的兵马。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⑦度:越过。【知识补充】王昌龄(698—756年)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凄冷的秋雨弥满江面,昨夜就已笼罩吴江天地,平明送客楚山孤。在宁静的清晨,我送别好友,四周只有楚山孤峙,默默无语。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的亲友们如果向你问起我,就告诉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我有着冰清玉洁、清廉自守的品格,如同一片晶莹透明的冰盛在润泽无暇的玉壶中一般。【古诗注解】①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②吴:指镇江一带,春秋时期属吴国。1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空旷的山谷里不见人影,但闻人语响。只听见有人说话的声响。返景入深林,夕阳的余晖映入树林的深处,复照青苔上。又返照在一片绿色的青苔上。【古诗注解】①鹿柴(zhài):地名。柴同“寨”,只由篱落的乡村别墅。②但闻:只听到。但:只,仅。③返景:指返照的阳光。④复:又。⑤青苔:深绿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这首诗描写了鹿柴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表现出一种奇异的雅趣。4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清早的渭城几丝细雨,湿润的大地不见半点灰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旅舍旁的几株青翠的垂柳,显得格外鲜嫩。劝君更进一杯酒,我真诚地请你喝下最后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当您迈过阳关,就在也没有熟悉的友人了。【古诗注解】①元二:作者的朋友,排行老二,生平不详。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我孤独地在异乡作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来临就更加思念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我知道远方的兄弟在登高,人人插着茱萸之时,遍插茱萸少一人。也在深深地遗憾就少了我一人。【古诗注解】①九月九日:重阳节。②山东:华山以东地区。③异乡:他乡。④异客:在外乡的人。⑤茱萸:落叶乔木,古人认为插茱萸可避邪。⑥逢:遇到。⑦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到。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久客“异乡”,适逢“佳节”。倍加思念亲人眷念故乡的思想感情。1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疑是地上霜。疑是地上铺着一层秋霜。举头望明月,不由得抬头遥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低头就想起那久别的故乡。【古诗注解】①静夜思:是一首自命题乐府诗。②举:抬起。这首诗表达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知识补充】李白(701—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迁居中亚的碎叶城,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中,大部分鲜明地表现了他对封建权贵的轻蔑,对腐败统治的揭露和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18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候不认识圆月,用白玉盘称呼圆月。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有猜想是仙宫的明镜,坠入天空飞向云头上。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月中的仙人垂着两足,桂树圆圆长得多兴旺。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捣成了仙草药请问给谁来品尝?【古诗注解】①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乐府古题。②呼作:称作。③瑶台:神仙居住的地方。④团团:圆圆的形状。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阳光照耀着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云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地看见旁瀑布挂在山川前。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泻而下的激流,来自三千尺高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怀疑那是高空银河飞落九天。【古诗注解】①庐山:我国著名风景区,在江西省北部。②香炉:指香炉峰。③生紫烟:生发出紫色的烟雾。④挂前川:指瀑布挂在山前。川,河流。⑤疑:怀疑,疑心。⑥银河:天河。九天:古时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⑦飞流:飞一样的水流。这首诗作者热情赞美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520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乘上小船将要远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忽然岸边传来有节奏的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水纵有千尺深,不及汪伦送我情。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古诗注解】①将欲行:正要远行。欲:打算,要。②踏歌:脚踏以配合节拍唱歌。③桃花潭:在安徽泾县西南。④不及:比不上。⑤情:情谊。这首诗表达诗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我在黄鹤楼送别了亲爱的老朋友,烟花三月下扬州。阳春三月他顺流东下到扬州去。孤帆远影碧空尽,那远去的孤帆渐渐在碧空消逝,唯见长江天际流。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在天边奔流。【古诗注解】①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汉市。之:往,到。②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③西辞:从西方离开。④烟花:指春天鲜花烂漫的景象。⑤下:顺流而下。⑥尽:完,没有了,消失了。⑦唯:只。⑧天际:天边。这首诗是写李白在黄鹤楼送别挚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好友孟浩然的深情厚谊,表现了两位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清晨,我告别了彩云环绕的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坐船沿江而下,一天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两岸猿声啼不住,两岸猿声此起彼落,声犹在耳,轻舟已过万重山。轻快的小船已穿过万重青山。【古诗注解】①白帝城:在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山上。②江陵:现在湖北省江陵县。③还:归来。④啼不住:啼叫个不停。⑤万重:形容山多。这首诗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法,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风光和舟行三峡的疾速,充分表现了诗人遇社会跪下“江陵”时的极度欢快心情与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开朗豪放的胸怀。2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从中断开的天门山,仿
本文标题:小学必背古诗+译文(80多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87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