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策略及工作流程
7.1经济责任审计7.1.1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认识通过任职期间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以分清经济责任,评价工作业绩,为领导考核、任免、奖惩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审计促使干部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的意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7.1.2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服务方案7.1.2.1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重点及实施策略7.1.2.1.1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重点(1)财务状况的真实性。重点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财务状况、财务收支以及财政资金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是否真实、完整,账实是否相符,会计核算是否准确,财务报表范围是否完整等。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准确、真实,是否存在财务状况和财务收支不实的问题;①财务报表的范围、方法、内容和编报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报表等问题;②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③采用的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是否正确,有无随意变更或者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故意编造虚假收支等问题。(2)财务状况及财务收支的合法性。重点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务收支管理和核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主要内容包括:①收入、费用支出的确认和核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收入及费用支出等问题;②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确认和核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随意改变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以及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净资产等问题。(3)财务的效益性。重点审查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①资产质量状况审计。主要通过资产运行状态、资产结构以及资产有效性等方面的财务指标,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与资产的安全性。重点对不良资产进行审计,按照领导干部任期职责、任期时间及不良资产产生原因等情况,分清不良资产产生的责任。核实领导干部任期以前存在的不良资产、任期内消化的任期以前的不良资产、任期内新增不良资产以及任期内因客观因素新增的不良资产。②债务风险状况审计。主要通过债务负担水平、资产负债结构、或有负债情况、现金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债务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4)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审计重点就是履职情况、守法情况、廉政情况、业绩情况和个人自律情况。遵守法律法规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以下简称“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是否建立健全,经济决策方案是否得到良好的执行以及执行的结果是否达到决策目标要求等内容,明确领导干部在重大经济决策中应负的责任。具体内容包括:①是否建立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制定的基本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未经决策机构集体讨论、由领导干部个人或少数人决策的问题。②重大经济决策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③重大经济决策是否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或审批,所签订协议或者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存在损害本利益的条款。④重大经济决策方案是否得到良好执行,是否明确了具体的管理部门,是否进行过程监控。⑤重大经济决策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决策方案中有无预防和控制风险转化为损失的应对措施,决策执行的结果是否达到决策目标要求,是否给造成损失或潜在损失等。(5)内部控制建立及执行情况。审查领导干部所在内部控制的健全性、适当性和有效性,并结合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确定其在内部控制建立及执行中应承担的责任。重点审查以下内容:①内部环境。审查治理结构是否合理,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是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健全,人力资源政策是否有效制定和实施等。②风险评估。审查是否能够及时识别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内、外部风险,是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等。③控制活动。审查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控制措施是否恰当、有效,能否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④信息与沟通。审查是否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是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能否在内、外部各方面及时沟通和反馈,是否建立反舞弊机制等。⑤内部监督。审查是否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是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是否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否定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等。(6)领导干部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主要审查领导干部有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政纪律,以权谋私,贪污、挪用、私分公款,转移国家资财,行贿受贿和挥霍浪费等行为。主要内容包括:①有无以权谋私和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问题;②根据人事、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需要审计查证的事项;③根据群众反映,需要审计查证的问题;④其他违法、违纪问题。7.1.2.1.2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施策略7.1.2.1.2.1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1)检查内控制度的程序:询问、了解、检查文件、实地观察、穿行测试。①确定被审单位内控制度的标准模式;②检查被审单位内控制度现状;③进行内部控制的测试;④进行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⑤必要时进行实质性测试。(2)方法:流程图法、调查表法、描述法。(3)测试被审单位内控制度的有效性(符合性测试),检查认为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是否得到认真贯彻执行、是否有效地保证各项控制目标的实现。