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2019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第1页,共14页2019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某初中生体检的相关信息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身高为17.2𝑑𝑚B.质量为50kgC.体温为45℃D.脉搏为72次/分2.如图所示,F1、F2是物体所受到的两个力,下列各组力中不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B.C.D.3.如图所示,将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很难被拉开,是因为拉书时书页间会产生较大的()A.弹力B.摩擦力C.分子引力D.大气压力4.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A.紧急刹车B.左右转弯C.前方碰撞D.后方追尾5.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发生变化的是()A.酒瓶中葡萄酒被喝掉了大半瓶B.白面馒头被吃掉了一大半C.氧气罐中的氧气被用去一部分D.橡皮块在考试中被用掉一部分6.小明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小铁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小铁球将()A.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变速圆周运动D.立即停止运动7.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8.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第2页,共14页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9.把重为12N的物体缓慢地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后,测得溢出的水重为10N,则此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A.漂浮,𝐹浮=12𝑁B.沉底,𝐹浮=12𝑁C.沉底,𝐹浮=10𝑁D.漂浮,𝐹浮=10𝑁10.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体积的不同液体,将同一支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密度计静止时,浸入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中液体所含物质一样多B.甲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C.甲、乙两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一样大D.乙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4.0分)11.如图,小玲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盖紧瓶盖,瓶子变扁了,这个现象证明了______的存在,瓶子被压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12.如图所示,小华和小明穿着旱冰鞋静止在地面上,若小华从背后推小明,发现小明会向前滑行,而小华却会后退,这一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____的。13.小红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A侧吹气(如图所示),会看到气球向______(选填“A”或“B”)侧运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14.如图所示,小明用注射器抽取适量刚烧开的水,将注射器尖端紧压在橡皮块上,再向上拉动活塞,结果观察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由于拉动活塞后,使针筒内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导致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缘故。15.原子核由质子和______组成;蛇是高度近视眼,对周围事物是看不清楚的,但它靠不断吐舌头(蛇信子)获取周围空气中的气味来确定物,这说明气体分子______。16.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可以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运动的距离也越______(选填“远”或“近”)。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可以推理出:若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______。17.“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的两端。(1)图______(选填“甲”或“乙”)的方法是不合理的,该方法没有控制______相等。(2)通过实验可得: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第3页,共14页(3)图甲中,铅笔笔尖的面积是0.5mm2,两手指均用2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______Pa18.小明用手握着一瓶重为5N的矿泉水静止在空中,如图所示。若手对矿泉水瓶握力为20N,则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方向______: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25N,则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9.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______mL。测量步骤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测量数据238.7g151.3g227.3g20.小华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大小,再将它缓慢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继续增大塑料袋浸入水中的深度,当观察到塑料袋内水面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塑料袋外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明也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可能是______的缘故。(薄塑料袋的重力可忽略不计)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如图,重为500N的体操运动员单脚站立在平衡木上,请画出她对平衡木压力的示意图22.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第4页,共14页23.如图甲所示是小华用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______;(2)实验过程中,小华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______(选填字母代号)状态,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松手前卡片静止B.松手瞬间卡片旋转C.松手后卡片达到静止(3)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_;(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同学们一致认为前者的实验方案优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2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3)由图乙、丙可知,若将铜块和木块对调位置后叠放在一起,可以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25.为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小明从学校实验室借到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g=10N/kg)(1)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了金属块重力为______N;图A中金属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为______m3;(2)分析B、C两图知道:当金属块浸没入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3)小明打算利用图A和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这种方案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其理由是______;(4)综合上述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和______有关;(5)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可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第5页,共14页26.如图所示,解放军某部官兵在抗洪救灾中利用冲锋舟进行救援,他们所使用的某型号冲锋舟质量为400kg,当它停放在水平地面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在某次救援中,该冲锋舟满载时的排水量为15t。(满载排水量是指船舶在水中满载时所排开的水的质量,水的密度是1×103kg/m3,g取10N/kg)试求:(1)该冲锋舟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2)该冲锋舟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3)该冲锋舟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第6页,共14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成年男子的身高在175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2cm=17.2dm左右。故A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C。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确定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2.【答案】A【解析】解:A、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符合题意;B、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它们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必须要牢记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判断时缺一不可。3.【答案】B【解析】解:A、由于书页的弹性较小,产生弹力对拉开书本不会有影响,故A错误;B、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书页之间接触面比较粗糙,且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产生很大的摩擦力,这是拉不开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C、书页交叉处距离远大于能够产生分子引力的距离,不可能是分子引力,故C错误;D、书页交叉处有一定的距离,里面有空气,上下的大气压力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大气压力,故D错误。故选:B。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当拉书时,书页和书页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是摩擦力阻止书页做相对运动。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存在,只要我们多留心观察对于我们学习物理是很有帮助的。4.【答案】D【解析】解:当后方追尾时,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故选:D。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即可解答。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第7页,共14页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答案】C【解析】解:A、葡萄酒被喝掉了大半瓶,质量减小,体积减小,物质种类和状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馒头被吃掉了一大半,质量减小,体积减小,物质种类和状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氧气罐容积一定,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质量减小,体积不变,由公式ρ=𝑚𝑉知,其密度变小。故C符合题意;D、橡皮块用去一部分,质量减小,体积减小,物质种类和状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一定体积的物质,密度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相应改变,据此分析回答。此题考查了密度的物理意义,正确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基础。6.【答案】B【解析】解:
本文标题:2019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5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