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行政组织学》期末综合复习题
一、单选题(150题)1.(B.动态的组织观)认为组织是一个活动体,是一群人为完成工作采取的一致行动或动作。2.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D.正式组织)。3.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情感交流、情趣相近、厉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A.非正式组织)。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B.互利性组织)。5.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C.强制性组织)。6.(B.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7.学校、医院、社会福利组织属于(C.服务组织)。8.(D.公益组织)的主要受惠对像是全体公民。9.(C.群众性组织)是特定社会群体为追求和保障自己地位和权利而建立的自治性组织。10.(D.经济性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11.行政组织是追求(A.公共利益的组织)。12.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B.19世纪末)。13.《理想国》是(A.柏拉图)的著作。14.人们习惯于将(A.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组织理论发展称为古典组织理论时期。15.(C.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16.1911年,泰勒发表了(B.《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17.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B.法约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18.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这是(B.管理的例外原则)。19.德国著名的社会家韦伯在(B.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20.韦伯认为,建立在(C.理性—法律的权力)基础上的行政组织才是一种理想型官僚组织体系。21.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22.阿吉里斯在《人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23.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B.需要层次)理论。24.(A.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意识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2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D.动态平衡组织)理论。26.(A.西蒙)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贡献而荣获1978诺贝尔经济学奖。27.(C.反馈)是系统的一种自我调节活动,是将输出的或系统运营中的信息再输入系统转换器中,经影响未来的转换过程和输出活动。28.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帕森斯)。29.权变理论学派是从(D.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30.行政组织结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口、历史传统、自然环境、国际环境、技术环境等,这体现的是环境(B.复杂性和多样性)。31.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C.组织环境)。32.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B.内部环境)。33.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C.外部环境)。34.(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35.(A.静态—简单的环境)这种级织环境的特点是:环境的组成和因素数量少,环境的组成和因素之间差别不大,环境的组成和因素基本保持不变。36.(B.静态—复杂的环境)这种组织环境的特点是:环境的构成和因素的数量大,环境的构成和因素之间互不相同,环境的构成和因素基本保持不变。37.(C.动态—简单的环境)这种组织的特点是:环境的组成和因素数量少,这些环境组成和因素之间差别不大,环境的组成和因素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38.(D.动态—复杂的环境)这种组织环境的特点是:环境的组成和因素数量大,这些环境组成和因素之间各不相同,环境的组成和因素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39.(A.资源)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40.组织结构的(A.稳定性)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模式总是趋于保持某一状态。41.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B.层级化)。42.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桔构的(D.分部化)。43.组织结构按照(A.职能)分部话,就是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工作设置在同一部门下。44.在大的、复杂的组织中,按(B.行业或产品)分部化越来越多。45.教育部下设的留学生司、学生司就是按照(D.服务对象)分部化的组织。46.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之为(A.管理幅度)。47.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A.反比例关系)。48.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C.集权制)。49.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或部门,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D.分权制)。50.(A.直线式组织结构)是最早被采用,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51.(B.职能式组织结构)是在直线式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2.(C.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是将直线式和职能式结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结构。53.(D.事业部式组织结构)的最大特征在于分权化。54.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A.《战略与组织结构》)。55.国务院是由(A.全国人大)组织产生。56.国务院是最高国家(B.行政机关)。57.中华人民共和国(A.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58.全国人大根据(C.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59.(B.总理负责制)即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60.