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耳前瘘管病例分析•患儿,女,4岁。主诉:右耳前反复肿痛2年,加重两月。•现病史:其父主诉患儿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前红肿,疼痛,无发热,头痛,头晕,听力下降等不适,口服抗炎药物后好转。后于2月前患儿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就诊我院诊断为“右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给予切开排脓及静滴抗生素治疗后好转。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再次就诊于我院,门诊以“有耳前瘘管”收入院。•既往史:平素体质良好,无肝炎,肺结核,菌痢等传染病史,曾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等,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手术,外伤史。•个人史:出生于当地,无传染病接触史,足月顺产,发育同正常同龄小孩。•家族史:父母亲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传染病史。•专科情况:双侧耳廓无畸形,双侧轮角处均可见直径2mm大小瘘口,周围无红肿,左耳无感染史,右耳挤压可见少量豆渣样物,耳轮前可见约1cm纵行疤痕。定义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为胚胎期形成耳廓的第一、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病因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因感染腐败可排出具臭味的分泌物。病理生理•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具分支,管壁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上皮及角化物。因感染腐败可排出具臭味的分泌物。若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临床表现•耳前瘘管瘘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另一端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还可呈分枝状。瘘管多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管腔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故挤压时有少量白色粘稠性或干酪样分泌物从管口溢出。平时无症状,继发感染时则局部红肿疼痛。反复感染破溃后可形成瘢痕。•(1)无症状,或挤出少许粘液、皮脂样物。•(2)感染时,局部肿痛,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脓瘘或瘢痕。诊断依据•耳轮脚前有瘘口,常无症状。•挤压瘘口周围可有少许白色积存物流出。•感染时局部红肿热痛或形成脓肿。反复感染则形脓瘘或皮肤疤痕。治疗方法•无症状者不需治疗,若有感染化脓,应予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或脓肿切开引流,局部换药等治疗,待感染控制,局部痊愈后,再行瘘管切除术,术前注入少许美蓝于瘘管内,并将探针探入管腔作为引导。然后将瘘管黑或者其分支一次彻底切除。若遗留部分瘘管感染复发,再行手术即甚困难治疗方法•(1)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除了给予抗生素治疗外,若形成脓肿,则行脓肿切开引流。切开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然后将脓肿周围的毛发剃掉并清洗干净。常规消毒脓肿周围皮肤,在脓腔壁下方纵行切开,做一小切口。将小血管钳伸入切口稍作扩张,让脓液引流干净,用双氧水冲洗脓腔及瘘管,清除脓腔内存积物,最后用抗生素液(如庆大霉素)灌注冲洗,•在切口处留置橡皮引流条3~5天,一般脓液很快引流干净,大部分患者伤口愈合很快。对于迁延不愈的感染患者,脓肿切开连续换药2周以上,如仍未能控制感染。加用0.5%碘伏液由瘘管外口注入管腔内反复冲洗。必要时需作感染灶的搔刮,以清除腔内坏死组织,减少脓液。(2)手术方法:小儿全身麻醉,成人局部浸润麻醉。术野消毒。自瘘口注入亚甲蓝显示瘘管范围。沿感染灶及瘘口分别做梭形切口,在相邻两切口做水平连接的辅助切口。切开皮肤,将皮瓣分离、翻转,充分暴露瘘管及感染灶,予完整切除,深度达颞肌筋膜前。如瘘管深及外耳道软骨,应做瘘管附着处软骨块状切除。最后用0.5%甲硝唑100ml、庆大素8万U清洗术腔,彻底止血。用3-0丝线水平、间断缝合感染灶。注意皮肤连同颞肌筋膜一同缝合,以消除术后死腔。75%酒精棉片及消毒敷料敷盖,加压包扎。术前准备•1、术前一天备皮范围达术侧耳廓周围5-7厘米,用洗涤剂彻底清洗头部、耳部及其周围。长头发术前结发辫,短头发扣好发卡,带手术帽。•2、全麻术前6小时禁食水,局麻30分钟肌肉注射苯巴比妥、血凝酶。•3、嘱患者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与医生积极配合。•4、术前一天做抗生素过敏试验。术后护理•1、术后取平卧,头偏向健侧,术耳朝上。术后第一天,如无异常反应,可让患者取坐位或下床活动并逐渐扩大活动范围。•2、术后伤口需加压包扎,观察术耳出血及敷料包扎情况。渗血较多及时报告医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保持敷料清洁,一般术后7d拆除缝线。•3、遵医嘱按时静滴抗生素2/日,通常应用7-10d,以预防或控制感染。一旦发现切口红肿、溢脓、,应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敏感抗生素。•4、洗头、洗澡时,耳道用干棉球堵住,以免水进入耳内。谢谢!
本文标题:耳前瘘管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7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