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实施方案
1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实施方案2011年3月8日为贯彻落实《株洲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大力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转型、城镇带动、民生优先四大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智慧株洲、实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实施方案。一、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基础各异,为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负责本地本单位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实施。2、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建设分三个层次推进:市级主要建设株洲市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城域网骨干网和市级教育资源中心,提供区县网的接入服务,资源信息引进、开展、整合及相关业务指导、支持;区县主要建设当地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城域网和资源分中心,实现辖区内学校联网和社区资源服务;学校层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建设。3、分步实施、分批投入。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分步实施,2急用先行,分级建设,分批投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多方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4、应用为主,资源共享。坚持以应用为核心,注意技术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软硬件结合,以应用需求促进建设,适度超前规划。5、立足发展、确保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二、总体目标1、形成“标准统一、全面覆盖、互联互通”的市县校三级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服务网络。建设功能齐全、覆盖全市中小学校,在全省处于领先的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城域网,实现100%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建成局域网并接入城域网,实现100%乡中心以上学校建有网络化的学习环境,90%的学校建有完整的校园网或局域网,外部实现宽带(ADSL以上)联网,100%的城镇中小学有多媒体设备,100%的农村学校建有卫星教学收视点或光盘播放的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实现教育视频会议系统覆盖县以上教育行政机关和市直学校,50%以上的市县业务工作会议通过视频会议召开;实现教育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技术设施配套,措施完善可靠。2、基本建成以电子政务平台、在线教学、学习平台和教育门户网站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公共服务平3台。初步搭建集信息发布、行政办公、业务管理、互动交流等功能的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和具有资源交换、远程教学、精品课程、学生、社区自主学习等功能的在线教学、学习服务平台,建成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市教育门户网站;全市95%以上的教育单位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应用系统;95%的学校利用公共平台开展网上辅助教育,远程教育服务体系覆盖95%的学校和80%的城市和县镇社区,95%的教师及5%的城镇居民拥有远程学习帐号;不涉密的教育行政事务教育网上公布或办理。3、基本建成以教育资源及社区学习服务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公共信息资源平台。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及购置进行统一规划,集中使用;依托有条件的学校开发一批具有株洲特色的网络精品课程和课件,开发或购置社区学习资源,采取“统一入口、易于检索、分布存储”的方式,以实现资源软硬件的高度共享。三、实施途径1、完善为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城域网建设,实现全市教育学习资源共享。依托我市城域网和其它网络基础设施,按照自上而下的建网原则,完成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城域网骨干节点和县(市)区网络建设,实现市、县(市)区、学校三级相互连通,实现中4小学“校校通”(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实现校与校的互联互通)和“班班通”(即网络终端进入教室,在全市范围实现本校与异校班级的互联互通)。农村偏远学校通过农村中小学远程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卫星接收播放点,以获取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通过“地网”和“天网”的建设,形成联接和辐射全市所有学校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具有现代远程教学学习功能的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网络系统。2、注重网络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够用实用的原则,省示范性高中、市规范化学校、一般中学和城市小学按学校规模及发展趋势建成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以各种方式接入株洲市教育城域网,并向区域内社区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范围内学习的场地,实现硬件资源高度共享。3、加强教育体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推进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提供信息支持。各县(市)区要认真按照教育体系建设方案重视教育学习资源的建设,软件资源和硬件建设投资比例逐步达到1:1。市、县(市)区、校加强统筹,共建体系资源库,建设符合国际和国家资源库标准和规范的、依托城域网的教育体系资源中心,构建市、县(市)区、学校、社区教育体系信息资源分布式体系,初步形成网上虚拟教学、学习环境,逐步达到服务于5教学习资源5T,服务于社区学习服务资源1T。4、建设全市公共信息服务系统。(1)建设教育电子政务平台。通过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集中开发,建立信息发布、行政办公、视频会议、业务处理、协同作业、互动交流等应用系统。(2)建设在线教学、学习服务平台。建立全市教育单位和社区都可以共用的资源交换、远程教学、自主学习、在线辅导等应用系统。(3)建成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株洲市教育门户网站。加强株洲教育网的频道和栏目建设与开发、建设终身教育学习网;加强株洲教育网的内容建设,形成教育政务信息内容保障体系和为民办事事项网上办理。建设一支政治与业务素质强、灵活、高效的采编和技术人员队伍;依托株洲教育网开展教育教学服务和社区各类活动,提高网站的服务能力和社会知名度。四、保障措施1、切实加强对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教育应用系统建设作为智慧株洲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领导小组,明确分管责任人。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直属学校都要建立或明确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服务机构。同时要建立完善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管理机制,明确职能,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依法履行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管6职能。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信息化工程论证、审批程序,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重大决策、重点工程建设应充分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2、确保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经费投入与投资效益。按照政府主导、分级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切实加大对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的投入,加大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基础设施设备管理及更新换代的力度,为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法人资本进入建设领域,不断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加强资金管理,确保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3、切实加强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资源整合与统筹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各类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资源建设规划和标准,建立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交换服务体系,促进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资源建设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职能不变的前提下,统一制定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统一制定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技术标准,建立政务公开目录;建立集中存放、集中管理、统一网络出口、统一运行维护、分布式应用服务的市教育网络数据中心和“设施配套、措施完善”的安全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教育门户网站的作用,建立统一的政务公开频道,对群众关注度高的政务、招考、7就业、职称评定、学历查询等信息,依据政务公开目录由政务公开频道集中统一发布,确保信息准确、权威和安全;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建设,鼓励网站间加强联络与互动,保证教育网站信息的健康性和安全性。4、切实加强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公共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全市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技术服务人员岗位,引进紧缺信息技术专门人才,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的待遇。普及领导干部信息化知识,提高公民信息技术技能,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部门负责人以上的管理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信息技术学习。加强各教育单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全面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重点支持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推行“一校一师”培养计划,全面提高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五、实施安排2011年:1、启动以光纤直通方式构建城区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并完成市直学校的直通化改造。2、建设远程教学学习平台。3、建设株洲终身教育平台,构建面向学生、教师、社会的8教育资源库。2012年:1、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在线辅导等应用平台。2、实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3、完成2个区的教育城域网建设。2013年:1、建设在线教学服务平台。2、完成2个区的教育城网建设。2014年:1、建设视频会议系统。2、实施教育网站群建设。2015年:建成株洲市具有现代化,涵盖学校、社会、家庭,具有现代远程教学功能的较为完备的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
本文标题:智慧株洲教育应用系统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5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