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verilog大牛经验总结
据说是大牛一总结规范很重要工作过的朋友肯定知道,公司里是很强调规范的,特别是对于大的设计(无论软件还是硬件),不按照规范走几乎是不可实现的。逻辑设计也是这样:如果不按规范做的话,过一个月后调试时发现有错,回头再看自己写的代码,估计很多信号功能都忘了,更不要说检错了;如果一个项目做了一半一个人走了,接班的估计得从头开始设计;如果需要在原来的版本基础上增加新功能,很可能也得从头来过,很难做到设计的可重用性。在逻辑方面,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规范有这些:1.设计必须文档化。要将设计思路,详细实现等写入文档,然后经过严格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这样做乍看起来很花时间,但是从整个项目过程来看,绝对要比一上来就写代码要节约时间,且这种做法可以使项目处于可控、可实现的状态。2.代码规范。a.设计要参数化。比如一开始的设计时钟周期是30ns,复位周期是5个时钟周期,我们可以这么写:parameterCLK_PERIOD=30;parameterRST_MUL_TIME=5;parameterRST_TIME=RST_MUL_TIME*CLK_PERIOD;...rst_n=1'b0;#RST_TIMErst_n=1'b1;...#CLK_PERIOD/2clk=~clk;如果在另一个设计中的时钟是40ns,复位周期不变,我们只需对CLK_PERIOD进行重新例化就行了,从而使得代码更加易于重用。b.信号命名要规范化。1)信号名一律小写,参数用大写。2)对于低电平有效的信号结尾要用_n标记,如rst_n。3)端口信号排列要统一,一个信号只占一行,最好按输入输出及从哪个模块来到哪个模块去的关系排列,这样在后期仿真验证找错时后方便很多。如:modulea(//inputclk,rst_n,//globlesignalwren,rden,avalon_din,//relatedtoavalonbussdi,//relatedtoserialportinput//outputdata_ready,avalon_dout,//relatedtoavalonbus...);4)一个模块尽量只用一个时钟,这里的一个模块是指一个module或者是一个entity。在多时钟域的设计中涉及到跨时钟域的设计中最好有专门一个模块做时钟域的隔离。这样做可以让综合器综合出更优的结果。5)尽量在底层模块上做逻辑,在高层尽量做例化,顶层模块只能做例化,禁止出现任何胶连逻辑(gluelogic),哪怕仅仅是对某个信号取反。理由同上。6)在FPGA的设计上禁止用纯组合逻辑产生latch,带D触发器的latch的是允许的,比如配置寄存器就是这种类型。7)一般来说,进入FPGA的信号必须先同步,以提高系统工作频率(板级)。8)所有模块的输出都要寄存器化,以提高工作频率,这对设计做到时序收敛也是极有好处的。9)除非是低功耗设计,不然不要用门控时钟--这会增加设计的不稳定性,在要用到门控时钟的地方,也要将门控信号用时钟的下降沿打一拍再输出与时钟相与。clk_gate_en-----------------------------|DQ|------------------|\gate_clk_out||---------|)---------------o||||/clk|--------|----------------------------------------10)禁止用计数器分频后的信号做其它模块的时钟,而要用改成时钟使能的方式,否则这种时钟满天飞的方式对设计的可靠性极为不利,也大大增加了静态时序分析的复杂性。如FPGA的输入时钟是25M的,现在系统内部要通过RS232与PC通信,要以rs232_1xclk的速率发送数据。(不明白以后研究)不要这样做:always(posedgers232_1xclkornegedgerst_n)begin...end而要这样做:always(posedgeclk_25mornegedgerst_n)begin...elseif(rs232_1xclk==1'b1)...end11)状态机要写成3段式的(这是最标准的写法),即...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current_state=next_state;...always@(current_state...)...case(current_state)...s1:if...next_state=s2;......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elsea=1'b0;c=1'b0;c=1'b0;//赋默认值case(current_state)s1:a=1'b0;//由于上面赋了默认值,这里就不用再对b、c赋值了(b、c在该状态为0,不会产生锁存器,下同)s2:b=1'b1;s3:c=1'b1;default:......3.ALTERA参考设计准则1)EnsureClock,Preset,andClearconfigurationsarefreeofglitches.2)NeveruseClocksconsistingofmorethanonelevelofcombinatoriallogic.3)Carefullycalculatesetuptimesandholdtimesformulti-Clocksystems.4)Synchronizesignalsbetweenflipflopsinmulti-Clocksystemswhenthesetupandholdtimerequirementscannotbemet.5)EnsurethatPresetandClearsignalsdonotcontainraceconditions.6)Ensurethatnootherinternalraceconditionsexist.7)Registerallglitch-sensitiveoutputs.Synchronizeallasynchronousinputs.9)Neverrelyondelaychainsforpin-to-pinorinternaldelays.10)DonotrelyonPower-OnReset.UseamasterResetpintoclearallflipflops.11)Removeanystuckstatesfromstatemachinesorsynchronouslogic.其它方面的规范一时没有想到,想到了再写,也欢迎大家补充。