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综合调研报告
--1--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综合调研报告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侯勇强王平邵超城概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中,所进行的专业调研过程,介绍了对市场人才需求、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要求、学校对两年制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看法等方面进行调研的方法、原则、步骤、结果分析等问题,着重通过结果分析,得出关于《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应考虑的重点问题和思路。关键词:数控、调研结果。一调研原则与计划计划根据《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开发的需要,参考国家规划的要求,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调研方式采取组织集中调研,或分散、专题调研的方式;调研进行应遵循:全面、准确、客观、清晰等基本原则,并根据此原则按照下列方面分步骤制订详细的调研计划。1.企业调研①调研对象与分类:Ⅰ类对象为国有大中型企业,Ⅱ类对象为合资或外资企业,Ⅲ类对象为私有中小型企业。②调研基本内容:生产技术的发展,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识,当前高职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表现,当前高职毕业生在企业中的就业岗位,企业中的就业岗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技能要求,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③调研地域:以本省、本地区的企业为主,主要是最近几年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地区,特别要适当考察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工业基地”、以及北京地区等。④方式:通过网络查询、企业参观、问卷调查、毕业生走(信)访、会议交流、博览会参观交流等方式进行。2.政策调研①对象:国家和省、市的教育、劳动、专业协会等部门发布的原则、指导性计划、方案、统计资料、分析结果、各类会议的相关文件等。②内容:改革思想与方向、基本原则,人才培养标准、整体调查结果、相关的指导性计划或参考方案等。③方式:通过网络查询、文件搜集、参加各类会议等方式进行。--2--3.院校调研①对象:各类相似院校的相关专业。②内容:改革思想与方向、基本原则,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计划或参考方案等。③方式:通过网络查询、文件搜集、走访、会议交流等方式进行。4.学院内部调研①对象:学院的相关专业、各级有关部门、领导、教师和学生。②内容:对当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认识,对实施改革的态度和建议,基本情况和现有基础,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等。③方式:通过谈话、调查、走访、查阅已有资料、座谈会交流等方式进行。二调研过程与收集的主要内容简介1.企业①直接参观走访的单位: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纺织机械厂、沈阳计量设备厂、黎明公司、沈飞集团、曙光车桥、五一八、克隆集团、北方模具、大连机床集团、大连重型机械厂、德西数控、华中数控、武汉滨湖机电、南京机床、香港法信公司(北京)、德国EMCO公司(北京)、CAXA北航海尔、西门子中国公司、FANUC中国公司及广州市的某些私营企业。②信访单位:厦门灿坤、北京比亚迪、沈阳中捷、广东中山、东莞、深圳、江苏镇江、无锡的有我校毕业生的企业。③网络查询与会议交流、博览会交流的企业约有数十个,包括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其名称就不一一列举了。2.国家政策数控技能水平等级标准(劳动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教育部),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中国工程院),高职数控教育改革(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建议书),数控大赛点评及对数控教育改革的建议(张伦介),数控机床技术精品课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示范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设备配置建议方案,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教育部),此外还有一些有关领导的发言,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3.兄弟院校调研(以下某些具体内容皆为链接,需考入资料后点击参看)产学研结合,建设教学基地(无锡高职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大连水产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产实习(顺--3--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学改革(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教学中教学与生产的关系(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两年制数控高职培养计划(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4.学院内部调研先后到下列部门进行调研:模具教研室,CAD/CAM教研室,机电技术教研室,电工教研室,网络教研室,招生办,学生处,工商系,科研产业处,分配办公室,实习工厂等。先后与部分领导、教师进行交流,包括院长、副院长、系主任与部门领导、曾经承担过数控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部分教师。召开学生座谈会,包括数控专业、模具专业、CAD/CAM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平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通过班主任、辅导员采取电话、信访等方式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三调研结果的综合分析1.企业调研结果综合企业调研的成果,经过归纳整理,得到下列结论:①需求情况企业类别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程度发展潜力Ⅰ程序员、工艺员、高级操作工、中级维修工单一中级为主较强Ⅱ程序员、高级操作工、简单复合高级不要求Ⅲ程序员、工艺员、高级操作工、中高级维修工多项复合高级要求较低②技术发展情况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应用在企业迅速普及,并在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目前主要以CAD/CAPP/CAE/PDM等技术为代表的设计技术,以单机数控(加工中心)为代表的加工技术成为企业的应用技术主流;数控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制造技术与装备的技术核心得到广泛应用;工作机械数控化、工作过程自动化、信息处理网络化成为一种潮流,推动企业制造技术与装备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③目前劳动力状况各企业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使用者之中,真正接受过完整、系统训练的比例很小,大多--4--数是半路出家,只受过某一具体使用技术培训的人居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发展潜力;此种情况在数控机床操作使用者中表现尤为明显,其中大多数只接受过该机床具体操作训练的工人,很难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能力;使得企业不得不重叠配备编程、造型、维修人员。由此可见,具有比较突出的基本素质,有比较强的再学习提高的能力和专业化的动手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操作与使用当前(以及今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技术设备的人员,是现代企业的急需,尤其希望在近一两年内有大批的符合条件毕业生。