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GBT237542019铅酸蓄电池槽盖41
书书书犐犆犛29.220.20犓84!#$%&’’()*犌犅/犜23754—2019!GB/T23754—2009!#$%&、’犆狅狀狋犪犻狀犲狉犪狀犱犾犻犱犳狅狉犾犲犪犱犪犮犻犱狊狋狅狉犪犵犲犫犪狋狋犲狉犻犲狊20191210()20200701*+’(+,-./012’()*3/0456()目 次前言Ⅰ…………………………………………………………………………………………………………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简称1………………………………………………………………………………4 蓄电池槽和蓄电池盖主要组成材料分类2………………………………………………………………5 技术要求3…………………………………………………………………………………………………6 试验方法6…………………………………………………………………………………………………7 检验规则17…………………………………………………………………………………………………8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18…………………………………………………………………………………犌犅/犜23754—2019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23754—2009《铅酸蓄电池槽》,与GB/T23754—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铅酸蓄电池盖的技术要求(见第5章);———增加了铅酸蓄电池槽的重量要求(见5.1);———删除了铅酸蓄电池橡胶槽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见2009年版的第5章、第6章和第7章);———增加了铅酸蓄电池槽的变形率技术要求(见5.3);———修改了铅酸蓄电池槽试验方法中的落球高度(见表7,2009年版的表5);———增加了铅酸蓄电池槽的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技术要求(见5.15);———增加了铅酸蓄电池盖的试验方法(见第6章);———增加了铅酸蓄电池槽的重量检验方法(见6.2.3);———增加了铅酸蓄电池槽的变形率试验方法(见6.2.4);———修改了铅酸蓄电池槽的内应力原理和测试步骤(见6.5,2009年版的6.7);———修改了铅酸蓄电池槽的铁含量试验方法(见6.10,2009年版的6.11);———增加了铅酸蓄电池盖的检验规则(见第7章);———修改了铅酸蓄电池槽的检验项目(见7.2,2009年版的7.2);———删除了附录A(见2009年版的附录A)。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丰永冠塑电科技有限公司、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华富(江苏)电源新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古越电源有限公司、江苏海宝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河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浙江畅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玉松、胡钊林、开明敏、董捷、朱明海、曹苗根、沈煜婷、项本申、成梓铭、杨绍坡、陈连强、杨桂锋、欧阳万忠、余有亮。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3754—2009。Ⅰ犌犅/犜23754—2019铅酸蓄电池槽、盖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铅酸蓄电池槽、铅酸蓄电池盖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铅酸蓄电池槽和铅酸蓄电池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25 化学试剂 硫酸GB/T626 化学试剂 硝酸GB/T631 化学试剂 氨水GB/T643 化学试剂 高锰酸钾GB/T661 化学试剂 六水合硫酸铁(Ⅱ)铵(硫酸亚铁铵)GB/T693 化学试剂 三水合乙酸钠GB/T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GB/T2900.41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GB/T29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685 化学试剂 氯化羟胺(盐酸羟胺)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简称3.1 术语和定义GB/T290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耐电压 狏狅犾狋犪犵犲狊狋犪犫犻犾犻狋狔铅酸蓄电池槽在规定时间内承受附加电压的能力。3.1.2 耐冲击性 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狋狅犻犿狆犪犮狋铅酸蓄电池槽、盖在一定温度、一定高度下承受一定质量钢球冲击的能力。3.1.3 耐热性 狋犺犲狉犿犪犾狊狋犪犫犻犾犻狋狔铅酸蓄电池槽经历规定温度变化后外形尺寸的变化。3.1.4 耐腐蚀性 犮狅狉狉狅狊犻狅狀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铅酸蓄电池槽、盖在一定温度、时间内承受一定浓度硫酸溶液侵蚀的能力。1犌犅/犜23754—20193.1.5 耐气压性 犫犪狉狅犿犲狋狉犻犮狊狋犪犫犻犾犻狋狔铅酸蓄电池槽在一定压力的气体作用下外形尺寸的变化。3.1.6 单体铅酸蓄电池槽 犾犲犪犱犪犮犻犱犮犲犾犾犮狅狀狋犪犻狀犲狉只有一个单格的铅酸蓄电池槽。3.1.7 整体铅酸蓄电池槽 犾犲犪犱犪犮犻犱犫犪狋狋犲狉狔犿狅狀狅犫犾狅犮犽犮狅狀狋犪犻狀犲狉具有一个以上单格的铅酸蓄电池槽。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AS:丙烯腈苯乙烯(AcrylonitrileStyrenecopolymer)PP:聚丙烯(Polypropylene)3.3 简称本标准所用简称见表1。