============================================================================================================================================================时序是设计出来的我的boss有在华为及峻龙工作的背景,自然就给我们讲了一些华为及altera做逻辑的一些东西,而我们的项目规范,也基本上是按华为的那一套去做。在工作这几个月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华为的那句话:时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仿出来的,更不是湊出来的。在我们公司,每一个项目都有很严格的评审,只有评审通过了,才能做下一步的工作。以做逻辑为例,并不是一上来就开始写代码,而是要先写总体设计方案和逻辑详细设计方案,要等这些方案评审通过,认为可行了,才能进行编码,一般来说这部分工作所占的时间要远大于编码的时间。总体方案主要是涉及模块划分,一级模块和二级模块的接口信号和时序(我们要求把接口信号的时序波形描述出来)以及将来如何测试设计。在这一级方案中,要保证在今后的设计中时序要收敛到一级模块(最后是在二级模块中)。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做详细设计的时候,对于一些信号的时序肯定会做一些调整的,但是这种时序的调整最多只能波及到本一级模块,而不能影响到整个设计。记得以前在学校做设计的时候,由于不懂得设计时序,经常因为有一处信号的时序不满足,结果不得不将其它模块信号的时序也改一下,搞得人很郁闷。在逻辑详细设计方案这一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将各级模块的接口时序都设计出来了,各级模块内部是怎么实现的也基本上确定下来了。由于做到这一点,在编码的时候自然就很快了,最重要的是这样做后可以让设计会一直处于可控的状态,不会因为某一处的错误引起整个设计从头进行。如何提高电路工作频率对于设计者来说,我们当然希望我们设计的电路的工作频率(在这里如无特别说明,工作频率指FPGA片内的工作频率)尽量高。我们也经常听说用资源换速度,用流水的方式可以提高工作频率,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今天我想进一步去分析该如何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我们先来分析下是什么影响了电路的工作频率。我们电路的工作频率主要与寄存器到寄存器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及clockskew有关。在FPGA内部如果时钟走长线的话,clockskew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只考虑信号的传播时延的因素。信号的传播时延包括寄存器的开关时延、走线时延、经过组合逻辑的时延(这样划分或许不是很准确,不过对分析问题来说应该是没有可以的),要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我们就要在这三个时延中做文章,使其尽可能的小。我们先来看开关时延,这个时延是由器件物理特性决定的,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走线方式和减少组合逻辑的方法来提高工作频率。1.通过改变走线的方式减少时延。以Altera的器件为例,我们在quartus里面的timingclosurefloorplan可以看到有很多条条块块,我们可以将条条块块按行和按列分,每一个条块代表1个LAB,每个LAB里有8个或者是10个LE。它们的走线时延的关系如下:同一个LAB中(最快)同列或者同行不同行且不同列。我们通过给综合器加适当的约束(不可贪心,一般以加5%裕量较为合适,比如电路工作在100Mhz,则加约束加到105Mhz就可以了,贪心效果反而不好,且极大增加综合时间)可以将相关的逻辑在布线时尽量布的靠近一点,从而减少走线的时延。(注:约束的实现不完全是通过改进布局布线方式去提高工作频率,还有其它的改进措施)2.通过减少组合逻辑的减少时延。上面我们讲了可以通过加约束来提高工作频率,但是我们在做设计之初可万万不可将提高工作频率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加约束上,我们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去避免出现大的组合逻辑,从而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这才能增强设计的可移植性,才可以使得我们的设计在移植到另一同等速度级别的芯片时还能使用。我们知道,目前大部分FPGA都基于4输入LUT的,如果一个输出对应的判断条件大于四输入的话就要由多个LUT级联才能完成,这样就引入一级组合逻辑时延,我们要减少组合逻辑,无非就是要输入条件尽可能的少,,这样就可以级联的LUT更少,从而减少了组合逻辑引起的时延。我们平时听说的流水就是一种通过切割大的组合逻辑(在其中插入一级或多级D触发器,从而使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的组合逻辑减少)来提高工作频率的方法。比如一个32位的计数器,该计数器的进位链很长,必然会降低工作频率,我们可以将其分割成4位和8位的计数,每当4位的计数器计到15后触发一次8位的计数器,这样就实现了计数器的切割,也提高了工作频率。在状态机中,一般也要将大的计数器移到状态机外,因为计数器这东西一般是经常是大于4输入的,如果再和其它条件一起做为状态的跳变判据的话,必然会增加LUT的级联,从而增大组合逻辑。以一个6输入的计数器为例,我们原希望当计数器计到111100后状态跳变,现在我们将计数器放到状态机外,当计数器计到111011后产生个enable信号去触发状态跳变,这样就将组合逻辑减少了。上面说的都是可以通过流水的方式切割组合逻辑的情况,但是有些情况下我们是很难去切割组合逻辑的,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又该怎么做呢?状态机就是这么一个例子,我们不能通过往状态译码组合逻辑中加入流水。如果
本文标题:verilog大牛经验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95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