④对学校的兴趣所有调研的企业都对学生的快速专业化培养情况感兴趣,但对学校的短期培训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可靠性,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怀疑;这也从某种角度说明多数院校相关专业的实力和知名度还有待提高。⑤几点结论观念的更新是当务之急。广大教师的观念急待更新和改变,建议学校多进行一些先进技术的参观、学习、培训等活动,开阔视野,变换思维,尤其对于中青年教师,能为他们创造条件去学习先进技术思想,鼓励他们突破原有的陈旧知识体系和故步自封的思维观念,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培养超前意识,为今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好准备。教学的变革势在必行。首先,应该围绕新型制造技术与装备的核心技术,例如:数控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新型加工技术等,从师资、技术装备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突出重点;其次,教学目标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定位,直接指向新型制造技术与装备的一线应用岗位;第三,教学体制与模式应根据人才需求发展的需要作出重大调整,走弹性学制、联合办学的新路;第四,教学内容建议强化技能教育,简化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拓宽专业课知识面,减少专业课的门类,增加综合技术课数量,提倡适度的专业交叉,加强应用技术动手技能的训练。产、学、研一体化是必走之路。将教学与生产、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是尽快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建议学校将科研、实习、生产三方面统一起来,进行集中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的发挥现有的装备和人员的潜力;或针对不同专业领域成立研究中心,以科研、生产推动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2.关于课程体系的几个问题--5--①合理确定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操作型三种不同技能中的一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可以具体到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工艺、数控设备维修、数控设备营销、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职业岗位。针对不同的职业岗位,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要各有针对性,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各有特点。如数控机床操作人员要以机床结构和数控系统操作为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能力培养;数控编程工艺人员应以编程和三维CAD/CAM软件为主,着重培养其工艺实践和编程能力;数控设备维修人员应侧重于数控原理、机床电气控制、PLC编程及机电联调能力,掌握各种典型数控系统的系统参数、轴参数、补偿参数设置,掌握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和主轴系统的驱动。②课程内容要具有职业性。不能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删繁就简地应用到高职教育中来,一定要站在加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角度,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单元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如原来课程注重机床设计理论,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当中应用较少,而诸如刀具和工艺编制等生产实践中常用知识的教学比较薄弱,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编程中的有些数学计算,能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解决的就不要在课堂上详细推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又占用大量课时。课程内容设置要选取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和典型性的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类型进行介绍,如FANUC、SIEMENS、大畏以及国产的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电气控制部分要改变以前以普通机床电气控制为主加上PLC知识的形式,应选取典型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和控制逻辑进行分析,并且能够设置故障,通过分析排除这些故障。还可以与其它课程联合起来进行课程改革,界定好课程界线,以免出现知识介绍的漏洞或重复。③教学考核和质量评估体系要具有实际意义。不能依照原来的方法一张试卷定乾坤,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性,加大实验等实践环节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还可以借鉴职业技能鉴定的模式,分应知、应会两部分进行考核。以往的实践考核环节中有一项课程设计,但是职业技术教育中主要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不是其设计能力,因此可以适当的将这部分环节改革为与上岗能力紧密联系的操作实训,以完成课题任务为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同学间相互交流、反复实验练习来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水平考试,如数控机床操作工考试等。④要以就业为导向由于长期以来高职课程贴近本科的状况难于改变,造成实际培养效果与本科趋同,毕业生与本科生在相同就业领域竞争,其劣势则不言自明。而应由高职培养的市场紧缺的技术应--6--用性人才,由于课程设计和实施效果与需要的差距,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很难满足雇主的需要,其结果是在这一领域“有需求没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导致这一偏差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高职的课程设置和开发始终是以教育界为主导,与企业和职业相比较,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更熟悉教育和学科,因此使课程模式难于摆脱学科系统化的模型,又由于设计和开发者比较善于从学科的角度去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不善于从职业的角度掌握当前行业的主流技术,就使课程难于反映先进和主流技术,更难于组织和设计技术培训课程,使课程方案陈旧。职业教育就是要“眼睛向外”,真正做到就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办什么、为学生提供什么、让学生学什么。这不仅不是“短视”,也不是所谓的“实用主义”,而是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在真正的办职业教育。⑤要以能力为本位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是“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具体落实。职业不仅是个人赖以生存以及维持家庭生活的手段,也是个人才能得到发展、兴趣得到满足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主要途径。离开职业和职业能力而谈“以人为本”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能力本位中的能力指职业能力,而不是具体的岗位能力,能力本位的教育即指以“取得从事某种职业工作应具备的能力”为主的教育。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主要是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职业关键能力——除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以外,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三个方面
本文标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综合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4999 .html