表1 简称全称简称铅酸蓄电池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盖蓄电池盖铅酸蓄电池槽蓄电池槽合成树脂铅酸蓄电池槽塑料槽单体铅酸蓄电池槽单体槽整体铅酸蓄电池槽整体槽铅酸蓄电池槽和铅酸蓄电池盖蓄电池槽、盖4 蓄电池槽和蓄电池盖主要组成材料分类4.1 蓄电池槽材料组成见表2。表2 蓄电池槽材料组成序号材料名称1ABS塑料2AS塑料3PP塑料4其他2犌犅/犜23754—20194.2 蓄电池盖材料组成见表3。表3 蓄电池盖材料组成序号材料名称1ABS塑料2PP塑料3其他5 技术要求5.1 外形尺寸和重量蓄电池槽、盖外形尺寸和重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及图样的规定。各组件应具有良好的配合性,具体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2 外观蓄电池槽、盖表面应色泽均匀,外观整洁,无污染、无机械损伤、银纹、分解料痕及划伤。5.3 变形率5.3.1 蓄电池槽蓄电池槽变形率应符合图1规定。单位为毫米图1 蓄电池槽变形率5.3.2 蓄电池盖蓄电池盖变形率应符合图2规定。3犌犅/犜23754—2019单位为毫米图2 蓄电池盖变形率5.4 耐电压蓄电池槽按6.3试验,电压表指针应无急剧下降现象。5.5 耐冲击性按6.4试验,按表7中规定的高度,蓄电池槽、盖应无裂纹。5.6 内应力ABS塑料或AS塑料蓄电池槽、ABS蓄电池塑料盖按6.5试验后,应无裂纹。5.7 耐热性蓄电池槽耐热性按6.6试验,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规定。表4 耐热性技术指标蓄电池容量Ah技术指标mm≤50≤1.3>50~300≤1.5≥300~1000≤1.8≥1000≤2.05.8 耐气压性ABS或AS塑料蓄电池槽按6.7试验耐压性试验,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规定。表5 耐气压性技术指标蓄电池容量Ah技术指标mm≤50≤1.0>50~300≤2.0≥300~1000≤2.5≥1000≤3.04犌犅/犜23754—20195.9 质量变化率和耐腐蚀性ABS或AS塑料蓄电池槽、盖按6.8试验,质量变化率应不大于1.0%,且目测试样应无膨胀、裂纹、变色。5.10 蓄电池盖外接口5.10.1 蓄电池盖ABS塑料蓄电池盖排气口尺寸应符合表6和图3要求。表6 蓄电池盖排气口尺寸蓄电池容量Ah上口直径犇1mm下口直径犇mm高度犎mm盖板与安全阀间距犎1mm≤508.08.15.60.15>5011.511.79.00.35图3 蓄电池盖排气口尺寸示意图5.10.2 蓄电池盖极柱套带有极柱套的蓄电池盖,极柱套与盖体结合力按6.9.2试验后,蓄电池的极柱套盖体结合处不应有酸液渗出。5.11 铁含量蓄电池槽铁含量按6.10试验,铁含量应不大于0.0050%。5.12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蓄电池槽还原高锰酸钾物质按6.11试验,还原高锰酸钾物质应不大于1.0mL/g。5.13 阻燃性能按GB/T2408试验,应符合供需双规定的阻燃级别要求。5.14 贮存期蓄电池槽贮存期为2年。5犌犅/犜23754—20195.15 射频识别(犚犉犐犇)电子标签安装有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的蓄电池槽、盖识别距离应不低于1.5m,电子标签不应裸露外部。6 试验方法6.1 抽样6.1.1 抽样条件产品应在常温下的生产场所或使用场所或库房内放置。6.1.2 抽样方法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样本单位见表8。6.1.3 样品保存方法随机抽得的样品应放置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下,并加以覆盖,以防积灰、机械损伤等。6.1.4 试样的状态调整及标准环境试样应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下调整至少48h,测试环境在没有特殊规定下按GB/T2918执行。6.2 外观6.2.1 检查步骤在光线明亮的室内,目测蓄电池槽、盖有无污物、气泡、分解料痕、银纹、裂纹及划伤等缺陷。结果判定如下:a) 蓄电池槽、蓄电池盖应无裂纹;b) 除a)外,蓄电池槽、盖存在上述其他缺陷的数量不大于总数的2%。6.2.2 测试步骤取五个蓄电池槽或蓄电池盖的试样,将试样平放在平整的台面上用分度值0.05mm卡尺测量试样的高;试样槽口中心部位的长、宽;中间格长、宽及试样对角线长。6.2.3 质量取五个互相配套蓄电池槽或蓄电池盖的试样,将每套试样放到精度为0.05%衡器上称量电池槽、盖质量。6.2.4 变形率6.2.4.1 蓄电池槽变形率在同一平面上条件下,取三个蓄电池槽,按图1规定分别测量各项尺寸,检验各边变形率。6.2.4.2 蓄电池盖变形率取三个蓄电池盖,平放到水平测量台面上,按图2规定分别测量各项尺寸,检验电池盖变形率。6犌犅/犜23754—20196.2.4.3 结果判定每个试样都应符合标准或图样要求。6.3 耐电压6.3.1 原理蓄电池槽体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交流电压作用下,若有缺陷或材质本身电阻低,则会被击穿。用蓄电池槽经受一定的交流电压作用是否被击穿表示其耐电压。6.3.2 仪器6.3.2.1 调压变压器:调压范围0V~250V;容量2kVA。6.3.2.2 交流电流表:精度1.5级,量程0A~10A。6.3.2.3 交流电压表:精度1.5级,量程0V~250V1只,量程0V~20000V1只。6.3.2.4 霓虹灯变压器:高压20000V。6.3.3 工作原理图工作原理见图4。说明: 1———开关;2———手动按钮;3———脚踏开关;4———指示灯;5———调压变压器(T1);6———交流电流表; 7———交流电压表;8———霓虹灯变压器(T2);9———金属针;10———测试棒;11———蓄电池槽;12———交流电压表。图4 尖端放电测试工作原理图6.3.4 测试步骤取三个试样,以自来水为介质,把水注入试样内,水面距试样槽口30mm±5mm,试样内外水面应相等,各中间格水面高度应相等,在电池槽内外水中插入电极(整体电池槽时,包括各个单格)。将调压变压器T1调至零位,闭合开关1使调压变压器初级接通工频220V电压,调节调压变压器使霓虹灯变7犌犅/犜23754—2019压器输出电压达到20000V,持续3s。6.3.5 结果判定电压表电压稳定或金属针间有火花,则被测试部位未被击穿;电
本文标题:GBT237542019铅酸蓄电池槽盖4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97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