(4)评价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即内部控制系统评审。是否建立系统性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相关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在财务支出方面是否有章可循,照章办事。7.1.2.1.2.2实质性测试方法(1)对报表、账簿、凭证的查阅审计: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性;金额的正确性;账务处理的规范准确性;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资产、负债真实性、计价准确性等。(2)对一些报表项目的分析性复核:钩稽关系的正确性,金额、比例等的合理性等。具体项目的审计方法如下:①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审计。进行账龄分析,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对象列出明细表,是否建立健全签认、催收等制度,并得到确实的执行;是否存在尚未处理的坏账净损失;坏账准备的提取、转回与核销是否符合规定;收回已经核销的应收款项是否及时入账;是否存在三年以上尚未收回的应收款项,对三年以上未回款项相关部门写书面情况说明;应收票据的分类、管理、核算是否符合规定。②对资产管理情况审计,包括车辆、设备、存货等。资产的日常管理是否到位,年末盘点手续是否齐全;资产的产权关系是否明晰,资产的处置是否履行了相应的报批程序,是否存在因管理不严而造成人为丢失、毁损的情况;是否存在个人或小集体长期无偿占用国有资产的情况;资产的处置中是否因处置不当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的收益是否得以体现等。③对工程项目的审计工程项目的决策依据,是否有工程预算、结算、决算报告,有无相关工程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在建工程的维修项目有无审批手续、相关审计报告和工程合同等以及工程的财务入账情况;查看在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情况,看支付手续是否完备,支付条件是否按合同进行;转为固定资产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转资不及时少提折旧的情况;有无固定资产清理损失挂账,未计入当期损益的问题。④对收入的审计。各项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是否有依据,记录是否完整;根据收入种类进行分类汇总,对每月的收入进行分析,调查收入增减原因;有无截留、转移收入或将收入账外存放形成资金体外循环的情况。⑤各项费用的审计。成本费用核算是否真实,有无按当期预算计提或冲回成本的情况;各项成本费用的列支渠道是否正确;有无擅自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导致成本费用不合理上升的情况;成本核算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有无随意改变成本核算方法的情况;成本核算是否严格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划分了不同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⑥对负债的审计长短期借款是否严格执行有关债务管理的制度办法;借款费用的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应付款项中是否存在无明确支付对象或虚假支付对象的情况;其他应付款往来账务处理中是否有核算收支、调节损益现象;其他应付款的其他中有无核算项目的明细或详细明细清单;7.1.2.1.2.3投资项目及重大经济决策事项。(1)首先摸清在领导干部任期内,都有哪些经济决策事项,投资的性质和种类,然后有重点地选择几个金额较大的项目,有步骤地审计其立项情况,投资方案情况,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项目预决算情况,投资效益及效果情况。审查其决策的背景、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决策的效果情况。以此来确定和评价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2)对外投资是否真实,投资决策程序及批复是否规范,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投资回报;对外投资核算的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的有关规定;投资收益(损失)的确认是否及时、正确,有无投资收益(损失)不入账的情况;投资减值准备的提取、转回与核销是否符合规定。(3)对在经济责任审计期间歇业的,对已歇业的审计报告、歇业申报程序、资产清算申报表等歇业资料进行核对。并对应收回的投资款与本财务部账面实际收回的金额进行审计。7.1.2.1.2.4领导者本人执行廉政纪律情况。通过对帐务的审计,审查领导干部本人是否违规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各项费用(用车、通讯工具使用、出国出境支出等),是否存在私设“小金库”为个人或小集体发放各种钱物的问题,甚至挪用、贪污公款的行为,是否存在个人长期无偿占用、甚至侵占公共财产的行为。7.1.2.1.2.5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的综合评价(1)抽调组织人事部、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召开会议,宣读离任领导干部述职报告,进行民意测评。按评定的要素,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具体涵盖科学经营决策、遵纪守法、履职尽责、经营管理、财务收支、廉洁自律等主要六个方面,分别以(好、较好、一般、差、不了解)五个等次,由参加测评人员选择。测评时单位领导应当回避,并以不记名填表方式进行。测评后,由审计组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纳入到审计结果的评价之中。(2)根据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应履行的责任即:财务责任、管理责任和法纪责任三方面的内容。围绕与领导干部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经济效益情况,内部控制管理的健全,遵守国家法纪法规等方面,对其在任职期内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进行综合评价。7.1.3经济责任审计的流程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共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了解基本情况,选配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编制审计计划,进行风险评估。(2)实施阶段:收集审计资料,评价内部控制,实施实质性程序,进行审计取证工作,整理、编写工作底稿,复核工作底稿。(3)报告阶段:编写审计报告,与被审计人及委托单位交换意见,根据意见修改报告,最后完成正式审计报告。(4)归档阶段:审计资料整理归案,建立审计档案。(详见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图)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图审计准备阶段接受审计委托形成审计通知书组成审计组,委托方下发审计通知书形成审计工作方案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编写审计计划收集被审计单位资料等获取被审计人述职报告或召开座谈会审计、评价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实质性程序,进行审计取证审计实施阶段整理、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报告初稿组长或主审撰写审计报告,并经内部初审审计报告初稿征求委托方、被审计人意见对审计报告,有无异议审计报告阶段有无交换意见后,修改审计报告审定审计报告形成审计报告签发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主送委托方、被审计人,抄送有关单位形成审计档案审计资料整理归案,建立审计档案审计归档阶段
本文标题: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策略及工作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3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