(B.行政提案权)使国务院可以及时充分地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反映在行政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61.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决策和命令,这是行使(C.行政监督友)。62.秦朝的郡县制奠定了以(C.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行政建制。63.省级政府每届任期(C.5年)。64.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A.4)个层次。65.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D.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66.我国有(D.23个)省。67.我国有(B.5个)自治区。68.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C.全国政协)的统一领导。69.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B.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70.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A.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71.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D.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的内容。72.(D.动机理论)主要是指研究一个人在需要、动机、行为和挫折之间关系的理论。73.(C.群体动力理论)是指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秩序。74.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内在的愿望与冲动,即产生(C.需要)。75.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B.自我实现的需要)。76.人对事物、水、空气、住房等方面的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77.人需要职业保障、生活稳定、老有所养,这些属于(B.安全需要)。78.人对友谊、爱情等的需要,属于(C.归属需要)。79.(D.尊重需要)是指人对理解、尊重、赏识、荣誉的需要。80.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A.激励因素)。81.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A.期望概率)的综合作用。82.根据群体的成因分类,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C.非正式群体)。83.群体凝聚力是一个(C.中性)的概念。84.(C.决策)是领导者的最基本的职责。85.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A.个人魅力)。86.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D.影响力)。87.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B.领导素质理论)的研究。88.作风(A.专制)的领导者将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实行高度集权,亲自决定所有的政策和活动。89.作风(B.民主)的领导者将权力定位于整个群体,由群体成员讨论一致通过或者根据多数原则进行决策。90.(A.勒温)1939年就开始进行有关领导作风类型的研究。91.作风(C.放任)的领导者将权力定位于群体成员个人,实行高度分权。92.管理方格论有(A.5种)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3.(A.坦南钱鲍姆和施密特)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带理论。94.(A.贫乏的管理),对人、对生产的关心程度都维持在最低的水平上。95.(B.权威与服从的管理),高度重视生产,但对人的关心程度很低。96.(C.组织人管理),在完成必需的生产和对人的适度关心之间维持适当的平衡。97.(D.乡村俱乐部管理),高度重视人际关系和满足个人需要,但对生产的关心仅维持在最低的水平。98.(D.协作管理),即高度关心生产,也高度关心人。99.行政组织(A.决策)是最重要的、主导性的一项功能。100.行政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C.社会的共同利益)。101.行政组织决策是以(D.公共权力)为后盾。102.(A.经验决策)对决策对象的认识、对决策目标的断定都是凭借主管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来进行判定的。103.(B.科学决策)就是决策者依据一定的科学方法或技术而进行的决策。104.(C.战略决策)是指那些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生大决策。105.(D.战术决策)是指那些局部性的,短期的和比较具体的决策。106.(B.非程序性决策)在决策中虽然所占的比例较少,但从重要性来看,这种决策往往决定着组织的战略方向。107.(C.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的环境、条件确定,决定的后果也可以确定的一种决策。108.(D.不确定型决策)是决策的环境、条件等因素都不能确定,决策后果无法预测和确定的决策。109.(A.程序性决策)是指那些常见的,定型的和重复性的决策。110.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D.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111.(A.发理问题)是行政组织进行决策的起点。112.(A.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113.(B.调查研究)是行政组织决策科学化的基础。114.(C.中枢系统)是行政组织决策的中心。115.理性决策模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行政学家(B.西蒙)首创的一个分析模型。116.(C.渐进决策模型)是由美国政治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来的。117.在决策理论研究领域,杜鲁门提出了(B.团体决策模型)。118.冲突属于(A.高对抗)性行为。119.现代观点认为,冲突(C.即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120.组织中最佳的冲突状态是(A.适度冲突)。121.(A.冲突的客观性)是指冲突客观存在于组织管理中,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组织现象。122.当人群和部门之间工作上相互依赖或密切相关而出现职责分歧和工作矛盾时,就可能产生(A.工作冲突)。123.当员工、部门和组织所希望获得的终极状态互不相容时,就会产生(B.目标冲突)。124.组织和部门在分配资源、资金和福利时可能出现分配不公平或人们认为不公平的情况,这是极易产生(C.利益冲突)。125.当组织出现机构调整、职位空缺或权责不明时,就可能产生(D.权力冲突)。126.当主体的某些认知与人或组织的认知产生矛盾时,会产生(D.认知冲突)。127.(A.冲突分析)是管理冲突的基础。128.(C.正视策略)是“治本”的策略,是正
本文标题:《行政组织学》期末综合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0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