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初高中化学衔接重点介绍
本节课的内容及任务:1、认识化学学科3、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2、怎样学好高中化学?化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炭烧烤肉钻木取火溶洞的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自然界中的溶洞探空气球和飞艇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古代铁器制造它们用到了同一种物质,是什么?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如何制取它?现代炼铁高炉古代冶铁图煤的综合利用石油工业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神舟六号返回舱号现在化学研究的分子结构:乙醇分子水分子乙酸分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片段化学发展简史:1.古代化学主要是化学实用技术阶段。2.十七世纪中叶,化学在实用技术方面发展成为一门科学。3.元素周期律、现代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自然物质世界的一项根本规律,它使人们对物质的研究深入到了微观领域。4.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等几个时期。古代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使用火制陶冶金酿酒炼丹元素概念燃烧学说原子分子论元素周期律放射化学量子化学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试管烧杯精密仪器宏观微观研究层面:研究手段: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然科学。它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小结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化学?一、化学用语的学习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2、写好记好化学式的方法3、掌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特有的一种国际科技语言,很重要。(1)掌握单质化学式的写法(2)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1)抓住反应规律(2)联系实验现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二、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1、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2、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3、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作业要保质保量完成;•多记多背,注重理解,多做练习,熟能生巧;•善于总结,探索规律,勤学多问,敢于提问;•广泛涉猎,拓宽视野,夯实基础,稳步提高。一、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1、认识元素周期表,找出1—20号元素并写出它们的名称及化学符号。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1、认识元素周期表,找出1—20号元素并写出它们的名称及化学符号。2、按照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写出只有1-20号元素的部分元素周期表。Na11钠H1氢He2氦Li3锂Be4铍B5硼C6碳N7氮O8氧F9氟Ne10氖Mg12镁Al13铝Si14硅P15磷S16硫Cl17氯Ar18氩K19钾Ca20钙IAIIAIIIAIVAVAVIAVIIA01234元素周期表(部分)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毒性等。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掌握化学性质时要知道与:金属、非金属、氧气、氢气、酸、碱、盐、水等的反应。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二)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3.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4.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5.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等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CaO+H2O=Ca(OH)2BaO+H2O=B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7.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三元酸(H3PO4)多元酸等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根据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的难易分为:强酸:H2SO4,HNO3、HClO4、HCl、HI、HBr等中强酸:H3PO4、H2SO3弱酸:H2S、H2CO3、HClO、HF、CH3COOH等根据酸在化学反应中表现的性质可以分为: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高中学习)根据化合物的分类,酸还可以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性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8.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NH3·H2O是一种特殊的碱可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是强碱氨水(NH3·H2O)是弱碱,它们的溶液均无色。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9.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第一种分类方法: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NaCl、Na2S、KNO3无氧酸正盐叫“某化某”Na2S_____MgCl2________FeS______含氧酸盐叫“某酸某”KNO3_____BaSO4______Na2CO3______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NaHCO3___、Ca(HCO3)2___、NaH2PO4____.常见的酸式盐的酸根有:HCO3-、HSO4-、HSO3-、H2PO4-、HPO42-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OH)2CO3第二种分类方法: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10.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酸溶液的pH值小于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弱pH值越大。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于7。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碱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弱pH越小11.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溶碱有五种:钡、钾、钙、钠、氨不溶氯化物AgCl不溶硫酸盐BaSO4碳酸盐只钾、钠、铵溶。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Al(OH)3、CaCO3、BaCO3、Ag2CO3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若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AgCl或BaSO4;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二、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HNO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N2O2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Si硅Al铝Fe铁。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化学的“语法”:“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
本文标题:初高中化学衔接重点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95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