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会宁县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汪琳祝福教学内容分析:作为一篇传统课文,小说《祝福》一直很受重视。《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原刊1924年3月2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作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其深邃的思想,启迪、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首先,小说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有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其次,小说刻画的形象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方法丰富多彩,值得体味;再次,小说的主题特别深刻,但学生对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又比较陌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学生情况分析:同学们对鲁迅以及鲁迅作品反映的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基础,但学生的解读也容易脱离文本,陷入惯有的模式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的基本字词,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分析小说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认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透过鲁迅朴实冷峻的叙述语言,体会文中蕴涵的激愤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2)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预习、讨论法2、教学策略:教师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分析引导、提问法。教具、教学媒体准备:1、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2、利用多媒体,课堂让学生互动讨论,课外补充在网络上搜索资源,研讨祥林嫂死亡的悲剧原因。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语:初中时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少年活泼可爱而中年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迂腐的孔乙己,这些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二、介绍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本单元学习重点为:欣赏人物形象,口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所以先由情节进入,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不同特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三、检查预习:1.字词。钝dùn响寒暄xuān瓦楞wǎléng朱拓tà间jiàn或悚sǒng然踌蹰chóuchú不更gēng事谬miù种俨yǎn然雪褥rù尘芥jiè堆形骸hái贺家墺ào荸荠bíqí絮絮xù2.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四、分析课文(一)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1、速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祝福景象结局寂然死去开端初到鲁镇发展被卖改嫁高潮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2.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之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3.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明确:第33段“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4.本文的线索: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旧中国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悲剧的一生。(二)、研读序幕部分环境描写。1、自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明确: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2、小说的开头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一句作何理解?明确:从表面看,这话似有语病──同义重复;其实,它是有深刻的意义的。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城乡每一块土地,都是点,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体会作者的创作风格。倒叙手法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之一,也是分析人物形象的入手点。小说的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环境的过程中注意体会小说语言。鬼神观念牢牢统治着的地方。而这一点,往往是在旧历的年底显示得最充分,最集中。3、课文结尾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反衬祥林嫂命运的悲惨。(三)、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祝福》中的三段关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的特殊意义。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健康、朴素、勤劳、安分守己、对生活的要求极低的人。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体现了主人所受的创伤之深。“慈悲模样”,写出了祥林嫂既是一个慈祥的中年妇女,是有着悲惨命运的妇女。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第三段描写与前两段描写有着很大的不同。祥林嫂陷入了空前的困境。竹篮,空的破碗,下端开裂的竹竿:这三样东西,是祥林嫂生命最后阶段唯一的陪伴物。作者有意把“空的”“下端开了列”作了强调,表明祥林嫂行乞时间之长久,行乞境况之艰难。祥林嫂的悲剧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肖像描写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在分析肖像的过程中同时兼顾品味小说语言,通过品味小说语言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因为语言是小说形象的载体,小说形象是通过语言得以展现的。作业设计:谁“杀死”了祥林嫂,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教学反思:《祝福》预设三课时,教师与同学们一道分析了小说中的环境、情节,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祥林嫂在小说中不是一个卑弱的人,通过对文本的掌握,我们看到她热爱生活,勇于反抗,极度勤劳、能干,她是那么得富有活力,其实她最有理由过幸福的日子。然而她的命运却是在祝福之夜凄然死去,肯定是一种特别强大而又不易为人觉察的力量摧毁了她。这种力量漠视人的尊严,轻视人的生存价值,它的重重、种种风俗、信仰和禁忌在不自觉当中成为杀人的凶器。
本文标题:《祝福》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1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