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本次期末考试历史选择题有25小题,共50分,非选择题有4题,具体有读图判断、填空、材料分析3种类型,共50分。试题分布广,题目设计以材料型为主,材料的呈现方式有文字资料、图片、地图等,注重创设新情景,具有很好的导向性。1、考点覆盖面比较广,以识记、理解、运用方式考查课本内容。选择题部分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广,侧重考查历史识记能力,题目较容易,平时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基本上能很好的做出这部分的题,许多同学得分较高,在44分以上,只其中第11、25小题稍有难度,部分同学犯了错误。2、试题角度新颖,并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学习表现在材料分析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如第27题讲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就说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和文学上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这学时代的成就,也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来辅助历史的学习,相互影响,共同进步。3、紧跟中考节奏,题型出新由于今年历史纳入中考,中考的题型也就成了考试必注意的问题,在这次的考试中,题型紧跟中考题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非选择题的第26题,以前基本是读图填空,而这次是和中考题型一样的读图判断,根据所给图片,然后找出文字介绍中的错误信息标注出来并改正。二、考试情况分析本次期末考试七年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有384人,其中159、160班79人,90分以上的有8人,80—89分17人,60—79分39人,及格的学生共有64人,占81.01%。最高分97分,最低分32分。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但161—166班成绩却很不理想,在305人中,只有12人及格,而且多数学生处于低分数段,连基本的选择题的分数都没达到,可以说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在以后的教学中需着力来解决这一问题。三、学生答题存在问题1、课本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一些史实不能准确有效掌握,基本史实掌握不牢。第9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是课堂上着重强调了很多次的内容,还是有学生出错。同样,第22题考查的是清初统治者加强君主集权,设立军机处的帝王是谁,也有很多同学张冠李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审题出现偏差。②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储备难以达到考试要求,把所记忆的知识混淆,以至于答题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答非所问。③知道某个知识点,但不尽详实,就把所知道的东西全部搬上去,造成文不对题。2、阅读和答题技巧有待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仍需锻炼。很多学生不能概括提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准确作答。对基本史实掌握较差,语言不够精炼,表达不准确。存在问题如下:①不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信息。特别是题目中的“图片”、“材料”,例如第27题的第2小题,在材料中就有可以挪用的答案,却有一部分学生辨认不了。②答题技巧欠佳。回答问题很难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层次不清。③联系实际运用型题目,语言组织混乱。四、教学建议1.重视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和运用。落实考点,对通史知识应全面掌握,在教学和复习中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即点透就是每个考点都要作透彻的分析,线通,就是对历史发展线索全面准确的把握,古今中外纵横联系。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要有客观把握。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弄清其内涵和外延。2.关注中考。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长度大的历史材料及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3.精选典型题目进行定时定量的训练。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重在评讲,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总结规律性,讲究实用性。闫自娇2012年7月17日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4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